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教师,需要更多的专业阅读

 凌宗伟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我一直教师阅读,需要更多专业阅读,读一点专业的书,才有可能帮助我们走向专业。我的认知里的专业的书有两大类:一类是改变我们教学观念的,换个说法属于顶层设计的,也就是我说的“顶天”的书;还有一类是服务于我们具体的操作的,就是我说的“立地”的书。一个具有专业的精神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在一定的专业理论的指导下发生的,而不是凭经验的。我经常跟老师朋友讲,教学摸着石头过河是有风险的,关于如何教至少几百年来有不少研究成果在那里,这些成果就是我们赖以“过河”的“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支架”,我们为什么不沿着这桥与支架去过河,非要凭着一己之力去摸着石头过河呢?摸着石头过河,不仅自己有可能淹死,甚至还有可能危及我们所教的那些学生。如果我们承认教学工作是专业性的,那么就一定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教育科学、教育技术及我们的教学经验形成的教学艺术的整合。


在阅读中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


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甚至于我所上的“中师”也是在教师进修学校挂靠的“中师班”里度过的。在这个“中师班”读了几个月,实习了几个月,就开始做老师了。最初几年偶尔有机会参加县里的一些教学活动,听到其他老师的分享一套一套的,他们所提到的一些教育家的名字我几乎一无所知。于是就下决心读几本教育家们的书,恶补了一下,本以为可以算一个多少懂一点教育理论的老师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许多信息扑面而来让自己目不暇接,不知真伪。到底那些教育专家、网红名师所说的哪些概念与观点是正确的,哪些是信口胡诌的,不去再读一点书真的不知道究竟相信谁的。问题又来了,在这个印刷品泛滥的时代究竟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才有助于自己不至于被各种声音弄得晕头转向呢?比如早些年动辄推出一个个教模式来吓唬我们这些无知的老师时,我的直觉告诉我市面上的这些“教学模式”可能是反教学的,甚至是反教育的。但我不能这么说啊,于是就去读乔伊斯他们的《教学模式》,翻托马斯他们的《十大教学模式》试图同贩卖各种“教学模式”的人们掰扯,于是有人用教学范式来来跟我理论,于是只能哑口无言。读了翻彼得·费利克斯·格日瓦奇《范式改变与未来世界》,才知道:“所谓范式,原本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1960年代提出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思想、价值观、社会观念。范式变化指的就是这些思想、价值观和社会观念发生急剧的变化。简而言之就是思考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范式与模式并不是一回事,范式简单的意思就是思维方式。彼得·费利克斯·格日瓦奇说:“范式当中既包括社会的范式,也包括个人的范式。例如,'教育应该是这样的’这种想法就属于社会的范式。”于是想到国内2013年出版的《教育学名词(第一版)》给教学范式的定义貌似与这个意思是一致的:“对教学所作的最基本的界定或基本的解释”。 至少这个定义没将教学范式说成一成不变的模式。而这一点又是与我的认知一致的。


专业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比如读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是干什么的,如果要进一步理解,还可以读读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之类……第二是,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学,‌‌或者说明白教学应该是怎么回事,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我手上关于教学的书有几百本,其中关于教学设计的就有几十本,且几乎每一本‌‌都翻过,‌‌作为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而要好好帮助学生就得读几本关于如何教学的书。尤其是在今天倡导“双减”的社会生态下给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带来的“延时服务”的挑战,当如何应对?我以为这是个难题,也可能是个专业发展的机会。为什么说是机会呢?老师们不妨读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和艺术》这样的书,或许就有可能找到因材施教的机会与可能的路径。


专业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学。‌‌我这些年在做教师培训的时候常常会问老师们这么一个‌‌愚蠢的问题:各位‌‌教案上的那个教学目标从哪里来的,教学目标‌‌是不是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有没有规范化表述的要求,读读《有效教学设计》《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之类或许就会发现: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我们连教学目标都不知道怎么写还谈什么有效教学,一个规范性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怎样的呢?按照“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考虑的是学习结果,再根据学习结果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具体目标,然后‌‌依据目标和任务来考虑反馈‌‌评价的方式。‌‌问题又来了,如何进行教学反馈与评价,依据什么进行反馈和评价,不读几本关于教学评价的书,恐怕是很难很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所以,想要成为专业的教师,还是要读点专业的书,当然如有余力读点非专业的书也是必须的。

专业阅读要有“变现”意识


有一回大夏书系编辑部一朋友转来一老师在读《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时提出的下面这样一些问题,希望我能做个能回应。因为我给老师们做过这本书的阅读分享。下面是这位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得到一定发展,且在教育领域有所应用,但是我对于个别术语仍然不是很理解,比如流明镜、巴贝尔和多邻国等,只能通过书中描述简单想象。”


“而通过对当前已经阅读内容的认识,确实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不过或许因为我所在的学校不够前沿吧,所以觉得书中的介绍仍然遥远(但可能有些学校已经广泛使用了)。”


“如果可以的话,官方能够在群里提供如流明镜、巴贝尔等在校园内使用的照片或使用视频在群里分享,便于理解,或许阅读效果更好,更能够比较容易了解书中介绍的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具体情况。”


“简言之就是,书中介绍确实让人感到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积极影响,但是我个人受实际情况限制,对书中的人工智能设备难以产生具体表象,所以感觉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又显得很遥远。”


我想这类问题往往是我们这些非人工智能专业人士读这类书的困惑。记得我在与老师们分享我对这本书的阅读理解时也有老师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我当时的回应是这样的:不要急,这类书,还有脑神经科学方面的、心理学方面的,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有一个困难就是不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一本书背后的潜在知识,而这些潜在知识往往不是我们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弥补起来的。我们不妨换个视角,读这些书需要弄明白的其实不是技术的原理,也不是科学家是如何得出结论的,这些内容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必要理解直接看结论与使用(教学)建议就行。


我对这位老师的困惑是能够理解的,一般而言,我们总是先想搞清楚技术的来龙去脉,至少是一些术语的内涵与外延,就是没有去想我们读这些书不是为了成为这些技术领域的行家,而是为了从中得到对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带来的启发,直白一点说,不过为了将这些工具用到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去,看看用与不用对教学究竟有什么影响,再进一步不过是可以在使用中发现是不是顺手,发现普遍不顺手的问题,给供应商反馈一下我们的需求就是。退一步说,如果学校配置了相关的工具,供应商也应该有如何使用的培训环节吧?


都知道要读书,但很少去想​我们为什么读这些书,是一个普遍忽视的问题。其实,《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这个书名已经告诉了读者如何去读这本书: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启示,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前景。


我接触的愿意读书的老师们有个通病总是纠缠在某些概念上,虽然教育研究必须搞清概念,必须下定义。但是我们读书不是在做教育研究,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先要接收,然后是理解,理解了,然后去运用,通过运用就会有反思,有反思就会有批判,然后再回过头去把我们想搞明白的问题给搞明白,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读书要“变现”——是从文本到实践,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用书中的理论和观点指导我们的备课,指导我们的上课,然后才能够达到原《上海教育科研》主编张肇丰先生说的“从实践到文本”境界。


专业阅读需要弥补相关的隐性知识


日本作家金正有一本《极简快速阅读:信息时代如何读一本书》在谈人们为读书的目的时说:“很多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但于我而言,书的意义却非止于此。书籍最能锻炼人的思考能力,而并非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信息素材那么简单。优秀的书籍能让人展开一系列的思考。”任何阅读离开了思考终无所得,我曾在一篇文字在说,教师的阅读必须认识到,阅读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吸收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认识、建构的过程。当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与思考,就有可能“拨开云雾见日出”了,不但可以看到自己原本看不到的东西,还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更有可能看到原本自己膜拜的专家学者发现的所谓教育铁律、第一定律,原来人家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上千年前就已经阐述了。当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自己的研究寻找到方向与路径,避免盲人摸象式的研究。


金正在这个问题上说得比我更直白,也更形象,他说:“只是获取知识的话,就相当于只有食材,而没有烹饪的方法。只有知道烹饪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金正认为,看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烹饪”方法。我的理解至少可以在不同的书本中看到不同的观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进而自觉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修正自己的教学认知。


今年暑期,我应邀参加《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活动,用21天与老师们共同阅读了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要让教和学看得到。教师的教要让学生看得到,学生的学不仅要让老师看得到,他自己也要能够看得到,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谁?关键是老师。所以,我总是反反复复地建议老师们读这本书要回到第三章《教师:教育过程的主要行动者》上来,也就是说从教学关系上来讲,教师一定是发挥主导作用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顺应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教学目标,进程、方式、策略等等。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的反馈和评价以及引导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评估自己学的进程与学的结果。这也是我在设计这本书的阅读活动时反反复复强调要“用书当中的观点来设计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对照目的预设成功标准,对照成学习目的评估自己的成功状态”的原因。只有当教师能够规范地、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又能采取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有关举措,指导学生把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学生的学习目的,对照学习目的预设自己的成功标准时,他们才可能对照目标一步一步地评估自己在哪里下一步要去哪里,如何才能去那里。我想如果再进一层能理解就能够理解这本书提出的“成为适应型的学习专家”的基本的观点。这本书的第四个基本观点其实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的钥匙:学生如何在我们的帮助下理解三大反馈问题,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反馈推动自己接近理想的成功标准,进而成为自己的老师。


对教师而言,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指导学者反复理解如何使用反馈的三大问题,如何在不同的阶段辨别自己已经到了哪里,去思考下一步将朝哪里努力。所以,我的理解是这本书强调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自身的认知方式,改变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思维方式,以反馈推动学生改善学习,走向成功,而不是以简单的评价——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更多地需要做的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进程中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做老师的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学生跟学生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老师们阅读中纠结的“效应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要这样要解决,要帮助不同的学生学习进步的话,我们要采取哪些相应的举措?如此,我们才可能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也才有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所以哈蒂向我们介绍了SOLO评价理论。于是我建议老师们结合读一读《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在我所读的关于评价理论的书籍中,我认为《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提出的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每个老师只要愿意,是一定可以读懂的,也是可以在课堂上操的。


想要读懂某一本专业的书不具备相关的隐性知识是有困难的。虽然我也主张读书是要有“啃”的精神与毅力,但是不弥补相关的隐性知识,也是“啃”不下去的。《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背后不仅有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还有元认知、元分析、差异化教学理论等,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地弥补这些知识,读起来一定是有困难的。所以,我说,你的下一本书、下几本书就在“这本书”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