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翰墨迎春·艺者先行』当代著名画家·安忠

 泊木沐 2022-10-11 发布于辽宁

安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

湖北省政协书画院院委

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60年代从学校走进军营,在部队当兵、练兵、画兵的旅程中走上了美术创作之路,曾在广州美院及中国美协山水画高研班深造,后在湖北省邮电管理局宣传处及报社工作,曾任报社编辑部主任、记者、美术编辑及省邮电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等。

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报》等多家中央和省市报刊,多次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展,曾获中国美协及中央电视台全国中国画大赛铜奖、05武汉市美展金奖等,近些年创作了大量巨幅山水画,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和单位收藏,出版有《安忠山水画集》多册。

安忠先生作品

中国人对自然山水有一种独特的情结。生活在荆楚大地的山水画家安忠,对家乡的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他长期游历于长江、清江之滨,跋涉于巴山、神农之境,所到之处,无不仔细观察、写生。他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创作了大量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的山水画远追唐、宋遗风与元人笔墨,尤对黄公望的笔墨深有研究。他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与创作源泉。其山水画层峦叠嶂,草木丰茂,房舍隐现山间,用笔洒脱、墨色秀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安忠先生作品

在表现形式上,安忠注重诗、书、画的融合,注重营造画面的俊秀之美和生机盎然之境。他通过描绘身边的山水来表现大自然的神韵,力求作品“气韵生动”。五代的宗炳认为,贤者、仁者不仅能从前人那里得到“道”的启示,而且还能从自然山水中感悟到“道”的存在,所以自然山水与山水画一样,都能起到“畅神”的作用。具有数十年绘画实践的安忠对此深有体会。他没有对前人的山水画技巧“死搬硬套”,也没有过多地游戏于室内临摹,而是放眼天地间,与自然对话,写心胸之意。每每作画,他均要酝酿情思,做到有感而发。他笔下的山川、原野、树木、房舍、湖泊、舟船,都寄托了他对故乡的真挚情感。

安忠先生作品

观安忠的山水画作品,峰峦平坡、云山烟树、渔舟村舍,尽现眼底,美不胜收。在表现手法上,中锋、侧锋、顺锋、逆锋兼施,墨色或浓、或淡,线条或松动、或萧散,用笔自然灵动、起伏有致,可见他受元画影响之深,尤见黄公望苍茫画风之影响。作品朴实、厚重、俊秀,满纸生机尽现无疑。

安忠先生作品

从气势上看,安忠的山水画兼容了南北画派之长,即有北派山水的雄强挺拔、宏伟壮观,又有南派山水的淡墨轻岚、溪桥清居。从笔墨语言上看,他的画多体现出一种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这得益于他那平和的心态及“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在章法上,他将高远法、平远法、深远法融为一体,主次安排有序,因而画面气脉贯通。

安忠先生作品

在安忠的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他行笔的运动节奏,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创作思想。他作画要求得“自然”之意,不受客观物象色彩的束缚,力求做到“教化”与“怡情”相通、“造化”与“心源”并重,从而使作品文质并茂。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的山水画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画家所追求的寄情山水上,也没有过度地迷恋笔情墨趣。因为要做到寄情山水,使作品有笔墨情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作品蕴涵的情怀真正打动观者,难的是如何对前人博大精深的绘画理论体系有所承载。作为一位思想独特的现代画家,安忠在继承前人博大精深的绘画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的绘画成绩是对自身才情、学养的肯定,是由其天赋、道德、品格等因素自然熔铸而成的。

安忠先生作品

在与安忠的交往中,明显地感觉到他是一个为人厚道、胸怀宽广、不肆张扬而重实力的人,走的是一条不“匠”不“野”的坦坦正道,相信这样的人品,加上他深厚的学养和较高的绘画技巧,日后定会有更多佳作问世,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尊重。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安忠先生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