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

 yuktsan 2022-10-10 发布于福建

原创2022-10-02 00:36·首席码字扯淡专家近复

本系列文章为个人阅读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讲历史的王老师 著,2019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所做的读书笔记,第一章为中国简史,因为过于简略,故而没做笔记,径直从第二章:《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开始。

本文为第三十一章:《中国方言的历史起源的读书笔记。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相关书籍和网络,如果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近复 说


百科 - 中国方言的历史起源.mp316:29
来自首席码字扯淡家近复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中国方言的历史起源》。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当年投票定国家的普通话的时候,某个地方的方言如粤语,因为一票或者是几票之差落选,导致了最终没有作为我们中国的普通话,每每聊起这种事呀,当地人还深以为憾。但很可能这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听我来跟您聊聊这件事情。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得先把中国古代的方言分布跟大家交代清楚,不然的话后边就没有办法说清。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汉语分为7大方言,分别是:官话、粤语、吴语、客家语、闽语、湘语和赣语。当然这只是7个比较粗略的分法,实际上在下边还可以分为若干个片区,大片区也被称为叫次方言,方言区的人说自己说的是某某地区的话,大部分说的都是次方言区。

这7大方言里,我们又把官话区进行了一个细分,可以分为8个片区:分别是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和西南官话等。

不知道大家听完这几个官话区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官话好像跟其他地方的方言不太一样,其他的方言只是某个省的简称就可以称呼了,但官话好像有若干个地方。没错,官话区的覆盖面积是十分庞大的。使用官话的土地占了全国的3/4,而使用官化的人口占了中国的2/3。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人口和使用范围,所以我们不能简简单单的用一个官话就把概括了,而是要进一步的细分采访方便研究对比。

这些信息交代完之后,我们可以把一开始的话题进行一个解答了,那就是为什么其他方言区如粤语是不可能作为我们国家的普通话的?定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交流,而其前提条件一定是易学,如同今天把英语当成通用语一样,我们国家绝大部分人都使用的是官话,怎么可能会有只有一小片土地使用范围的语言作为国家普通话的蓝本呢?

如果把粤语当成我们的普通话,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全国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说话了,无法沟通,得用跟外语一样的方法去学普通话。这样的成本无疑是过高了。

当然,除了学习成本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了非官话区不能成为普通话的蓝本,那就是方言内部的差异性。

同一个方言的片区的差异是有大有小的。但是官话之间的差异是很小的,基本可以做到大体上互相听懂,比如说东北人可以大体听懂陕西话、四川话,这两个地方都是官话区,但是东北人如果跟江西人甚至是温州人就必须借助普通话,如果普通话不好,就必须借助英语才能沟通。

我们再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说闽语区。以福州和厦门为例,这里这两个地方都是有闽语,但是福州话属于闽东地区,而厦门话属于闽南地区,这两个地方就难以沟通。虽然隶属于同一个方言区,而且这两个地方离得还不远,那但是两地人民已经很难沟通了,试想,如果把官话区外的方言作为普通话的蓝本,得造成什么样的局面。知道这一点之后,无论这种谣言有什么样的变种,我们都可以一眼把它识破。

那么这个说法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在民国二年的时候,国民政府要修订国语,当时是把北京方言也就是北京官话作为一个普通话的蓝本,原因也很简单,民国继承的是清代的政权,清代在北京定都,北京话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的,所以为了顺应形势也必须选北京官方。

但是我们是一个统一南北方的一个国家,你不可能光顾着这一个地方而不考虑其他地域的感受,所以说为了兼顾南北,那么各个地方的代表要逐词进行投票选择,选定发音。这也就是某地方言投票惜败没有成为普通话蓝本的故事来源,其实错失了仅仅是某个字音而已。

知道了方言的多样性后,有一个问题就呼之欲出: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么多的方言?这个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移民导致的语言分化与聚合。我们国家的历史也是不断的南迁,所以造成了语言的多样性。比如说秦朝南伐百越的时候,为粤语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促进的作用。

说到这我们可以发现有汉语方言的一个规律,那就是官话基本主要基于北方。越往南基本越不是官话区,基本都是其他的方言区。知道这个规律有助于我们面对不同地区的朋友时可以选择相应的策略进行应对。

当然我们知道是凡事没有绝对。如果你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就会发现,湖北部分地区的方言,比如说湖北宜昌,听起来很像四川话,这是为什么?四川和湖北既符合了位于南方,而且是两个不同的地域分布相距较远,为什么会形成相类似的方言呢?

这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明朝有大量的湖北人涌入了四川,而清初更是有大量的湖北人进入了四川,使用江淮官话的湖北人与四川本地话融合,所以造成了二者方言接近,

但有的人觉得好像不太对劲,因为再有大量的移民进去,也不可能让这两个地方的方言听起来这么像,移民的数量再多也没法跟本地人比,如果说有部分词汇的运用和发音相似很好理解,为什么会把四川话改造的跟湖北话很像?

提到这件事就不得不提一个历史事件:叫湖广填四川。在明末张献忠幼年在四川做生意,结果被当地人欺辱,他长大之后就开始造反,带着军队杀入了四川,当时对四川人心生怨恨,大量屠杀造成岷江北部的四川人十室九空。后来虽然平息了,但朝廷一看这地方野兽都比人多了,这可不行啊,那怎么办呢?就只能把大量的外地人迁入四川,这些外地人里就有相当数量的湖北人,所以说今天四川大部分人他是湖北人的后代,而不是巴蜀人的后代。既然是湖北人的后代,那没跟湖北的方言很像也就不难理解了。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江淮官话的湖广人和四川本地方言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西南官话。多说一句,西南官话是云贵川渝等这些地方他们使用的一个方言。

但这里我们又发现有一个问题,前面刚说完官话在北方,而四川在南方,湖北也在南方,为什么两个南方的方言就能形成北方特色的一个官话区?

这件事跟明朝有关。明朝定都南京,以南京作为官话,而南京话隶属于江淮官话,湖北部分地区使用的也是江淮官话,四川话大量融入的是也同样是江淮官话。在靖难之役之后,江淮官话就被朱棣带到了北方,形成了后来的北方官话。也就是说江淮官话是北方官话和西南官话的一个共同源头,四川虽然地处南方,但也成了官话区,也成为了北方人可以听懂的为数不多的南方地区的方言。

除了四川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我们也得着重介绍一下,那就是云南。云南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南方省份,但是云南的方言依然属于官话区域,如果接触过云南的人也会知道,云南话跟南京话是十分的像,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个事跟湖广填四川很类似。因为云南的官话也是来自于南京。当年的云南土著并不太多,大量的南京移民进入了云南,促使南京话变成了这个地方的主流,改变了当地的发音面貌,把这个地方也变成了官话区。

那为什么南京人不在家好好带着而跑去云南创业了呢?这跟另一个历史事件有关。朱元璋建国了之后,为了巩固云南的统治,向云南大量引入内陆人民。当时朱元璋把两类人移到了云南,第一个是军队,因为明朝在云南建了很多军事驻屯区,很多的军人和军属就移民到了云南,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另一类就是南京人,也就是当时的首都人。朱元璋认为有很多人政治不合格,所以说你别留在这了,赶紧移民驻边去,他强令大量的南京人移入了云南,这样就造成了云南主体人反而变成了南京人,南京话自然也就成为了主流。顾炎武就写过这么一句话来记录这件事:“初明太祖之下金陵也,患反侧,尽迁其民于云南。”。

当时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云南话跟南京话也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哪里来的呢?是因为清朝之后,当时的统治者又把四川、湖广人也开始进入了云南,这两个地方的方言再加上南京话的融合了,就形成了今天的云南话。所以影响因素复杂,没有让南京话一家独大,自然也就跟南京话产生了差距。

我们说了这么半天都在说官话,为什么我没有介绍一些方言文化呢?没有别的原因,单纯的因为太复杂了,如果你去外地上大学就会发现,如果碰到一个非官话区的同学,真的是很难受,自动加密根本听不懂。今天有普通话都是这样,那古代怎么办呢?

古人遇到非官话区的人员如何解决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带翻译。比如说清朝官员朱潮远到福建办案,堂审的时候身边必须有翻译在场,否则听不懂。其实我们今天也一样,姜文他去香港开公开课的时候,现场跟一个香港人互动,双方互相听不懂,必须借助翻译才行,古今都没有怎么变过。

说到这我想起一个小故事,就是传说抗战时期这个部队都会用温州人做情报传递军情,为什么?因为不怕偷听。别说外国人了,中国人自己都听不懂,外国人能听懂吗?每次看到这个故事我都特别感慨,因为在欧洲,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可以用本国语言彼此沟通,但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如果你碰到了非官话区,虽然大家说的都是中国话,但居然无法沟通,足见普通话的重要程度。

当然,虽然这么说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多说说方言,保护母语,普通话只是一个工具,没有什么内涵,但一个个方言却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那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好,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一个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