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重排老版《杜鹃山》?

 wunianyi 2022-10-11 发布于天津

日前,“CCTV空中剧院”播放了北京京剧院重排的老版《杜鹃山》,取名《乌豆》。据说,这出戏已经排演了一年半了。有人问,样板戏《杜鹃山》家喻户晓、已成经典,为何还要重排老版的《杜鹃山》呢?这不是白费工夫吗!我看不然,北京京剧院排演《乌豆》有一定道理,这是对推广现代戏的有益探索。最近江苏省京剧团重排了《骆驼祥子》也印证了这一看法。

图片

首先应当知道,新老版《杜鹃山》具有传承关系,1964年北京京剧团创作排演《杜鹃山》,并且进行了对外公开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北京京剧团的五大头牌中的三位裘盛戎、赵燕侠、马连良主演,裘盛戎饰演乌豆、赵燕侠饰演贺湘,马连良饰演次要角色郑老万,但也很出彩。这是当年大现代戏热潮中名角档次最高的一出戏。李世济与赵燕侠轮流扮演贺湘,其他演员也很硬整:马富禄的老地保、谭元寿的石匠李、马长礼的温七九、万一英的杜妈妈、钮荣亮的毒蛇胆等。这个阵容比《沙家浜》还要强。
裘、赵、马三大头牌的联袂演出把这出戏烘托的轰轰烈烈,成为当年现代戏汇演中最引人注目的剧目。剧中裘盛戎那段“大火熊熊……”脍炙人口,成为有代表性的经典唱腔。感谢裘盛戎的女公子裘芸现在还经常把这段唱奉献给观众,引起老戏迷的美好回忆。
文革中,《杜鹃山》被彻底改造,剧情、唱腔、念白、表演、音乐全部改编,为了与老版切割,连剧中人物也都改名。贺湘更名柯湘,成为剧中女一号,乌豆更名雷刚,石匠李更名李石坚,温七九更名温其久……,雷刚和其他角色的戏份大量压缩以突出女一号。裘、赵、马自然全部被更换掉,柯湘和雷刚分别由青年演员杨春霞和马永安饰演。这出戏后来拍成电影,作为样板戏在全国推广。
这次重排《乌豆》,剧院特别把裘盛戎、赵燕侠、马连良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安排饰演几个主要角色,孟宪腾饰演乌豆、朱虹饰演贺湘、穆雨饰演郑老万。剧院的意图似乎是,把老艺术家成功创作的这出戏重新呈现给观众,告诉观众:老版的《杜鹃山》也很精彩。当然年轻演员的艺术功底距离老艺术家们的水平还很远,两台戏的水准不可同日而语,但年轻一代毕竟有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演传统戏如此,演现代戏同样如此。果然,这次老版《杜鹃山》演出,很多观众不满意,没有达到他们想象中的效果,这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舞台上呈现出《乌豆》与《杜鹃山》同一题材但形式风格完全不同的两出戏。这种同一题材两出戏,在六十年代还有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和黑龙江京剧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那一对。这并不是坏事,相互竞争相互借鉴么。
这种一戏多演在新编历史剧和传统戏中更是常见。五十年代,李少春、袁世海创作排演了《将相和》受到热烈欢迎,后来谭富英、裘盛戎也排演此戏,但情节和唱词上做了更改,更适合谭、裘二人的唱腔发挥。马连良与袁世海在东北巡回演出时也排演此戏,马连良根据自己的风格又对蔺相如的表演和唱腔做了改动,十分俏皮。回京后,李少春还专门讨教马连良新设计的唱腔。一出《将相和》形成了李、谭、马三种不同风格的剧目,给观众留下了不同的艺术享受。
在传统戏中,同一剧目不同演法更是屡见不鲜。像《玉堂春》,四大名旦都唱此戏,但在处理手法和唱腔上各自不同,,形成了梅、程、尚、荀的不同流派剧目。《空城计》也是如此,马谭奚杨四大须生都以此戏为拿手,但风格截然不同,难分仲伯。
有人说,“样板戏是顶峰,无法超越。”但再优秀的作品也不能仅存在当年拍摄的影片中。当代京剧人应当探索如何让那些优秀现代戏适应今天的市场需求,而不停留在六十年前一家独尊的状态。即便是经典之经典的西方芭蕾舞《天鹅湖》,也没有固化在象牙塔供人顶礼膜拜,直到如今它依然以各种新版本呈现在各国舞台上。
有些人喜欢样板戏,但如今那几出戏也快要进历史博物馆了,像《杜鹃山》也只剩下“家住安源……”等几个唱段偶尔被传唱,有多少人还了解剧情和剧中精彩片段?更不要说裘、赵、马合作的老版《杜鹃山》了,大概也只存在老戏迷依稀的记忆中吧?应当说新老《杜鹃山》,还包括六四年宁夏京剧团李鸣盛那个版本的《杜鹃山》,都是优秀的现代剧目,风格各异、特点不同。那些现代戏是经过多少老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结果丢掉实在可惜,应该像对待传统戏那样传承下来,当前能够做到的是尽快把这些优秀剧目重新排演出来,锻炼和培养年轻一代演员。
重新排演优秀现代剧目,还应当有创新精神,剧中主要角色可以由不同派别的演员进行诠释。七八十年代中国京剧院演出《红灯记》,就先后由余派的孙岳、马派的冯志孝和高派的李文林饰演李玉和,他们的演出风格各有不同,流派纷呈总比禁锢在一个不能走样的“样板”中更能体现百花齐放!
解放后进行戏改提倡传统戏、新编戏、现代戏“三并重”,五十年代起至今六七十年京剧舞台出现了大批现代戏,其中不乏优秀剧目,如《白毛女》《智擒惯匪座山雕》《洪湖赤卫队》《黛诺》《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节振国》《党的女儿》《江姐》等,这些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现代戏心血的作品不应轻易地束之高阁被人遗忘,现在一提推动现代戏人们立刻想到挖掘题材创作几出新戏,但这种为完成“政绩工程”而创作的戏是“演一出丢一出”。为何不重视那些已存在的优秀现代戏呢?那些戏同优秀传统戏一样,是一笔巨大财富。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常演常新,优秀的现代戏应当像《锁麟囊》《赵氏孤儿》《杨门女将》那样保留在舞台上,同时要根据时代步伐不断展示出新的风貌。鉴于老版《杜鹃山》和《骆驼祥子》的复排,斗胆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一次重排优秀现代剧目的汇演,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现代戏所取得的成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