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三国军事家之诸葛亮篇(四)岐山龙虎斗ー诸葛武侯军事艺术的巅峰(下)

 握中悬璧 2022-10-10 发布于天津

诸葛亮在上邽附近向司马懿挑战未果后,心中也明白,司马懿不是那么好骗的,如果想让司马懿出战,除非给对方战即能胜的错觉,因此诸葛亮率军向南撤退。

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这里晋书又给司马懿无脑吹了一波,说诸葛亮望风而逃。拜托,人家是求战不得才走的,如果司马懿肯打,你一支疲敝之师还敢来战,那不是正中诸葛亮下怀吗?晋书对司马懿的描写真实性可见一斑。

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晋书宣帝纪)

诸葛亮在求战不得的情况下主动撤退是有好处的,首先司马懿在上邽以东驻扎,与上邽守军形成掎角之势,强攻是攻不下来的。这时候如果不后退容易师老兵疲,优势会渐渐转移到司马懿一方。而此时后撤,不仅可以缩短战线,减轻军粮补给压力,还可以让士兵得到休整。而魏军的战线则被拉长了许多,卤城在今天甘肃省礼县盐官镇,距离上邽100里以上,因此前线的魏军就和上邽大本营之间无法相互支援了。

有人会说,如果司马懿不追那怎么办呢?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司马懿是骑虎难下不得不追,因为岐山堡还始终处于蜀汉的包围之下。

明年,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晋书宣帝纪)

岐山也就是岐山堡,是平原上突起的一座孤峰,位于卤城西南20多里处,两地之间正常行军只有一天不到的路程。它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奇拔。营堡只西南有门可入城堡,再沿盘折小径,迂回曲转上至山巅。山上平地三千平方米,面积不大,不可能驻扎大量军队,因此虽然易守难攻,却也无法坚持太久。

司马懿受皇帝重托前来陇右支援,手握重兵,如果他不敢前去解围的话,那么是无论如何也交代不过去的,之前已经丢了上邽之麦,他再也担不起丢失岐山堡的责任。而且他在上邽时候就不敢交战,如果敌方撤退还不敢追击的话,在军中也会威信扫地,久而久之就没人会鸟他了。因此司马懿硬着头皮也要追上来,他的意思就是告诉诸将:你们看,我是想打的,我都追上来了,但是现在战局还不明朗,咱还得等,所以追归追,咱暂时还是不能打。

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从上邽到卤城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西边的木门道,这条道略长但比较好走;另一条路是东面的铁堂狭道,这条路虽然距离较近却崎岖难行。今天铁堂狭道已经成为通向天水方向的主干道,是十天高速的一部分,但那是因为中间修建了隧道的缘故。在古代,可以使大军通行的路线还是木门道。

就这样在卤城双方继续展开对峙,诸葛亮这时候刚刚割了上邽之麦,又有木牛之助,而且围住岐山堡,粮道不会有危险,因此也是能耗下去的,于是依着山势修建了防御阵地,并且截断了河流(西汉水)作为水源和掩护。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晋书宣帝纪)

这时候张郃坐不住了,他说:“诸葛亮远道而来,我们不和他交战消磨他的锐气是没错的。但也应该分一支奇兵去抄他的后路。这样不仅能两面夹击,在战略上取得优势,还能接近岐山堡,让守军安心。这么干等也不是办法,会逐渐失去陇右的民心。

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张郃的计策不无道理,如果能实现的话,魏军就可以截断蜀军的粮道以及归路。另外陇右地区并不是民心向魏,第一次北伐时候就有众多地区投降,可见还是有些摇摆的,如果魏军长期无所作为,陇右势力难免倒向蜀汉。

但是问题在于这一策略实现的难度很大,岐山道两侧都是山脉,在铁堂狭道和木门道交汇处之南也没有什么岔路可走,想在诸葛亮大军眼皮底下溜过去谈何容易。司马懿自然也清楚,因此拒绝了这个提议。

眼见司马懿不动如山,诸葛亮这回头有点大了,司马懿这忍功也太强了,在上邽他不上当,现在用岐山堡当诱饵他还是不上当,想来一次漂亮的围点打援太难了,看来要想大破司马懿只有孤注一掷了。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引诱司马懿出战,他决定以身饲虎,把自己当作诱饵并置于绝地,不信司马懿还不上当。于是诸葛亮改变了部署,他主动撤去了岐山堡的包围,收缩兵力全部集中在卤城一带。

这时候司马懿的日子也不好过,好不容易解了岐山堡之围,把贾嗣(汉晋春秋里称为贾栩,注意是贾栩而不是贾诩)、魏平救了出来,但是这两人回来就开始添堵,坚持要求司马懿出战,说你畏蜀如虎,岂不为天下人耻笑?估计是被围困这段日子过得比较惨,急于报仇。

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司马懿也郁闷,不是不想打,是真怕打不过,于是只好拿出他多年来看家的本领,继续装病。当然这段不太光彩的记录在晋书里是看不到的。

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司马懿躺在病榻上演戏,身边请战声不绝于耳,被这些人搞得不胜其烦。他盘算着,这诸葛孔明真是奇才,临阵对决竟然不露一点破绽,也丝毫不见断粮退兵的迹象,令人无机可乘。但确实不能这样等下去了,索性就让张郃试一试吧。成功了自然好,失败的话,也正好堵住他们的嘴。可是没过多久,一条新的情报让他再次陷入了疑虑,张郃竟然真的成功了。

司马懿有点不相信这个现实,目前蜀汉大军全集中卤城固守,归路和粮道都被断绝。诸葛亮怎么会出这样的昏招?这其中莫非有诈?

而此时蜀汉诸将也肯定有同样的疑问,他们虽然不敢质疑诸葛亮的决定,但心中必然也是惴惴不安。其实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控之中,司马懿不肯战,是因为他不认为能取得优势,现在诸葛亮将大军至于险地,从各个角度看司马懿都处于绝对优势。毕竟古今中外大小战役,被两面夹击的一方都难免大败亏输。如果司马懿还是不敢打,那到哪也说不过去了。

但是诸葛亮为了诱敌出战付出了巨大代价把自己至于险地,他就不怕战败吗?事实上诸葛亮敢于这么安排,还是心里有把握的,因为他手里有一张王牌,也就是王平。

王平在街亭之战立功后受到诸葛亮信任,从裨将军被升为讨寇将军,而且更是被任命为蜀汉王牌部队无当飞军的指挥官无当监,而他率领的无当飞军将成为卤城大战决胜的关键。

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此时的司马懿还是犹豫不决,他希望张郃的包抄能够成功,但真的成功了,他又觉得难以置信。张郃的部队明显是诸葛亮故意放过去的,司马懿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这和诸葛亮平时用兵不行险的原则相悖。但是思来想去也不觉得这场仗会打输,再加上众意也不能无视,最终他还是决心一战。

诸葛亮截断河流设置了南北两条防线,他亲率主力在北面迎战司马懿,而王平则率领无当飞军防守南面。距离街亭之战三年过去了,王平再次迎来与张郃的宿命对决。

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之前在诸葛亮篇第一部分讲过,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抽调当地蛮夷勇士组建的部队。这支部队在王平率领下战斗力极强,与名将张郃打了个旗鼓相当。

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按照司马懿的构想,他应该用主力顶住诸葛亮大军,让张郃这只奇兵从背后发起进攻,就像韩信背水一战破赵一样,但张郃意外陷入苦战令司马懿始料未及,事到如今他只能靠自己与诸葛亮决战了。

关于这场大战的结果,史书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汉晋春秋中说司马懿大败,而晋书中则说司马懿歼敌上万。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更可信呢?这个从战役的后续中可以分析出结果。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汉晋春秋)
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宣帝纪)

卤城之战结束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派张郃沿着木门道追击,结果遭遇埋伏,被射中了膝盖,之后不治身亡。

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这就非常明显了,由于张郃的追击路线是木门道,那么他的出发点就肯定是上邽,而不是司马懿在卤城附近的大营。原因很简单,如果张郃从卤城附近出发,前往木门那就是向北走了,难道诸葛亮撤军不向南而是向北吗?很显然这是矛盾的。因此司马懿这个追击的命令只能是在他回到上邽后听说诸葛亮撤兵才下达的。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回到上邽呢?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吃了败仗。如果在卤城获胜的话肯定应该乘胜追击,那么张郃也没有可能去到木门。

从其他人的言行中也能看出一二,战后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说明年麦熟时诸葛亮一定会再次进犯,陇右粮草不多,应该在冬天未雨绸缪提前调集粮草。如果真的大败诸葛亮,还需要这样如临大敌一般吗?

时军师杜袭、督军薛悌皆言,明年麦熟,亮必为寇,陇右无谷,宜及冬豫运。(晋书宣帝纪)

再看具体战绩,汉晋春秋写得明明白白,数字精确到百,晋书却只有很粗略的俘斩万计,究竟哪个更有说服力呢?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是东晋时代人,他这样写已经可以说比较反动了,但是这样的书却没被禁,这只能说明他写的是实话,朝廷没有理由去禁。而晋书编篡者房玄龄是唐朝人,相差几百年年代比较久远了,想粉饰一下司马懿也缺少材料,只能用俘斩万计来一笔带过,其目的只不过是为司马懿遮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汉晋春秋的可信度明显要高得多。而资治通鉴也采用了汉晋春秋的说法,司马光本身是认同曹魏为正统的,但他丝毫不避讳曹魏的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史学家,比房玄龄就高出一个层次了。总之,资治通鉴对于晋书完全没有引用,此战司马懿大败是没有悬念的。

那么诸葛亮取得这次卤城大捷的含金量有多少呢?首先汉晋春秋记对此战记载非常详细,歼敌到缴获物资,再到具体交战日期都有详细记录,很明显习凿齿是有一手资料的,汉晋春秋非常可信。

那么三千甲首代表什么呢?一种说法是普通士兵没有铁质头盔,这三千都是军官,这种应该不太可能,因为损失三千军官的话,那说明司马懿这几万兵马全都要报销。不过这肯定也不是三千普通士兵,我倾向于是三千精兵。理由可以从袁绍破公孙瓒的界桥之战中看出。

当时公孙瓒有步兵三万余人,骑兵一万余人,加起来就是四五万人的兵力,而当作战不利,只损失甲首千余的时候,公孙瓒军就崩溃了。一支将近五万人的部队,只有2%-3%的战损就会溃散,这让人难以置信,正常情况一支军队至少损失10%以上才会溃败,因此判断公孙瓒损失了千余精兵,而总兵力损失四五千人。

瓒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馀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

按比例换算,这次司马懿损失兵力应该为精兵三千,总兵力损失在一万两千到一万五千之间,占总数得有20%以上了,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败。

现在来回顾一下第四次北伐的第二阶段,首先诸葛亮计划在上邽附近决战,但司马懿避而不战。随即诸葛亮退回卤城,司马懿紧随其后,但还是不战。诸葛亮为引诱司马懿出战放弃岐山堡的包围,司马懿更是宁可装病也不战。之后司马懿同意张郃分兵计划,诸葛亮以身为饵放任张郃对蜀汉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最后司马懿决心迎战,但被寄予厚望的张郃军却没能突破王平无当飞军的防线延误了战机,导致司马懿大败而归,退回上邽。司马懿在返回上邽后听闻蜀军粮尽退兵,派张郃追击,结果在木门道上遇伏,中箭身亡。

这场仗打得这么顺利,却因为粮尽退兵不能更进一步,考虑到诸葛亮得到了上邽之麦,粮道也没有被切断,按说不该比魏军先断粮。而事实上蜀汉也没到这个地步,一切都是李严从中作梗。他为了与诸葛亮争权,假称粮草不足,可耻地破坏了北伐大业。而他本人也在事情败露后受到了惩罚,被贬为庶民,三年后郁郁而终。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注)

上面的李平就是李严,他曾改了名字。此人为一己之私,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导致这次最接近成功的胜利化为了泡影。

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先用围点打援战术,击败了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夺取大量粮草。然后以破釜沉舟之势亲处险地以诱敌,凭借士卒更加精锐的优势取得大胜,可以说是达到了军事生涯的巅峰。

到此为止,诸葛亮篇就结束了。他的对手司马懿虽然在这场龙争虎斗中吞下了苦果,但却很快就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就像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后一样,司马懿很快从挫折中成长起来,渭水之滨,他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