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乡村小学(5)

 影山飞鸟 2022-10-10 发布于浙江











































文/张德强

  杨崖集镇罐峡小学已经关校2年多时间了,突然停止办学,真让很多人想不通,但现实如此,没有生源,谁也没有办法挽救和留住。

罐峡小学位于会宁县东南部杨崖集镇罐峡村,东和甘肃静宁县界石镇接壤,南和刘咀村连接,西面是东阳村,北面是一条国道312线穿村而过。罐峡小学曾经被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授予"会宁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罐峡小学是会宁县境内第一所最早看到日出的村中心小学,学校创建于1957年,2020年因生源不足停止招生,关闭校门。如今的罐峡小学又成杨崖集镇消失的乡村小学。

地处静会交界处的罐峡小学有着辉煌办学历史。

一、“文革”之前罐峡村教育状况

罐峡小学办学开始于1957年,创始人为赵开中,先在沿川庙开办的学习班,当年有罐峡村学生12人参加学习,教师赵开中1人。至1960年,共有30多人在此学习过,1960年至1963年,由于当地发生严重饥荒导致学校生源,教学等无法正常进行,后学校逼迫在沿川庙、五凤山龙王庙、阳埂生产队的牲口棚等地上课。

    1963年,当时的罐峡大队支书邵伟业积极倡导开办学校,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聘请地方人士杨富君担任教师兼校长,创办了罐峡大队的第一所民办学校,地址在罐峡大队杨湾生产队的大队院内,当年有10名学生上学。

后来,在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支持下,陆续建筑教室,教师宿舍及一间伙房,1963年到1966年,杨富君一直任教,学生从10几人发展到40多人。

二“文革”十年的罐峡教育情况

   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地展开了,罐峡这片弹丸之地也难免其灾难。受学校停课闹革命影响,“红小兵”开展学工、学农、学军,个个争当小闯将,批斗批改运动,当时的政治运动使罐峡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1969年,学校改建五年一贯制,进行复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逐步建立,学校儿童入学率达65%,教师增加张维清,姚从汉两人,学生50多人,班级一至五年级,此期间,学生以劳动为主,学习毛泽东语录,唱革命歌曲,1972年,王清西又在罐峡村庙湾创建学校,这两个学校学生合计60多人,1976年,在校学生64人,教师有赵玉西,王清西,马彦平,杨乾,杨富君5人。

三、改革开放以后罐峡村教育状况

  1978年,复高考制度,学校也走向正规化,1978年,张怀珠任教,1982年,杨林山、刘玉文任教,辞退赵玉西、王清西。这期间,学校建筑有了很大变化,房子代替土窑,学生保持在60人左右。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教师兢兢业业,努力教学,使罐峡教育有了很大的成效。1985年,庙湾小学合并到杨湾的罐峡小学,教师5人,学校步入正规化,课程开设全面。

1987年,乡政府投资6000元,群众集资15000多元,全村群众投工出力,建成士木结构教室5间,教师宿舍5间,翻修了学校校舍等2640平方米,教师五人,在校学生80多人。

1988年,杨林山出任学校校长,一方面抓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抓学校设施建设,对学校的工作全面革新,教师尽职尽责,罐峡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成效,学生入学率达95%。

   1989年,刘玉文调入村委会,在校任教的教师有杨富君,马彦平,化炳军,邵启荣。

1991年8月,杨林山考入师范,杨富君继续担任罐峡小学校长直到2001年8月,在此期间,学校教育成绩显著。

1993年,杨林山,王兵胜,刘凯军任教,至此,罐峡小学有教师6名,学生140多人。入学率达98%

2001年,刘凯军罐峡小学校长,学校有教师6人,学生221人。

2004年春,学校申请到危改项目,建成砖木结构教室6间,教师宿舍6间,电脑室及图书室各1间,学校占地面积5340平方米。

2005年,罐峡小学被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授予"会宁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罐峡小学历任校长:杨富君、杨林山、刘凯军

罐峡小学从开始办学的1957年到关闭校门的2020年在长达63年里的时间里,先后有1200多名学生毕业,为各大中院校培养学生300多人。

毕业于罐峡小学的部分优秀毕业生(这是几年前的统计,最新统计没有找到,等有新统计及时给大家分享)

杨乾:甘肃省石油公司总经理

张进:兰州大学教授,200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王学功:陕西省某部队干部处处长

张国肺:兰州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付建兵:兰州第二热电厂总经理

马应奎:陕西交通大学教授兼工程师

(参考资料来源于刘凯军,唐伟编写的罐峡小学校史)

   多年前,我和梁钶的公益团队去过一次罐峡小学做公益活动。

    2014年9月18日梁钶暖春助学爱心团队带着包括书包,校服、鞋子、饭盒、文具,雨伞,手电等一万多元的物资走进了会宁杨集乡的罐峡小学,这次爱心活动是由梁钶暖春助学爱心  团发起,爱心企业资助,梁钶担任团长,带领会宁新闻媒体人杨华,志愿者赵宽勇、李晓玉、杨宗辉、王克强、杨燕、苏倩妮等八人参与。会宁电视台也跟踪报道了这次罐峡小学的爱心助学活动。这次活动得到罐峡小学和罐峡村村民的热烈欢迎。

 后来,我又采写过多篇关于罐峡小学和校长刘凯军的文章,也接力牵线资助过罐峡村的几个孩子。

    2021年冬天的时候,我去看一位同学顺利到罐峡小学,这时候的罐峡小学已经关门了。现在我只能拍些视频,写写文字,分享给大家,表示对罐峡小学的怀念。

   2015年5月3日曾经读过记者荣启涵、肖正强写的“五四”青年节前访支教志愿者在罐峡小学的志愿活动的一段文字:

    离开繁华都市,他们选择成为1名支教老师,在偏远的乡间学堂,为当地带去思想的冲击和改变的力量。

  来山里,做你们的水手

  甘肃会宁县杨崖集乡罐峡小学,见到史墨的时候,他正坐在学校石砌的乒乓球台上,看着学生在操场上跳长绳。

  26岁的史墨毕业于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来支教前,他是1名新东方的数学老师,言语中透着独特的幽默感。

  因为取水不便,史墨改掉了以前每天洗两次澡的习惯。学校还没接通网络,为了下载教学资料和音视频,他每一两周会去一趟城里。“先用45分钟从山路走到公路,再用1小时走到青江驿才能坐上车。”他指了指窗台上新刷的回力鞋,说自己1年已经穿破了两双。

  2014年12月,正是西北寒冬,因为史墨设计操办的一场“圣诞联欢会”,让整个小学沸腾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他提前1个月组织排练,鼓励学生要敢于展现自己。从网上购置彩灯、圣诞树,全校老师动手设计出一个别样的教室舞台……

  演出那天,学生的家长都来了。“从没想过我娃能跳得这么好。”史墨说,那以后家长不再阻止他教孩子课本外的知识了。

  “你有什么样的理想?”

  “我一直想做个水手,估计没机会了。不过,我可以做他们的水手。”

  会宁缺水。但是,水手扬帆破浪,梦想一样起航。

 ......

由于资料收集不全,记录罐峡小学的文字有不对的请提出更改,欢迎大家提供有关罐峡小学的资料和照片,特别希望毕业于罐峡小学的他乡游子,多多提供你记忆中的母校文字和照片,给后来人们能留下些许的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