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刊物拾贝

 常熟老李jlr5mr 2022-10-11 发布于江苏

转自:《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十一、十二合辑

作者:李炎锠

周作人与《女子世界》

《女子世界》是我国较早创办的一种妇女刊物,它是由常熟女子世界社编辑,在上海大同印书局印刷发行。创刊号是癸卯腊月朔日,即1904年1月。主要负责人常熟知名人士丁初我等。

在第一卷的第八期上,开始发表连载的翻译小说《侠女奴》,内容是《一千○一夜》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译文是文言的,译者署名是“萍云女士”。我起初认为是位女性。但最近读了周作人的《雨天的书》中“学校生活的一叶”一文后,才知道原来这位“萍云女士”就是周作人。谈这段事的文字不长,兹引如下:“《天方夜谈》里的《亚利巴巴与四十个强盗》是世界上有名的故事,我看了觉得很有趣味,陆续把它译了来去——当然是用古文而且带着许多误译与删节。当时我一个同班的朋友陈君定阅苏州出版的《女子世界》,(实际是上海出版的,这也许是周氏的误记),我把译文寄到那里去,题上一个'萍云’的女子名字,不久居然登出,而且后来又印成单行本,书名是《侠女奴》。”那时的周作人还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是个十八岁的青年,这篇《侠女奴》也是他翻译的习作。由于这次的成功,引起了他翻译的兴趣,又将美国亚坡的小说《黄金虫》翻译出来,改名为《山羊图》,寄给了《女子世界》的丁初我。丁初我答应出版此书,书名改为《玉虫缘》,署名为“碧罗女士”,由“小说林”出版社出版。时间也在1904年。这两部书出版后,他都只收到了五十部赠书,没有稿费。直到1906年他翻译了第三部书《孤儿记》,由小说林出版后,才得到了二十元稿费。

查阅《女子世界》的目录,以“萍云”署名的作品,还有第二卷第一期的小说《好花枝》、《女猎人》(署名为:会稽萍云女士假造),第二期的小说《荒矶》(第三期连载)。这些,大约也是周作人的作品。

秋瑾与《女子世界》

《女子世界》每期都要用较多的篇幅来报导女界的活动情况。第二卷第一期(总13期)就报导了湖南第一女生学堂学潮情况。这所学堂开办于1903年,因革新而遭到了社会上一些陈腐人士的非议,直到学堂停办。杂志在“女学文丛”专栏中发表了“停办湖南第一女学堂沥陈始末情形禀”一文,同时发表了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女士的“留学日本秋女士瑾致湖南第一女学堂书”。现将其文抄录如下:

君居乡闾,妹游海国,觌面无从,相思日切,久欲上书,因无闲暇。今闻贵学堂遭顽固破坏,然我诸姊妹切勿因此一挫自颓其志,而永永沉埋男子压制之下。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东洋女学之兴,日见其盛,人人皆执一艺以谋身,上可以扶助父母,下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无坐食之人。其国焉能不强也。我诸姊妹如有此志,非留学日本不可,如愿来,妹处俱可照拂一切。妹欲结二万万女子之团体学问,故继兴共爱会,名之曰实行共爱会,公举陈撷芬而妹任招待。寄呈章程三十张,望不妥处删改,并请推广如何。

最早的有奖征文

如今,各色各样的征文活动很多。这对活跃文坛,促进创作,培养作者,都有积极的作用。

据我查阅的刊物杂志资料,最早搞有奖征文活动的是《女子世界》杂志。它在1904年的创刊号即登出了“女学悬赏征文”启事。内容是

一,题目:“女中华”(不拘论说白话传奇体例);“急救甲辰年女子之方法”(不限体例)。

二,甲辰(1904年)正月三十截卷,三月朔披露。

三,甲等悬赏十元递减。

后来,在该杂志上公布得奖的文章,并不在三月。征文甲等之一的是大雄写的小说《女中华传奇》,发表在第五期上(五月号);征文乙等之二的是张肩任写的论说文《急转甲辰年女子之方法》,内容是提倡体育的,发表在第六期(六月号)上。这次评奖是否还有其他得奖文章没有公布。

大雄和张肩任(广东女学堂的学生)是两位《女子世界》的积极投稿者。大雄多次在该刊的“攻玉集”专栏发表诗歌,张肩任则专写论说。

现将大雄的《女中华传奇》结尾抄录如下:

(旦辫发西装)(小皮靴)

“忍令江山踞虎狼,裙钗队里暗无光。从今磨洗刀和剑,大唱男降女不降。”

(尾声)“磨刀须把奇仇报,活婵娟激起神州革命潮。看他年铜象儿巍巍云来。”

八十四年前的征婚启事

现在,各报刊上登载征婚启事是极平常的事情,谁也不会惊奇。但在八十四年前,登征婚启事,实在是件新鲜事儿。启事本身就是开文明之风化,向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挑战。

这则征婚启事就登在《女子世界》第13期(1905年1月)的首页。兹将全文录下:

敬告女同志

西人言中国人婚配,如牛马任人牵弄,此言殊酷。近人所以有自由结婚之说也。然吾国教化幼稚,骤今男女会合,或反紊纲纪,识者又忧之。余以为宜由男女通信,先抒衷曲质疑,徐议订婚。即可免嫌疑,又不致妍媸误配。诚一夫一妻,偕老同穴之善法也。创法请我始。敢告,女同志,如欲与余通信,可照下开住址邮寄,信到,誓不示他人,并望亦示地址,今可回信,藉通信以讲学,亦文照风俗所许,正不必拘拘於婚字也。若欲就医学上质疑问难而除去婚姻思想者,余亦愿为友焉。

寓日本金泽长町三番丁三十番地鹤来方

上海王建善立才敬白

这则启事,在《女子世界》上连载了数期,但没有报导结果,不知这位向封建婚姻制度挑战的勇士有否征得到知音的良侣。

萧军的一篇文章

常熟的文艺杂办过不少。在众多的作者中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萧军,曾为常熟的《民声周刊》上写过一篇文章《要承继鲁迅底文艺传统》,发表在该刊的第二期上(1947年10月17日出版)。

《民声周刊》创刊于1947年10月10日,由民声出版社(在据树弄20号)编辑兼发行,编辑部在夹道6号。

萧军的文章不长,兹录如下:

文艺,要表达思想,感情,组织人民的意志,推动人民的意志,推动人民革命行动的工具。更确切一点说就是武器!刀和剑所不能够达到的地方,它却能踏(达)到,枪和炮不能摧毁的“堡垒”,它确能够摧毁。这不是夸大的狂言,更不是“套语”,这是真理,有谁蔑视它,他就犯了错误,犯了幼稚病。

仅就中国来说,从“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底革命文艺和革命的人民,革命的军队……就是一母双生的亲兄弟。我没有见过世界任何国家革命文艺和革命行动拥抱得这么紧,这样血肉相连。

以鲁迅为首的革命文艺以及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从来也没有因为任何理由——压迫、贫困、病弱、饥饿等——就放弃了自己应负的任务以及战斗的武器——笔或其他——而不和敌人搏斗着。在这凶恶的“黑暗时期”是如此,在抗战时期是如此,在今天,以至将来……这光荣的战斗传统就一定要继续着。我愿望从事文艺工作的“老”人要保持这样的传统;“新”人更要好好承继下这种传统。

在《民声周刊》的创刊号上,还有一篇关于萧红的文章:雨禾写的《真战士——萧红小传读后感》。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萧红,坚强的革命战士,勇敢地以全生命底巨大有力的笔触,为我们描构下一个与社会激烈斗争底形态。”

1947年10月,蒋介石已全面发动内战多时,这个杂志敢于发表这类文章,可谓大胆矣!

第一份工业刊物《常熟电厂》

常熟解放前的工业不算很发达,但电厂却办得很早,而且还创办了常熟第一份工业刊物——《常熟电厂月刊》。

《常熟电厂月刊》创刊于1933年4月29日,现存在常熟图书馆古籍部的有1—24期。创刊号上载有志宣写的发刊词,说明了发电厂的创办发展经过及办刊的目的:“本厂成立,瞬经二十周年,中间由直流供电,改为交流供电,由煤机改为油机,更由包灯制而进为火表制,由十小时供电而改为通宵供电。由夜电而兼放日电。努力设备,尽量整理,电区逐渐扩充,电价亦迭经低减,社会既日新月异,电业自继长而增高,精益求精,要无止境。爰于本月开始印行月刊,关于本厂状况之经过,使用电气之常识,各种章则之规定,分期宣传,务使本厂与各用户互助合作,以求推行无阻,抑有进者,百密或有一疏,顾此或虞失彼,矧我同人,学识浅陋,事务纷繁,容有疏漏未周之处,尚期各界予以指导,俾有改进之机,则尤万分欣幸者也。”

志宣,即李志宣,青年时留学日本,学的是政法。回国后,不愿做律师,就从事工业,当时是常熟电厂的常务董事。

《常熟电厂月刊》由电厂编辑,开文社承印,16开,每期四页(八面),每份定价铜元两枚,凡电厂用户,一律免费贈閲。从15期起,为非卖品。

这个刊物主要登些用电知识,也揭发偷电事件,真正的论文,只有第十七期上黄枕霞的《电力概论》一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