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望衡、范明华等:《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陈望衡、范明华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内容简介

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大唐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拥有最灿烂、最辉煌的精神财富。

从长安城到大明宫、从乐山大佛到顺陵石狮,唐代艺术气势磅礴、虎虎生威,给人向上的精神力量。敦煌壁画、金碧山水、唐诗,唐代艺术有丰富的色彩、鲜活的情感、无尽的意味,让人浮想联翩。“吴带当风”“铁画银钩”,唐代艺术将灵动之美发挥到极致,作品无不流畅宛转、生意盎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这样张扬、这样辉煌的美,反映出的是情理兼得、力韵互含、刚柔相济、象意合一的审美理想,是繁华、富裕、强大、开放的气概与大国风范。

该书以唐人的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书画、乐舞、雕塑、建筑、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等各个维度深入,品味唐人的审美情趣、探讨唐人的审美观念。如此,犹如从高空俯瞰大地,唐朝的精、气、神,都将一览无余。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唐代诗歌的审美意识(上)

     第一节 抒怀诗: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第二节 边塞诗: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第三节 伤世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第四节 友情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第五节 女题诗: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第二章 唐代诗歌的审美意识(下)

     第一节 羁旅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二节 山水诗:江山留胜迹,怅然吟式微

     第三节 咏物诗:所咏虽微物,所寓皆世情

     第四节 仙道诗: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第五节 佛教与唐诗

第三章 唐代散文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青云之志

     第二节 吊古之伤

     第三节 山水之娱

     第四节 园林之乐

     第五节 理性之光

第四章 唐代小说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文体:作意好奇

     第二节 功业:英雄际会

     第三节 荣华:一枕黄粱

     第四节 婚恋:情纯义重

     第五节 女性:德色双馨

第五章 唐代文论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诗品论

     第二节 意象论

     第三节 文教论

     第四节 文道论

第六章 唐代书法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兴盛原因

     第二节 时代风格

     第三节 楷书之美

     第四节 草书之美

     第五节 书法理论

第七章 唐代绘画的审美意识(上)

     第一节 绘画的专业化

     第二节 佛教画的流行

     第三节 新技法的创造

     第四节 水墨画的产生

     第五节 文人画的肇始

第八章 唐代绘画的审美意识(下)

     第一节 人物画

     第二节 山水画

     第三节 动植物画

     第四节 绘画理论

第九章 唐代乐舞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和为主题

     第二节 崇武尚文

     第三节 娱乐旨归

     第四节 广纳胡乐

     第五节 乐舞典范

     第六节 乐美解放

第十章 唐代雕塑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雕塑概述

     第二节 佛教造像

     第三节 道教造像

     第四节 帝陵石雕

     第五节 墓俑雕塑

第十一章 唐代城市建设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审美特征

第十二章 唐代建筑营造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建筑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唐代建筑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唐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第十三章 唐代园林营造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园林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唐代园林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唐代园林的审美特征

第十四章 唐代儒家与唐代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儒家之学

     第二节 注重社会功用

     第三节 强调明道抒情

     第四节 标榜风骨之美

第十五章 唐代道教与唐代审美意识

     第一节 道教文化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皇家道教中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 文人道教中的审美意识

     第四节 神仙道教中的审美意识

     第五节 唐代道教中的仙境与仙人之美

第十六章 唐代佛教与唐代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佛教的中国化

     第二节 唐代佛教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 禅宗的审美意识

     第四节 华严宗的审美意识(上)

     第五节 华严宗的审美意识(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  记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唐代审美意识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本名为“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原为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后改为重点项目获准立项。批准号 11AZD053(项目主持人:陈望衡)。

《全唐五代诗》

    考虑到项目研究规模太大,时间跨度太长,涉及的问题太复杂,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要求,参考答辩时评审专家提出的建议,我们课题组决定适当缩小研究规模,截取在中国审美意识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特出意义的唐代审美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改为 “唐代审美意识研究”,报国家社科基金办审批同意。本书《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即为已经结项了的原“中国审美意识通史”项目的研究成果。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时代之一。国力强大,文化繁荣,众所周知。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多,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两条:

    第一,正道治国,文武并举。唐帝国是靠武力打下天下的,但又是以文治安定天下的。

    唐帝国一直奉行着正道治国战略,所谓正道,就是文武并举。在唐帝国的青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人物,他们中有深谋远虑、安邦定国的能臣贤相,有叱咤风云、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良帅猛将,更有诸多才华横溢、创力非凡的文学艺术家。

    若要研究长达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就必须把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唐代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时代来考量。就治国方面来说,唐代实际上是将文武之道处理得比较恰当的时代。

中华书局版《全唐文》

    第二,开放治国,海纳百川。唐帝国有着可贵的文化自信,既坚持华夏本位的主体意识,又有着自觉的开放意识。

    于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除个别帝王当政时期有所偏颇外,基本上能做到各用其所长,而忽略其所短。

    于外,唐帝国允许外域乃至外国的文化进入,拜火教、基督教(进入中国之一支称为景教)在都城长安均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各种来自域外的胡乐、胡舞在长安城受到热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产生了《霓裳羽衣舞》这样堪称唐朝文化标志之一的伟大作品。

    由于唐帝国秉持开放国策,唐帝国的首都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最具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在长安,随处可以看到来自异域异国的商贾使者,遇到来自他国特别 是日本、韩国的留学生,还有诸多别具风情的异域舞女歌手。而且,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彩带——“丝绸之路”也开始于唐朝。应该说,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全球化意识就开始于唐朝。

《全唐五代小说》

    正是这种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的治国理念和国家发展策略,造就了唐帝国强大的国力和繁荣的文化。唐帝国的欣欣向荣、文明昌盛,在它的文学艺术中得到了最为鲜明、最为生动和最具身心冲击力的形象展现。我们将这种具有美学意味的展现称为“大唐气象”。大唐气象的本质是大唐精神:开拓,进取,开放,融会,胸怀天下,自强不息!

    本书作为中国审美意识史的断代研究,与众多断代美学史的写法不同。这 种不同主要在于,它不是只对唐代的审美理论进行梳理,而是同时兼顾到唐代 的审美实践或审美文化。这就是:将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两个方面结合在一 起,萃取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审美思潮、观念、趣味和标准,将它们统属于“审美意识”这一总的范畴。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唐代的审美意识。由于唐代审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故本书在写作思路上对唐朝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的评介有所侧重,也有所忽略,而不平均着力,面面俱到,目的是希望能比较准确地勾勒出唐代审美意识的总体轮廓和发展轨迹,描绘出唐帝国独特而鲜明的审美气象。

《全唐五代笔记》

    本书由课题负责人陈望衡教授与范明华教授统筹。全书执笔情况如下:

    陈望衡: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六章 第四至五节。    

    范明华: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四章。

    李纯: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丁利荣: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一至三节。

    李珊:第十章。

    全书最后由陈望衡、范明华统稿。

陈望衡

2017年4月1日于武汉大学

作者简介

陈望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大阪大学文学博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评审委员,曾应邀在哈佛大学顿巴敦橡树园高级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讲学。从事美学本体论、中国美学史和环境美学研究多年,他的美学体系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宏阔的国际文化视野,而且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出版《文明前的“文明”》《中国古典美学史》等专著40余部,3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文明前的“文明”》为一等奖。

范明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原理、中国美学、造型艺术美学、景观规划设计。出版《〈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生命之镜——中国美学与艺术散论》等专著5部,主编《美学与艺术研究》等文集6种12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