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恐惧症如何破解?

 庙论阅读 2022-10-11 发布于四川

题图截取自名画《呐喊》,由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创作,表达的是恐惧与焦虑的主题。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生存环境日趋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富足,信息传递快捷,精神消费亦丰富多彩,但我们仍然不能摆脱恐惧与焦虑,反而更显严重。

就连十二、三岁的孩子,你让她走个亲戚,她为了不出门,会说她有社交恐惧症,你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百度百科对社交恐惧症是这样解释的: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我又查了维基百科,释义为特征是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至少在日常生活的某些方面造成相当大的痛苦和功能受损。这些恐惧可能是由他人的感知或实际审查引发的。社交焦虑症患者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

从关键词来看,大概就是与人交往,介意别人的评价或臆想别人的负面评价,因此总想逃避交往,是一种不合理的焦虑和恐惧。

大概很多人都缺乏主动结交他人的动力,普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当属正常,能达到恐惧症程度的,也一定是少数。多数有恐惧心理的,无非就是性格问题或者情绪问题。如果遇到有很主动的人,你一定觉得他是“社牛”(江湖称“社交牛逼症”)。这样称呼,似乎认为这样的人也是有病。

性格决定情绪的大方向,情绪反过来影响性格的养成。很多时候,我们有情绪得不合理的释放,积压生成性格的一部分。与人交往心生焦虑和恐惧即可能是情绪的问题。

不过先得说回来,社恐可能并不影响或者并不太影响人的成长和成就。甚至在主要与人打交道的行业里,也有一些看起来就是社恐的人。比如前两天我刷微博刷到梁朝伟,在聚光灯前一副社恐的模样(视频配字也说他是社恐),而演员这个职业里,居然社恐的人也可以达到演艺高峰,可见社恐并非什么大事儿。

也是看脱口秀大会这样一个综艺节目,听里面聊到社恐还分显性社恐和隐性社恐。脱口秀演员里有个叫鸟鸟的北大毕业生,自称社恐,别人说她是典型的显性社恐,一眼就看出来了。但她的脱口秀演绎得很有深度,而且很能逗人发笑。

而我们生活中可能隐性社恐比较多,在群体里乍乍呼呼,谈笑风生。可当众人散去,才一个人卸下伪装,感到疲累交加,再不想与人相处。老是违背自身意愿参与到人群里去,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无奈,这本身就令人恐惧。

可是又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过于看重自我感受,无法客观面对他人。这种安全感的缺失,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化解。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当事人自己。这就回到前面讲的,要好好把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先逐步改善态度,情绪不平稳的时候努力克制行为,这就是情绪的调节。具体的方法,比如可以用正念疗法。我参加本地心理学读书会时了解到的一种心理疗法。念疗法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当你觉察到你的情绪,注意到你的行为,你才能知道你的情绪的阴晴优劣,你才能真正了解你自己,才有下一步的改善与否。

社恐,你也才能正视它。至于改不改,那就随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