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爱玲怎么就“一流”了?对于当代文青来说,鲁迅可以不当回事,张爱

 兰博2000 2022-10-12 发布于湖南
张爱玲怎么就“一流”了?
对于当代文青来说,鲁迅可以不当回事,张爱玲是绝对不能绕过去的。过去的上海滩“通俗小说家”,60年后竟然摇身一变坐上了中国现代文坛头把交椅,声名之盛无与伦比,想想是很奇怪的。我很纳闷,这些年她是如何突然“伟大”起来的?
 
这些年来,说是赶时髦也好,出于猎奇也罢,张爱玲的那些书,鄙人断断续续多数看完过。老实说,我不仅对她这个人喜欢不起来,对她的作品也评价不高。她的小说,看来看去,没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以至于勉强读完都需要耐心。唯一能让我输心服意的,是她的散文。公正地讲,张爱玲的随笔写作,在整个民国文坛,可据一二流之间,虽远远不及鲁迅周作人等大佬,但完全可与梁实秋林语堂诸杰抗衡。张爱玲的很多书,我都陆续清理掉了,惟有陈子善编的《流言》与《对照记》两本至今还躺在书架上,偶尔还会去翻看,就因为这两册都是散文集。张爱玲主要靠小说文名大噪奠定地位的,但她的“代表作”《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等,无论才情、文笔与思想境地,实际都远不如同时期另一位女同行萧红。假如萧红都称不上一流的,张爱玲又如何有资格?文学又不是选美,最关键还是得凭实绩的。
 
当然,张爱玲如此受今人欢迎,必定有她的绝对优势,否认也无聊。我以为,作家张爱玲的杀手锏,就在四个字:“小资文学”。在民国作家中,张小姐表现“小资”是最高明最纯粹的。纸醉金迷啊,男欢女爱啊,吃喝玩乐啊,声色犬马啊,这些都市文学要素,是张爱玲最拿手也是唯一擅长的。大都市里成长的人,或曰有城市生活经验的人,包括在十里洋场谋生活的人,对张爱玲会有天然的好感,深层原因就藏在这里。觉得她亲切,觉得她超前,觉得她历久弥新,读进去不费劲,简直永远的神了。流行咖啡电影猫奴迪奥肯德基乃至华莱士的时代,张爱玲会破土重出,是水到渠成正其时也。张爱玲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更像是一份甜点,看过了“涕泪交零”“感国忧时”,不妨作为一味调剂,不应或缺但也不能就这么反客为主了。我认同她是很优秀的作家,可内心不愿意承认她就这样“一流”了,甚至“第一人”了。路翎都不至于输给张爱玲。
 
可以说,张爱玲的创作意图也好,最后的成果也好,看不出丝毫要往“伟大文学”靠拢的意思。前贵族小姐出身的她,实际就是写着玩,想着出名,急着换钱,急功近利的心理驱动下,所走大抵还是“通俗”的路子。她承继的文学传统,是江浙区鸳鸯蝴蝶派的;日后催生的徒子贤孙,也是安妮宝贝、棉棉、春树这批人。坦白说,都不是很上台面。张爱玲的文学观,无非就是“放下鞭子,拿起扇子”,是“姨太太文学”式的闲情逸致腻歪腻味,是酒足饭饱后端着红酒旗袍飘飘倚立阳台之上,俾睨楼下气喘吁吁的人力车夫、饥肠辘辘的流浪汉、横卧街头的乞丐,一脸高高挂起后陶然得意状。这些情绪,她的作品毫不掩饰。可那可是国破家亡天塌地陷的时代啊,何以能漠然忘情至此?一句话,我觉得张爱玲的东西,成绩有限,格调不高。甚至脸板起说得严苛一点,没有什么心肝。我想过,假如1940年代的某一天,我碰巧从上海常德路195号公寓下经过,我只会投往楼上鄙夷的一眼。不妨诛心一点,对人类苦难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作家,作品能高级到哪里去呢?
 
常常乱想,喜欢哪位作家,常常是有“地缘关系”在主导的。平日多观察,是不难验证到的普遍事实:农村娃爱奉《平凡的世界》为一流名著;小镇青年多有孤愤,往往热捧鲁迅;而城市中人,格外契合张阿姨。偏偏,当代有能力把持文化批评话语权的,基本是北上广教授学者们,他们卖力吹嘘张爱玲不正合他们的“Taste”么?你要让沪上陈子善、京城止庵们,对路遥陈忠实这干人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诚心正意地给这些“乡土”作家大唱赞歌,是不大可能的。当代中国小资阶层的兴起,集体供养起了张爱玲这位祖师奶奶。一群捧家玩得很嗨,但文学也在丢失信仰。图源\张爱玲电影剧照#张爱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