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的掐丝珐琅器

 荣纳堂 2022-10-11 发布于天津

    掐 丝 珐 琅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属于中国的传统工艺品。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掐丝珐琅的历史发展*明代

明早期掐珐葡萄纹三足炉·图

明初掐丝珐琅工艺开始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明中期掐丝菊花纹四足炉·图

到15世纪以后,掐丝珐琅工艺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不仅造型、品种、釉色都显著增多,而且工艺技巧也明显进步。

明晚期掐珐鹤塘纹盘·图

但是直到明晚期时,掐丝珐琅工艺才真正引起文人墨客的注意与仕宦商贾的珍藏。

明晚期掐丝荷花鸳鸯纹圆盘·图

现存的明代掐丝珐琅器物大多为明代晚期的产品。

造型大多端庄古雅,纹饰繁缛丰富。

珐琅颜色丰富,而且混和色种类较多,釉色变化多且艳丽。




掐丝珐琅的历史发展*清代

清康熙掐丝珐琅梅花牡丹双兽耳瓶·图

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风格,依旧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且釉色绚丽。

清代乾隆年间掐丝珐琅兽面纹鼎·图

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开始全面兴盛,并真正达到巅峰。

清代乾隆年间掐丝珐琅扁壶·图

乾隆年间掐丝珐琅的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

清乾隆年间掐丝珐琅牧羊人笔架·图

自乾隆以后,由于国势逐渐衰落,掐丝珐琅的制作也逐渐开始没落,因此传世的作品并不多。

故宫博物院是当今世界上收藏珐琅器数量最多的地方。 收藏了从元代到清代的藏品不计其数,以及民国时期的金属珐琅器6000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4000余件,画珐琅器2000余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