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铃子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快乐养生堂 2022-10-12 发布于山东

【方剂出处】宋《太平圣惠方》

【标准配方】金铃子(又名川子)玄胡索各一两(各30g)上药研细末.每次服用6~9g,酒调下,或用温开水送下.亦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至汤剂常用量.

【作用与功效】功效泄热疏肝,行气止痛.主治肝郁化火证,症见脘腹胁肋心胸疼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脘痛、带状疱疹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胆囊炎等病症.

1.胃脘痛用丹参百合金铃子散加减治疗胃脘痛232例,疗程15日,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愈167例占72.0%;好转59例,占25.4%;未愈6例,2.6%;总有效率97.4%.(《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10期)2.带状疱疹以复方金铃子散联合阿昔洛韦治疗34例,与阿昔洛韦及维生素B1治疗22例对照,疗程10日,根据带状疱疹症状和体征评分标准计算疗效指数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7例,好转2例,愈显率4.12%,较对照组72.73%的愈显率有明显优势,且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对照组为短,止痛效果亦明显.(《中国中医急症》2004年第9期)

3.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加味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陈皮、半夏、黄芩、百合、甘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并与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口服治疗0例对照观察,疗程4周,根据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反胃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胃镜检查食管炎分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照组痊愈2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河北中医》2010年第10期)

【按语】本方以治肝郁化火所致的心胸胁肋脘腹诸痛证,且伴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金铃子泄热疏肝,行气镇痛;延胡索活血散瘀,行气镇痛.两药合用,既可行气止痛,又能疏肝泄热,使气血畅,肝热清,则诸痛自愈.

临床报道又见于治疗胆囊炎、前列腺增生、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妇科腹痛(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乳腺增生症及胸肋内伤症,镇痛作用显著,取得了较好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