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葫芦茶

 一帆csp 2022-10-13 发布于广东

葫芦茶,不是茶,却胜于茶,它是客家地区的一种特产,也是我小时候吃过的一种药,多被称为“竹壳茶”。
我家乡与河源的紫金仅一河之隔,竹壳茶正是紫金的特产。竹壳茶,海外侨胞称之”仙茶”,有400多年的历史,其用深山采集的10多种常用草药通过特殊工艺配制而成,因用竹壳包装成葫芦状被称为“葫芦茶”,其性味甘可口。
紫金地处山区,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紫金竹壳茶的原材料就是从当地采摘的,主要包括鸭腿木叶、金不换、救必应、金银花、鸡骨草、金钱草、葫芦茶等山上常见的中草药。

葫芦茶里面又有葫芦茶?对滴。它就是我本文要说的主角,它既不是葫芦,也不是茶,其叶型如葫芦,民间又多用它来煮水当凉茶饮用,故名为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葫芦茶,豆科、葫芦茶属灌木或亚灌木。
因为它具有叶片状阔翅,使得全叶就像是倒转的葫芦,所以便被人们命名为葫芦茶,它还被称作葫芦叶、弯颈葫芦、百劳舌、咸鱼草、百劳利、剃刀柄、芦茶、蒲芦草等名。
说到它的拉丁名,感觉又如鲠在喉,居然又是日本人命名的植物。它的拉丁名是Tadehagi triquetrum (L.) Ohashi, 1973,其属名Tadehagi为纪念日本植物学家田手荻而名,种加词triquetrum是“三角骨,三角的,三棱的”意思,说的是它的茎。

它多生于荒地或山地林缘,路旁,海拔1400米以下。产于我国的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

开篇那段话有点绕了,可却不得不提呀。
竹壳茶是我小时候经常吃的药,因为它是紫金那边的特产,不能再熟了,不过我是第一次听说它也叫葫芦茶,说起来也顺理成章嘛,那种一节一节的包装方式非常特别,叫葫芦茶也是挺贴切的。
只是,作为单种植物的葫芦茶,却是它的其中一种配料,这名字可是官方认可的,也是因为它的叶片形状如葫芦而得名,于是,好多自媒体把这两样东西混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广东常见的中草药,无论是粤语地区,客家地区还是潮汕地区,它都有不错的待遇,只是各地叫法不一样。我记得乡下称之百劳舌,也是因为它的叶片形状像百劳这种鸟的舌头而得名吧。

而称之咸鱼草有两种说法,一种常将其用来腌咸鱼,能防止蝇蛆孽生,故名咸鱼草。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以前农民朋友每天都要上山干活,山上的天气非常炎热,村民很容易中暑,一旦中暑了就用葫芦草泡水喝,很快就咸鱼翻身了,因而得名咸鱼草。我比较认可第一种说法。

虽说小时候跟它就很熟了,不过对植物从来漠视的我,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而已。
这些年,葫芦茶却成了老朋友了,因为我每年的国庆都要去乡下探亲,而国庆期间正是葫芦茶长得最好的时候,不仅仅枝叶繁茂,更是开花结果的季节。
豆科植物有时候不敢认,不过葫芦茶却是豆科里面辨识度很高的,因为它葫芦状的叶子是它的标配嘛。
关于它的叶片,周敏老师在它推文里写过:大自然造物巧夺天工。像这只豆科小花的叶子,乍一看挺看柚与柑橘等芸香科的单身复叶的,但其实它是单叶,下面那枚“小叶子”其实是叶柄扩展成了翅状。

好友小园是这样理解的:……每一枚叶片都是深绿色,且叶脉很深。独特之处在于叶柄处,仿佛长了一片单独的小叶子一样,叶柄膨大了不少。资料上称为叶柄具宽翅。所以整片叶子连同叶柄看起来像是一大一小两片叶子连在一起,有几分葫芦的样子,故而称作葫芦茶。葫芦茶不像另外几种山蚂蝗属的植物那样,小叶三片,而是仅一枚单叶,左右互生。

葫芦茶的花倒是没啥特色,它的紫色小花长在长长的花茎上,它的花萼是钟形的,下端开出尖尖的几个叉,托着蝶形的花冠。

它的果也没啥特别,就是一节一节的“豆角”,像微型的荷兰豆吧,因为太小,也没听说可以吃,就别想了。


在广东的大部分地区,都长满了这种叶柄长而有宽翅叶片形状像倒转葫芦的小草,当地很多老农都有那么一招,如果盛夏时节在田园上劳作,摘一片葫芦茶的叶片洗净含在口中,便会顿觉甘凉生津、消暑解暑,许多群众都采它的叶片代茶煎成日常饮料以防暑保健。
葫芦茶是大家认可的一种夏季十分常见的中草药,它性味甘凉、用途广泛,能医治感冒、伤暑、发热烦渴、咽喉肿痛、湿滞食滞、小儿疳积、黄疸、痢疾、肾炎水肿、尿路感染、乳糜尿、钩虫和肝吸虫病。民间还用它治疗过食菠萝而引起的腹痛下利和妊娠呕吐。
葫芦茶收载于《生草药性备要》,谓:“味涩性平。消食杀虫,治小儿五疳,作茶饮”。《岭南采药录》中记述:"叶如葫芦,秋老结子作穗,四时采之。味涩,性平。消食杀虫,治五疳,作茶饮,又退面黄色。疮久有虫,敷之即愈。又解热毒,去疳积。”《山草药指南》对葫芦茶也有类似的记载。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葫芦茶是落叶小灌木。直立,分枝。茎三棱形,被粗毛,后变秃净。

说到叶片,重点是:不是单身复叶,是单叶,单叶,单叶。

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上面无毛,背面中脉和侧脉被长毛;叶柄具宽翅,形似葫芦;托叶2枚,披针形。

▼换个角度,可以很清晰看见披针形的两片托叶。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小,花萼钟状有疏长毛;花冠紫红色,蝶形,旗瓣圆形,翼瓣倒卵形;雄蕊10,二体,下部合生;子房密生短柔毛,花柱内弯。

荚果条状长圆形,长2-5cm,有荚节5-8,秃净或被毛,背缝线直,腹缝线呈波状。

它的种子太小了,没拍,倒是专注种子拍摄的好友@桐花如雪连它也没放过,佩服佩服。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高1-2米。幼枝三棱形,棱上被疏短硬毛,老时渐变无。

叶仅具单小叶;托叶披针形,长1.3-2厘米,有条纹;叶柄长1-3厘米,两侧有宽翅,翅宽4-8毫米,与叶同质;小叶纸质,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8-13厘米,宽1.1-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中脉或侧脉疏被短柔毛,侧脉每边8-14条,不达叶缘,叶下面网脉明显。

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5-30厘米,被贴伏丝状毛和小钩状毛;花2-3朵簇生于每节上;苞片钻形或狭三角形,长5-10毫米;花梗开花时长2-6毫米,结果时延长到5-8毫米,被小钩状毛和丝状毛;花萼宽钟形,长约3毫米,萼筒长1.5毫米,上部裂片三角形,先端微2裂或有时全缘,侧裂片披针形,下部裂片线形;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5-6毫米,伸出萼外,旗瓣近圆形,先端凹入,翼瓣倒卵形,基部具耳,龙骨瓣镰刀形,弯曲,瓣柄与瓣片近等长;雄蕊二体;子房被毛,有5-8胚珠,花柱无毛。

荚果长2-5厘米,宽5毫米,全部密被黄色或白色糙伏毛,无网脉,腹缝线直,背缝线稍缢缩,有荚节5-8,荚节近方形;种子宽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3毫米,宽1.5-2.5毫米。花期6-10月,果期10-12月。

中文正名 葫芦茶

拉丁学名  Tadehagi triquetrum (L.) Ohashi, 1973

别名  牛虫草、迫颈草、田刀柄、咸鱼草、百劳舌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豆科

属   葫芦茶属

种   葫芦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