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军战术识别标志的用途及有效性的概述

 张洪清 2022-10-10 发布于北京

注:以下有密集症的慎入。

大家都还记得战争电影里出现的插在指挥部沙盘里的各色小棋吧?在指挥部里的大比例地图桌子上类似国际象棋棋子般的各类立体标志。这些涂绘着某些数字的金属小旗或立体标志通常都代表。

Image  着己方或敌方规模不等的一支部队,并随时根据前方传回的战场信息变换位置,表明战况局势的发展动向,供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判断并作出决策。
  为方便空间狭小,位置又处于不断移动的前线指挥所使用,这些立体标志也被简化为平面的图形或符号标注在军用地图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赋予了具体指代内容的形象文字曾广泛用
  于各参战国军队的指挥机关,其中尤以德军使用的符号和标志最具代表性。


  德国军事用语中有专门的术语表述这些由图形符号,标志,数字组成的形象标识-“TAKTISCHE-ZEICHEN”。意即“战术识别标志”多用于表示各级部队的指挥部(师以上称司令部)及其管辖下各级部队的规模,描述武器装备器材具体分类,型号以及移动手段等。除了在军用地图上表示指挥部,各级部队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外,也用于武装部队编制表中详细叙述部队的编制序列和装备构成。 
  德军在引入战术识别标志体系后,首先是极大程度上简化了在军用地图上标注所属部队的过程,便于观看。试比较在地图上罗列出长长的诸如“第一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编有4个乘坐半履带式输送车的掷弹兵连”这样烦琐的词汇,还是采用单纯符号表示,哪个更方便些呢?
  受过良好培训的军官一旦理解和掌握了该体系,凭借这些标注在地图上代表各作战部队的战术识别标志,一目了然间即可迅速理解己方共有多少部队,承担什么任务,如何配属在战线上。当敌军发动进攻时,也可迅速在头脑中描绘出己方的弱点所在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战术加以应付。
  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德军战术识别标志体系的具体内容:
  部队记号的体系
  德军部队记号基本上以司令部(指挥部)及其指挥下某个部队的规模,军兵种,武器以及装备器材,移动手段和具体方式所使用。通常分为连以上规模的部队(军或师)与连以下规模的部队(连或排)两大体系。
  
  德军部队根据其编制规模的大小依次分为:陆军总司令部,集团军群司令部,集团军司令部,集群司令部,军司令部,师指挥部,旅指挥部,团指挥部,营指挥部,连指挥部。 
Image 
表示军种的战术识别标志
  
  在表示部队指挥部或编制规模的战术标志上,再添加代表陆军各军种,兵种的符号,基本可分为步兵,装甲兵,炮兵,工兵,骑兵,通讯部队,后勤补给部队。

Image 
  表示兵种单位的战术识别标志的本体

Image 
表示移动手段的战术识别标志

Image
1943部分识别标志的修改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1943年型装甲师编制序列详解
  
  首先来看装甲师指挥部直属战斗单位,包括担任警卫任务的装甲掷弹兵连(1),(见蓝色的标数点)下辖摩托化通讯排(2),担任师指防空任务、装备4辆20毫米自行高射炮的轻型自行高射炮排(3)。连编制内的重型武器包括轻型步兵炮(4)、中型迫击炮(5)。在紧急情况下将该连为基干组成小规模战斗群投入战斗。
  
  1943年型装甲师的战斗力核心是由2个坦克营(6)编制的1个坦克团(7)。坦克营下辖1个营部直属连(8)、4个坦克连(9)。各坦克营另编制有1个坦克维修连(10)。
  
  装甲师内编有2个装甲掷弹兵团(11)。每团由2个掷弹兵营(12)组成。其中装备Sd.Kfz 251“实际意义”上装甲掷弹兵营仅为编制表中最左侧的第1营,其余的2、3、4营的输送手段均为卡车和人员输送车。
  
  装甲掷弹兵营遍有4个连,其重装备第4连拥有重迫击炮和轻型步兵炮,其余3个连只装备有中型迫击炮而被称为相对意义上的“轻装备连”。
  
  “装甲化”的第1掷弹兵团指挥部直属掷弹兵连(13)也乘坐半履带式装甲车,装备的重型武器包括:牵引式反坦克炮和火焰喷射器。掷弹兵第2团的机械化直属连(14)拥有的重武器的数量很少。各团编制内除2个装甲掷弹兵营外,还拥有1个机械化战斗工兵连(15),其中第1团所属的一个排是“装甲化”的。团编制内有1个装备6门重自行步兵炮的炮兵连(16),负责掷弹兵团的直接火力支援。
  
  装甲侦察营可称为装甲师内一支小规模的诸兵种混编部队,包括3个排编制的轮式装甲车连(17),装备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和II号坦克的装甲侦察连(18),摩托化侦察连(19),配备6辆75毫米火炮型装甲输送车(21)的重装备连(20),1个装备6具火焰喷射器的机械化工兵排(22)。还有轻型货运车单位(23)。
  
  坦克歼击营由3个连(24)组成,营指挥部另编有1个直属连(25)。
  
  装甲炮兵团编有3个营,营下辖3个连,其中“自行化”的第1营(26)装备12辆105毫米蜜蜂自行榴炮(每营各6辆)、6辆150毫米野蜂自行榴炮和一个直属连。第2营(27)装备12门牵引式105毫米轻型榴弹炮(每连各4门)和一个直属连。第3营(28)由1个重榴弹炮连(装备4门牵引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2个重加农炮连(各装备4门牵引式105毫米重加农炮)及一个直属连组成。
  
  高炮营由2个各装备的4门牵引式88毫米高炮和3门牵引式20毫米轻型高炮的重装备连(29)和1个轻装连(装备12门牵引式20毫米轻型高射炮或9门牵引式20毫米轻型高射炮加2辆20毫米自行高射炮)及一个直属连组成高射炮营另编有1个轻型货运车单位。
  
  工兵营由1个“装甲化”的战斗工兵营和2个机械化工兵营组成。
  
  此外装甲师还编制有1个装甲通讯营、1个野战补充营、1个物资补给营以及负责后勤的卫生管理单位等。

Image

1944年型装甲师编制序列详解
  
  依旧首先来看装甲师指挥部直属战斗单位,包括担任警卫任务的装甲掷弹兵连(1),(见蓝色的标数点)。但编制内已取消了轻型步兵炮、中型迫击炮等重型支援武器。
  
  1944年型装甲师的坦克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团指挥部直属连在原有坦克排,装甲通讯排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装备8辆37毫米自行高射炮的高射炮排(2),坦克营指挥部直属连各增加了1个高炮排,装备3辆四联装20毫米自行高射炮(3)坦克团内另一处显著变化就是装甲师物资补给营的编制由43年的8个连削减为1944年的5个连,后追加一个连(4)。1943年型编制原先营属的机械化车辆维修连(5)缩减至由团指挥部直接管辖的1个。
  
  装甲掷弹兵团依旧保留了2团4个营的编制。首先团指挥部直属的2个掷弹兵连(6)中取消了牵引式反坦克炮和火焰喷射器等重型武器。装甲掷弹兵团编制的主要变更点在于增强了配属给每团负责支援任务的2个装甲战斗工兵连战斗力。装甲化的1团工兵连(7)中由2个全部装备Sd.Kfz 251的装甲化排组成,其装备增加了车载火焰喷射器(8)、重机枪(9)、中型迫击炮(10)等重武器。与坦克团一样,装甲掷弹兵团给每个营增加配属了1个机械化补给连(11)。
  
  装甲侦察营编制内增添6个连,分别为含机械化通讯排在内的营直属连(12)、半履带式装甲战斗连(13)、2个装甲侦察连(14)、重装备连(15)和机械化补给连(16)。其中装甲侦察连内的装备有了较大的变更:直属连含3辆75毫米火炮的八轮重装甲车(17)。
  
  坦克歼击营编制为5个连组成,1个装备突击炮(19)的机械化直属连,2个突击炮连各装备14或10辆突击炮(20),1个装备12门75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的反坦克连(21),1个机械化补给连(22)。
  
  装甲炮兵团中的“自行化”的第1营依旧保持不变,第2营的装备牵引式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连从3个减少为2个。第3营不变并追加3门20毫米自行高泡。
  
  高炮营是1944型装甲师中唯一得到大幅度战斗力提升的部队,编制仍为3个连,重装1连2连装备的牵引式88毫米高炮(25)增加为6门。轻装3连换装为9辆37毫米自行高射炮和3门四联20毫米自行高炮。 
  
  1944年型装甲师编制内剩余的工兵营、装甲通讯营、野战补充营、物资补给营和后勤部队等未见多大变化。
  
  综观1944年型装甲师的编制序列和武器装备表明、得军指挥部将原先属于师指、团指管辖的工兵、高射炮兵、补给部队进行划分重组后编入营一级基本作战单位。力图实现规模较小、但机械化程度高,能实施多种战术的多兵种联合部队。
   
Image

1945年型装甲师编制序列详解

1945年3月25日发布的1945年型装甲师编制表将尚存一个半月即告瓦解的德军装甲兵在装备配属方面捉襟见肘的窘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坦克团依旧保持着2个营的编制,但稍加以观察既可以发现,其中只有第一营(1),依旧是以坦克为主力装备的坦克营,第2营(2)竟然是由3个搭乘半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机械化步兵连构成!所谓的坦克团几乎名存实亡,实际战斗力下降到1个坦克营。坦克营依旧保留了4个坦克连的编制,2个连装备黑豹坦克(3),2个连装备IV号坦克(4)。进而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坦克连装备的坦克数量大幅度削减后下降到仅有10辆。也就是整个装甲师的作战核心仅由4个连总计40辆坦克构成!

装甲师内的步兵部队依旧保持着2个团的编制,各团仍由2个营组成。但只要观察其组织结构,其装备情况只能以“凄惨”二字形容。虽然依旧保持机械化步兵的称号,但在步兵团里已经见不到半履带式输送车了,原先装备的Sd.Kfz 251的机械化步兵团直属连和工兵排全部改换为汽车或卡车。步兵团的困境尚不仅限于此,各步兵营下辖的5个步兵连(5),其中3个仅是只能*徒步行军,成为名副其实的“步兵”,剩下2个连勉强保持了摩托化步兵的实质。装备这些“纯步兵连”的支援武器除了重机枪以外也仅剩下3挺28毫米反坦克枪(6)。因为没有装备牵引用途的卡车使得即使想装备重武器也无法实现。重炮兵连(7)的装备从自行式变成牵引式,定额也下降为1个连4门炮。

侦察营从原先的6个连削减为4个连:1个半履带式重装侦察连(8)、2个轻侦察连和1个补充连(9)、重装连内的10辆Sd.Kfz 251型75毫米火炮支援型(10)、2个轻装连内各2门中型迫击炮(11)。这就是全营拥有的重型武器数量,但其战斗力至少较连迫击炮都没有的步兵连要强。

反坦克营由2个各装备10辆IV号坦克歼击车的重装连、1个装备9辆Sd.Kfz 251/22长身管75毫米火炮支援型的轻装连(12)、配属2辆坦克歼击车的营部(13)组成。整个反坦克歼击营装备数量削减情况非常明显。

装甲炮兵团和高射炮营依旧维持着与1944年型装甲师相同的定额。装甲工兵营内除了原先独立的野战架桥段列营部连外,1个装备半履带式运兵车的机械化连(14),2个装备卡车的摩托化连的编制保持不变,但机械化连除车载机枪外不再配备迫击炮和火焰喷射器等重型支援武器。

其余的支援部队中,拥有120吨卡车运输能力的机械化物资补给连(15)的数量从1944年型的5个再度缩减为2个,相反代之以3个拥有20吨运输能力的马匹运输连(16)。由于装甲师编制内车辆装备数量的减少,原先车辆移动所必须的油料、彈藥等补给物资削减,加之移动速度缓慢的步兵部队数量增多,运输部队编制的此种组织结构本也无可厚非,但“装甲师所属驮载运输部队”的名称不禁令人产生某种感慨。

二战末期几乎所有的德军装甲师内的实际装备数量均不满编制数量。但是按照1945年型编制序列,即使满编制装备也不可能发挥出类似战争初期和中期那般迅猛的打击力量。
Image

Image

近期将陆续突出《闪电战》系列的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