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小楷、行书、楷书该临什么帖?这3件宝帖不可错过!

 hys128 2022-10-12 发布于云南

正在学习小楷、行书、楷书的小伙伴注意了,今天字字推荐这3种字体的古帖,非常适合初学者临摹与学习。

《曹娥碑》是王羲之小楷代表作之一,上下字间搭配灵活,欹侧变化,大小相衬,有一种自然灵动之美。

《祭侄文稿》作为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魏碑《司马显姿墓志》是初学楷书的佳作,加了不少稳健度与爽直感,还有那一股强劲的力感。

那么我们如何领略此3件古帖的精华呢,老师们的临帖笔记给大家奉上啦!

01

王羲之《曹娥碑》

《孝女曹娥碑》为王羲之小楷代表作之一,硬笔或者小楷的学习以此为范本,可谓是“取法乎上”。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王羲之《曹娥碑》原帖局部

1.临帖要点

曹娥碑用笔沉实,笔法由于犹存隶意,圆秀婉丽,质朴无华。而结体则偏向舒朗,自然成趣。

此帖的高人之处在于结体上并不作刻意地过分追求,往往任其自然舒展,因字立形,因此结构巧妙多变。

在章法上,上下字间搭配灵活,欹侧变化,大小相衬,左右互补,全帖均力避“平直相似,状如算子,前后齐平”,追求一种自然灵动之美。

因此,我们在临习此帖时,尤其要领会其中气息,琢磨其“宽绰”之体貌,研究其“动中取静”的章法排布,尽量保留这份质朴的古韵,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切忌用自己不成熟的理解去盲目修饰和调整。


2.临摹老师作品欣赏
刘振林老师

Image

刘振林老师简介

Image
Image

王羲之《曹娥碑》局部,刘振林老师临

02

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作为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在很多书法爱好者心目中,祭侄文稿的书法价值是不亚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而这一篇情绪饱满,多处涂改的草稿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

接下来秦剑老师结合自己近年来对颜真卿的认知和学习经验分享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颜真卿《祭侄文稿》原帖局部


1.临帖要点

❶通常我们认为颜真卿行书的用笔方式与常见的二王体系不同,前者是“绞转”,而后者为“一榻而下”,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是果断精到的轻快的用笔状态,一个是笔字纸上转圈的书写方式,而用笔的不同,不仅对线条有一定的影响,对结构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❷对于作品中的涂改,在日常临写时,大可不必过分追求还原,遇上模糊不清的字形,跳过即可,不过最好留出所占空间,使得章法关系与原帖保持一致,祭侄文稿的章法值得学习取法的地方非常多,一定要认真对比学习。

❸颜字的结体特征通常向外鼓起,是由于其典型的外拓用笔方式,我们在学习时要从用笔方式层面去理解此类结构特征,形成一定的用笔习惯,而不是单纯模仿其外形。

2.临摹老师作品欣赏
秦剑老师

Image

秦剑老师简介

Image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秦剑老师临

03

魏碑《司马显姿墓志》

《司马显姿墓志》,全称《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贵嫔夫人司马氏墓志铭》。此心志书刻皆精,为其时墓志铭中的上品,梁启超评为“于俊拔之中,别饶韶秀”,是初学楷书的佳品。

Image
Image
Image

魏碑《司马显姿墓志》原帖局部 

1.临帖要点

❶初学者临习《司马显姿墓志铭》必须做到点画精准,需要对各种笔画熟悉并且熟练地书写,比如说横的多种起笔方式,变化多样,以此类推做到所有的笔画都能印象深刻。

❷魏碑的“切笔”比较关键,切的幅度多少,需要根据单字的需要进行变换。之后就要对字形精准把控,最好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相似度,然后提高点画的前后呼应,这样书写更加流畅和灵活,更具备书写性。再深入学习的话就比较个性化一些,可以选择笔画拆分再重组,加深对结构的印象,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创作。

❸最后可以选经典古文进行书写创作,达到最后的目的。

2.临摹老师作品欣赏
卓义辉老师

Image

卓义辉老师简介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魏碑《司马显姿墓志》局部,卓义辉老师临

今天的老师临古帖经验分享就到这里啦~收藏起来慢慢学!如果还有关于临古帖的要点补充,或是不懂的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哦~~

文稿 | 老师们

编辑 | 幺幺

责编 | 胖虎 欣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