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年,为了等一个考生,国考延期举行

 大圣的小宇宙 2022-10-13 发布于河南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文/ 大圣

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八月,东京汴梁,万众瞩目的“制科”考试即将举行。

制科也称制举、特科,是科举考试之外,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不定期举行的非常规考试,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

考生要么是现任公务员,要么是科举进士,而且须有朝廷大员或者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书面举荐,才有资格参加。

也就是说,这是比科举更高一级的考试,难度极大,一旦考中,不但会立即授予官职,还有可能得到当今天子的器重。

广大考生摩拳擦掌,都在积极备战,可就在考试的前一天,却忽然收到一条通知:因特殊原因,考试延期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这是什么情况?到底是什么特殊原因?

一时传言四起。有人说,考试延期,是因为一个叫苏辙的考生生病了无法参加考试,要等他身体康复了再开考。

考生们听说后都气坏了,这么重要的考试,竟然为了一个考生延期,这个苏辙何德何能?究竟是什么来头?

1

没错,苏辙是苏轼的兄弟。

四年前,也就是公元1057年,父亲苏洵带着儿子苏轼和苏辙进京应试,兄弟俩双双金榜题名。

那一年的科举,可谓人才辈出。主考官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阅卷老师是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荣登进士榜的考生,除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之外,还有曾巩、曾布两兄弟,以及张载、程颢、吕惠卿、章惇、王韶、林希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唐宋八大家”宋代六位有5个在考场上,考生中后来出了8个文学大家,9个朝廷宰相,还有思想家、军事家等,其中24人被《宋史》单独列传,可谓群星璀璨,光耀古今,那一届科举因此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榜”。

这其中,苏轼、苏辙两兄弟尤其引人注目。

据说,苏轼的策论写得特别好,原本要定为第一的,但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故意降为第二,后来才发现搞错了,所以对苏轼印象深刻,极为欣赏。

苏洵则是因为考试结束后,给枢密使(副宰相)韩琦写了一封《上枢密韩太尉书》,其实就是一份自荐信,但写得委婉巧妙,文采飞扬,给韩太尉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种情况下,兄弟二人应该很快会被授予官职,但不巧的是,恰在此时,两人的母亲病逝,苏轼、苏辙随父亲返乡奔丧,依照惯例,兄弟俩须守孝三年,这期间,自然无缘仕途。

2

公元1060年,守孝期满,苏洵父子三人重返汴京,吏部立刻安排工作,苏轼前往河南府福昌县任主簿,苏辙则到河南府渑池县任主簿,主簿大致相当于县长秘书,正九品。

在我们大宋朝,走仕途就是这样,不管你多大本事,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都要从基层干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熬上去的。

像过去那种,比如三国时期,靠一张小嘴儿对领导叭叭叭一通忽悠,就能当上二把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如果想进步快一点,还可以再冲一下,比如参加“制科”考试。

前文说过,这是一种比科举难度更大,级别更高的考试,考试科目不固定,今年开考的科目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也就是写一篇政论文,为皇帝治国理政提供意见和建议。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在欧阳修、韩琦和龙图阁直学士杨畋的举荐下,苏轼、苏辙兄弟获准参加制科考试。

可就在考试前几天,发生了一件意外,苏辙偶染风寒,高烧不退,卧床不起,无法参加考试。

怎么办?史料记载,枢密使韩琦听说后,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他直接上奏仁宗皇帝:“今岁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闻其弟辙偶疾,如此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须展限以待之。”要求为苏辙推迟考试时间。

这显然不合规矩,为一个考生搞特殊化,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么过分的请求,皇帝能同意?

谁也没想到,求贤若渴的宋仁宗居然就同意了,硬是等了半个多月,等苏辙病完全好了,才举行考试。

舆论一片哗然,因为这件事,苏辙还没进考场,就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所有人都在看,看这个让考试延期的苏辙到底有多大本事,能写出什么样的锦绣文章。

3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但文学成就各有千秋。

苏轼的学问比较全面,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甚至还是个美食家,被称作“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洵则以政论和史论见长,其《六国论》是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部分段落要求默写背诵的那种;

苏辙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也喜欢在文章中谈古论今,评点天下大事。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换句话说,制科考试中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正是苏辙的强项。

考试结束,苏轼、苏辙双双走出考场,苏轼意气风发兴高采烈,苏辙则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苏轼问:“咋了兄弟,是没考好吗?”

苏辙面色凝重回答:“估计要落榜。”

苏轼不解:“不应该呀,这种议论文不正是你的强项吗?”

苏辙轻轻叹了口气道:“哎,没控制好情绪,文章写的,怎么说呢,好像有点儿过了。”

岂止是有点儿过,苏辙的这篇策论简直就是一颗炸弹,在制科评审组乃至朝廷高层掀起了轩然大波。

4

苏辙在作文里都写了点儿啥?

原文较长,文言文也不太好读,我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批评宋仁宗赵祯在治国理政和私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对外方面,陛下在位39年,对邻国西夏的频繁侵扰毫无作为,得过且过,“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

对内方面,百姓赋税繁重,民力不堪负累。至于陛下劝课农桑、兴办学校,派使者巡视天下这些举动,只是做给别人看的面子工程,“不过欲使史官书之,以邀美名于后世耳” ;

除此之外,陛下挥霍国家财富,大肆赏赐珍宝,“今海内穷困,生民愁苦,而宫中好赐不为限极,所欲则给,不问有无。”耗费民财毫无节制;

在批评皇帝私生活方面,文中措辞最为严厉:“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优笑无度。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说仁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听不进大臣们的谏言,只愿意听那些女人的话。

最后,文中列举了历史上6个昏君:夏朝的太康、商朝的祖甲、西周的穆王,以及汉成帝、唐穆宗、唐恭宗,要求宋仁宗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太过分了!你们看看,这哪像一个考生对皇帝说的话?!胆子也太大了吧,不但妄议朝政,还无中生有,污蔑我们仁宗皇帝荒淫好色,把皇帝比作昏君,这,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阅卷期间,评审组内部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5

当时的主考官是司马光,看完苏辙的试卷,手捻胡须赞道:“好!后生可畏,口无遮拦,大胆直言,颇有老夫当年砸缸的风采。”

考官蔡襄也支持司马光的意见:“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仅次于宰相,蔡襄说这些话我都不敢说,这个年轻人却敢在考卷上写出来,就冲这个也应高分录取。

考官胡宿则强烈反对:“此文言辞荒谬,无礼至极,文中所述多处与事实不符,分明是恶意诽谤,必须零分并对作者严厉斥责。”

考官范镇原则上同意录取,但作者的言辞语气确实有些过分,对皇帝缺乏敬畏之心,建议列为第四等录取。

四个人意见不一,各持己见,最后只好请仁宗皇帝亲自评判。

宋仁宗赵祯阅罢文章,很是生气。

老子为了你专门更改了考试时间,原本指望你为治国理政拿出点儿建设性意见,你可倒好,劈头盖脸把我骂一顿。

更可气的是,你指责我的那些,往轻处说是言过其实,往重处说就是造谣污蔑。还说我荒淫好色,我日理万机把别人啪啪啪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你知不知道。

宋仁宗越想越生气,有心罢黜苏辙,可转念又一想:“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是我让大家直言不讳提意见的,现在因为苏辙直言而罢黜他,天下人会怎么看我?

想到此,宋仁宗心平气和,对司马光等人口谕:“朕设制举,本待敢言之士。辙小官,如此直言,特与科名。”朝廷要的就是你这种敢于直言的人,准予录取。

就这样,苏辙与哥哥苏轼一起入选制科,正式步入仕途。

据《宋史》记载,宋仁宗安排完苏辙和苏轼兄弟二人职务之后,回到后宫,欣喜地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此话后来在苏辙身上得到了应验。

苏辙历任秘书省校书郎、中书舍人、吏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等职。

宋哲宗时期,苏辙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升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

6

苏辙能够在妄言无度,自认录取无望的情况下,峰回路转,脱颖而出,首先得益于司马光的慧眼识珠,而更重要的,则是宋仁宗的宽宏大量。

宋仁宗赵祯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宽厚仁慈闻名的皇帝,特别是对臣僚,极为宽仁。

当年包拯在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直言进谏,毫不留情,宋仁宗恼羞成怒,欲拂袖而去,被包拯一把拉住,巴拉巴拉继续说,口水喷了皇帝一脸,仁宗以袖遮面,说:“好好好,就依你。”

还有一次,宋仁宗想提拔宠妃张氏的伯父做节度使,以包拯为首的一众谏官强烈反对。仁宗说:“节度使粗官,何用争?”我不过是任命个小小的节度使,武官而已,又不是任命宰相,有啥好争的?

其中一个叫唐介的谏官上前一步道:“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一句话就把皇帝给怼了回去,最后这事儿硬是没办成。

宋仁宗对官员宽厚和善,对宫中下人也是如此。

说有一次,仁宗散步回宫,一进门就咕咚咕咚喝水,嫔妃问:“在外面咋不让随从伺候喝水,何苦渴成这样?”

仁宗说:“我看他们没准备水壶就没问,问的话,肯定有人受罚,忍忍算了。”

还有一次,仁宗加班到半夜,忽然想喝羊肉汤,但想了想忍住没说。皇后知道后说他:“陛下为国事日夜操劳,想喝羊肉汤就说嘛,让厨师起来给你做就是了。”

仁宗说:“我随口一说,就会成为宫中惯例,搞不好厨师以后半夜都得值班,每天晚上都杀一头羊炖汤,太麻烦也太浪费了,忍忍算了。”

类似的故事史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7

总之,历朝历代对宋仁宗赵祯的评价都很高。比如乾隆皇帝,一生最佩服三个人,一是康熙大帝,二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就是宋仁宗。

《宋史》中说:“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别的不说,至少在仁慈方面,没有皇帝能跟赵祯相比。

在中国历史上,仅有四位帝王以“仁宗”为庙号,宋仁宗赵祯是唯一没有争议的仁厚之君。他所创的“仁宗盛治”虽然没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名头那么响亮,但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却是最好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富足,文化繁荣,唐宋八大家里六个宋朝大家,都出现在仁宗时期。

也幸亏苏辙生活在仁宗时期,换个朝代,比如所谓的“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苏辙敢那样写皇帝,早就被凌迟处死,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了。

别说清朝,就是同样的宋朝,到了宋神宗时期,就远不如仁宗那么仁慈,“乌台诗案”苏轼因言获罪,要不是众多朝廷元老力保,加上政治对手王安石不计前嫌,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侥幸逃过一死。

所以说,在封建社会,大臣敢不敢说话,话说到哪种程度,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皇帝,有多大的肚量,有多深的涵养,有多宽的胸怀,有多高的境界。

久居官场的苏辙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特别是经历了自己因反对变法连遭贬谪,以及哥哥因言获罪之后,苏辙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锋芒,像一块久经风雨磨砺的石头,逐渐变得圆滑起来。

董公平昔甚纵横,晚岁藏金欲避兵。

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3岁。死后葬于河南郏县西北小峨眉山下,与父亲苏洵的衣冠冢和哥哥苏轼墓相邻,现合称“三苏园”。

后世有楹联赞苏氏父子曰:

上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下联: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 End -

编      辑:小   丽

图      片:Elia Colombo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