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分享【跨越主流标准,看到支线故事】

 孔祥军 2022-10-12 发布于山东

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291天,2021年1月11日

阅读书籍《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读书感悟:

今天阅读的主题是第一篇——叙事氛围的营造,创造一个说故事的内在空间。仅读了第一个案例,就让人心生感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和有用的,大人对孩子也常常有很多订好的标准,这些标准代表着主流文化的观点和要求。而在叙事中,强调重视属于个人的独特知识和能力,称为“在地性知识”。在地性知识强调要关心孩子的热情与独特在哪里。

“在地性”和“主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视野。在地性的视野看见孩子的天赋和美好,而主流的视野,很多时候,孩子似乎就只剩下不足和问题了。

叙事深信,看见人的天赋和美好,能让人获得尊严和力量。因此,视野上必须要学习打开、再打开,直到打开到可以跨越正常和应该,跨越主流标准,直到看得见孩子更多的美好为止。

看到孩子生命中独特的能力和热情,是叙事取向眼光的聚焦所在,这样的故事是称为支线故事。

支线故事往往充满了各种独特性,与主流观点所强调的单一标准有所不同。拥有看见支线故事的眼光,就能够拥有看见一个人独特的价值、信念、想法、能力、兴趣与热情的视野。

因此叙事取向要学习放掉一些大人的标准,仔细贴近孩子生命里重视的事情。拥有看见孩子支线故事的眼光,是和孩子接轨的重要通道。

关键词:看到热情与独特、在地形知识、跨越主流、跨越应该与正常、发展支线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