分享

小知识

 半山记 2022-10-10 发布于陕西
名家专题丨黄宾虹高清山水系列绘画合集(下)

【小知识】

黄宾虹山水画的笔墨意蕴分析

(一)笔法意蕴

黄宾虹山水画的笔墨意蕴体现在多方面,主要将笔法的运用方式总结为平、留、圆、重、变这五个小点。其中山水画的用笔时,要结合“平”的特点,用笔要入纸、不可轻浮,进而在力度上体现平时朴厚的意蕴。山水画中的停留、静止不动,指的就是笔法意蕴中的“留”,提出用笔过程中,感受动与静之间的辩证意义价值。通过正确的用笔,也能达到自然斑驳效果,提升其创作的韵味。这种创作理念主要结合的是“道咸画学中兴”的金石笔法,表述山水画的含义。山水画中饱满、坚韧的笔法趣味,是结合“圆”的创作理念,达到其连绵不断的用笔之意。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下笔需要有一定的力度,这样才能将一种苍厚感的线条画出来,进而被有效地称之为“高山坠石”。山水画中创作需要结合灵活应用的理念,结合不同环境和条件,加强山水画创作中笔法的“变”,进而采用圆活融通的用笔,达到平中有奇的创作目标。黄宾虹山水画中的“五笔”运用实践中,结合有快有慢、含蓄蕴藉的创作形式,让山水画灵活又多宛转悠扬,尽可能地展现其中形态和特征。黄宾虹的笔法以及山水画的创作方式与他所追求的艺术韵味相吻合,进而达到落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总而言之,山水画的用笔之法需要采用循环往复的运行态势和方法,提升其有效的创作效果。

(二)墨法意蕴

黄宾虹山水画的笔墨价值分析中,可以将黄宾虹看作用墨的高手,微妙运用墨法是他山水画画法中的重要特色。同时,也让山水画的作品达到浑厚华滋、凝练苍古的艺术创作水平。通过对墨法的运用,也能营造一种凸显中国画价值的丰富的意境与整体空间感,充分反映出艺术趣味性和文化内涵等。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中,对于墨法的总结体现在“七墨”方面,主要包括泼、破、积、焦、浓、宿等,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主要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使用和选择。通过对各种墨法的渗透,也能体现出一种透明感,以及水的丰富变化形式。在黑中透亮而又包含层次递进变化的山水画创作效果中,也能强化其观赏的价值。山水画中墨法的运用还体现在山川的苍老华滋、山林景色等方面,尽可能地将画家与山林情景交融的思想情怀体现出来。在墨法的运用中,黄宾虹是结合自身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激情燃烧的状态下进行创作的,这样也能将他对笔墨内在规律的把握特征体现出来。在山林气象中应用墨法的同时,还将烟雨四时的丰富变化创作出来,进而合理感受宇宙精神,通过演化的形式感受他的墨法运用理念。可以说,他在对自然山川的创作中,墨法感主要来源于自身对于自然造化的理解,融入自身的情感。并且也受到历史上很多名家的启示,突出其创作意义和价值。比如,吴镇、王蒙等画家。山水画的创作灵感还来源于他多次走访名山大川的感悟,并通过自身长期的艺术实践,将灵动而具有活力的艺术特征表现出来。在黄宾虹的艺术创作中,笔墨取得的精妙效果在于他将墨与水的运用之间有机结合。从而让画面更加生机勃勃,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通过对水与墨的结合应用,也能让笔墨的表现更加具有意味,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空明。

(三)审美意蕴

在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中,其笔墨意蕴还体现在一种淳朴美、自然美的方面,达到笔墨浓干淡湿互相交融的创作意境,更能让人回味无穷。在笔墨的疏密、浓淡间,也更好地将山水画艺术创作的笔墨交错变化的诗意精神表达出来,带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内涵。山水画中的余韵,也让人感受到山水画创作如同书法一样,要书写有趣,进而更好地表现出韵律的起伏变化特点。黄宾虹山水画中,其笔墨的运用还将一种关于气的思想表达出来,在画中体现的气,是结合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让其更加具有动态性,不断将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表达出来。这种方式也能让笔墨精神更加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让气体不散。山水画中的笔墨还传达了一种有关凝聚之气的审美特征,采用圆活通达的设计方式,将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特征反映出来,进而表现出自然的神韵,让山川树石更加具有自然的和谐特征。这也能将山水画中的生机勃勃特点呈现出来,让其更好的具有审美和欣赏价值。

(文章节选自:《黄宾虹山水画的笔墨意蕴》丨作者◎肖淬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