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211:十语九中

 昵称mMsHslLk 2022-10-12 发布于辽宁

【原文】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qiān尤骈pián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zǐ议丛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个人理解】

十句话有九句切中要点,众人未必觉得有什么稀奇了不起,如果有一句没说中,那么指责怨尤就会来聚集。

出谋划策有九次成功,众人未必归功于你,但假如有一次谋划失败,那么毁谤和非议就纷纷到来。

因此君子宁愿保持沉默寡言也不急于发表意见,宁愿被视为愚拙也不轻易表现聪明机巧。

【心得体会】        

吕祖《求心篇》有两句:“闻人有善,心疑不信;闻人有恶,心信不疑。”意思是说:听到别人有好事,狐疑不信,听到别人有坏事,坚信不疑。此乃人情通病,有些人总是容不得别人的好,这个世界总是习惯嫉妒的人多,而习惯随喜的人少。有的时候大家都在习惯性的寻找别人的破绽,默默期待下一刻他能马失前蹄,安慰一下自己那匮乏的心。

即使你“十语九中”“十谋九成”,这是对绝大多数人的伤害,刺激了他们那根脆弱的神经,他们不允许你收获了无数的赞美,所以只要有你点点的过失,就会被无限的放大,愆尤、訾议纷纷而来。

诸葛亮的优点人不可及,忠臣和智者的化身,积谋略之大成者,可是诸葛亮的缺点也令人遗憾,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丢荆州和失街亭造成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所以他逃不过千百年来用人失误的指责。

有人这样评价他,鞠躬尽瘁没有错,但掌握不好度就成了大权独揽。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以蜀国为正统,既然蜀国最后被灭了,就得找个人来“背锅”。有些人根本就不允许别人有瑕疵,必须要十全十美。

曾经风光无限的刘翔,作为中国田径第一个在国外拿金牌的人,他让国人感到骄傲自豪,刘翔共参与48次国际跨栏比赛,获得冠军36次。然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键时刻,刘翔失利了,一时间网上的谩骂和攻击铺天盖地而来,这就是人性的真实。

更多时候,最好要收藏好你的优秀,更不要为了一己之私,为显示自己的大才大能而为别人指点江山、谋划未来,用以博得大家赞叹喝彩,就更大可不必了。

宁默毋躁——宁可甘守寂寞,不可躁动。缺了谁地球都不耽误转,邓公去世20多年了,我们的改革开放一点没耽误,甚至搞得更好。宁拙毋巧——宁可让人说我笨说我傻,也不需要别人认为我智巧。我们周围就不缺指点江山的人,缺傻点笨点缺脚踏实地做点实事的人。

尽量不给人支招,尤其买房子、买车、搞对象、升学、就业等等大事,一般事后都后悔,因为众生有个毛病,“站一山望另一山高”。你的好,他可能瞬间就忘了,你的不好,他可能记你一辈子。

当年曹操为何要杀匈奴使者?曹操由于身材矮很没自信,就选定了崔琰,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者,因为崔琰长相威严,身材高大,还是大知识分子,而他则站在崔琰身边,抱着刀充当“保镖”。接见很顺利,等匈奴使者回到驿馆后,曹操便让人打探匈奴使者对曹操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曹丞相,雅望非常,涵养高,文化高,水平高,但真正的大英雄却是他身后的那位保镖。”匈奴使者的回程路中,被人杀掉了!匈奴使者错就错在最后多了一句嘴,无论赞美还是否定曹操,都非明智之举。身为弱者要懂得“守拙”,尽量不可卖弄!

     曹操为何要杀周不疑?周不疑是如曹冲一样的神童,他16岁时曹操征讨乌丸,攻打柳城受阻,是周不疑给曹操画攻城图,并说出了十条计谋,使得曹操拿下了柳城。但哪料转过年来,曹操便找借口要杀他。曹丕连忙劝止,结果曹操却说:“这个人不是你曹丕所能驾驭的。”周不疑死时才17岁。曹操杀周不疑的理由,显然是在为曹丕除隐患,因为他太聪明不好领导。太聪明对别人有压力!难以自保。

     曹操非要杀周不疑还有一个理由,应是他介入到了曹操家事之中,就是多说话。大人物的家事尽量不要介入,牵扯关系错综复杂。走错一步,甚至错说一句都后果严重。所以要懂得“守位”,尽量不要越位行事。有句成语“疏不间亲”就是关系疏远者不要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人家亲哥俩到什么时候都比你亲近!

     说了这么多,难道做事就要缩手缩脚了吗?不。

刚上班时我20岁,被安排到工作第一线,上级每个月都来检查工作,等科长反馈意见时,我的差错占全科的一多半。后来我发现,因为我做的工作多,所以差错就多,科里其他大哥大姐基本没啥活,就没有错。后来我总结:只要你想干点正事,就得有所担当,就不能怕犯错!

包拯、岳飞、戚继光、海瑞等人物,也是被大家精挑细选找毛病,没办法,有些人的阅人标准就是高,要求自己反倒很低。我们为了利益大众去做事,要勇于承担过失,甚至还有必要自我原谅,适当的姑息。

还真的不能太在意别人的话,老农有句话:听蝲蝲蛄叫,还能不种地吗?人生有退有进,这个尺度还需要自己去拿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