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捻管”?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三品美术馆v1 2022-10-13 发布于北京

之前的“捻管”引起不少读者朋友的讨论,这期继续浅谈下小编对于“捻管”的愚见,权当抛砖引玉。

书法博大精深,一个“捻管”不至于把书法给捻黄了。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很多书写动作是为了故弄玄虚而强加的。当然艺术要发展,书法要进步,技巧的探索与丰富也是必须的。

首先古书论没有对“捻管”就是转管的记载。出现的“捻管”二字更不是转笔管的意思,而是提、按的意思,挥毫落笔,轻按笔锋,笔毫铺开。此时略提笔锋,笔毫重新聚在一起,此时再向行笔方向轻按笔锋,笔毫重新铺开,运笔前进即为中锋。所谓“一提一按为之捻也”

网图 侵删

《说文新附》:捻,古同捏【niē】 指捻也。从手,念声,本义是捏、按,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汉典》:捻【niǎn1、用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2、拿;捏;提;举;

粤音 捻【nin2,例:我捻死佢呀!(我掐死他呀)出自《九品芝麻官》;

粤音 捻【nan1:捻手菜(最拿手的菜)

网图 侵删

清晰了“捻”的含义,再说说转管的缺点:

一、转管不能体现毛笔的特性,在持笔稳定、如锥画沙的状态下,笔毫的弹性反馈加上提、按,足以让中锋随叫随到。

二、转管影响手指对笔杆的控制,导致握笔不稳,实现不了疾、涩两种状态,笔画乏力。

潘伯鹰:执着持也,执而勿失,不可转动笔管,因为如若在写字时用手指转动笔管,则笔豪势必由于转动而扭起来,好像绳子一般,那就没有笔锋了。

书家大多数只是运笔中“偷偷”改变了一下笔毫方向。如果一味的转管、明显看出在转来转去,还影响了运笔的流畅与稳定性,那这动作十之八九是不对的。

当然无论哪种运笔法,最好不要在肢体上去返照,这是刻舟求剑。应当从线条中去返照。既有力刚健,又含蓄柔和,运腕为主,掌指为辅,方是正途,字写不好加个转管突然就写得好了?这种奇迹并不存在。

网图 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