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师为您解读药敏报告

 天植67f4hhwk81 2022-10-1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临床上医师面对药敏结果,经常有以下苦恼:

①医院有的品种不做药敏实验,反而医院没有的品种做药敏实验?

1.一些菌株存在天然耐药(见附录);

2.药物敏感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见附录);

3.细菌全自动分析仪的药敏组合是固定的。

②为什么有的药敏报告药物种类多,有的药敏报告种类少?

报告的药物种类由菌属种类决定,目前国内多采取的是美国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执行标准》,如铜绿假单胞菌报告的药物种类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物种类少。

③药敏报告显示敏感的药物,而临床治疗无效?

1.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菌或定植菌);

2.细菌本身产生诱导耐药机制或生物被膜;

3.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

4.药敏试验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需要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


药敏试验


药师与您一起学习怎样解读药敏报告,首先我们要了解药敏报告中的常见方法和手段。

药敏试验(AST):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便于临床合理选用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常见的有KB法MIC法

KB法:指纸片扩散法,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在药物扩散的同时,会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抗菌药物抑菌圈的直径(KB值)可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测定不同抗菌药物的KB值,根据CLSI标准敏感和耐药折点判断药物对测试菌株的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抑菌浓度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药敏报告中常见关键词:

敏感(S):表示被测抗菌药物普通剂量在体内达到的浓度大于被测定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治疗有效。

耐药(R):表示被测抗菌药物最大剂量在体内浓度小于被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即使用大剂量该抗菌药物治疗仍无效。

中介(I):表示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区域,需加大剂量使用才可能有效。

剂量依赖性敏感(SDD):表示分离株的敏感性依赖于对患者的用药方案。对于结果在SDD范围内的分离株,可采用大剂量或增加用药频次使药物暴露高于以前常用敏感折点的剂量。

非敏感(NS):针对的是只有敏感判读标准的细菌,因为未发现或罕见耐药菌株。当分离株的MIC高于敏感折点或抑菌圈直径小于敏感折点时,则报告为非敏感。

多重耐药细MDR多重耐药细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分类的3类或以上耐药。

广泛耐药细菌(XDR广泛耐药细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全耐药细菌(PDR全耐药细菌指对所有分类的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包括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类和利奈唑胺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

图片

图片

图片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天然耐药:又称固然耐药,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获得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可因不再接触抗菌药物而消失,也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有耐药。

临床中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机制

灭活酶

β-内酰胺酶、钝化酶和修饰酶

专一性

靶位改变

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DNA解旋酶、DNA拓扑异构酶Ⅳ

膜通透性下降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膜孔通道蛋白丢失

广泛性

外排系统

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

临床中常见的细菌耐药表型

耐药表型

耐药机制

药敏报告中常见表型

靶点变换

(PBP2a)

金葡菌由mecA基因介导产生PBP2a,与常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结合能力下降对所有β-内酰胺类耐药。

苯唑西林(头孢西丁) R

膜孔蛋白丢失

(OprD2)

铜绿假单胞菌的OprD2基因缺失或降低→使碳青霉烯类药物不能进入细菌体内,导致耐药。但有可能对其他β-内酰胺类依然敏感。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R
其他β-内酰类 S

β-内酰胺酶

水解青霉素类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去活性→导致耐药。G+和G-菌均可产生。

青霉素 R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去活性→导致耐药。主要由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奇异变形杆菌产生,多数可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他唑巴坦>舒巴坦)所抑制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R

头孢菌素酶

(AmpC)

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在自然状态下细菌产酶量很少,但某些细菌如阴沟肠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等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和克拉维酸)的作用下可大量诱导AmpC酶的产生,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但对四代头孢菌素敏感且不被酶抑制剂所抑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R
头孢哌酮舒巴坦 R
头孢吡肟 S

碳青霉烯酶

常由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等产生,能够水解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常见包括KPC、NDM、OXA-48、IMP等类型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R


不同菌属的药敏解读


图片

图片

附录:

临床常见细菌天然耐药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药敏试验中测定药物可预测抗菌药物种类

试验药物

菌种

可被推测的抗菌药物

苯唑西林/头孢西丁耐药

葡萄球菌属

所有β-内酰胺类,包括酶抑制剂复合剂和碳青霉烯类均耐药

红霉素敏感和耐药

链球菌属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敏感和耐药

氨苄西林敏感

肠球菌属

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及其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敏感

氨苄西林敏感和耐药

所有均属

阿莫西林、巴氨西林、海他西林敏感和耐药

青霉素敏感

葡萄球菌属

淋病奈瑟菌

所有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敏感

青霉素敏感

肠球菌属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及其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敏感

头孢噻吩敏感和耐药

肠杆菌科

头孢匹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克罗、头孢羟氨苄敏感和耐药

头孢噻吩/头孢唑林敏感

肠杆菌科

所有头孢类均敏感

萘啶酸耐药

肠杆菌科

所有喹诺酮类耐药

磺胺异噁唑敏感和耐药

所有均属

所有磺胺类敏感和耐药

四环素敏感

所有菌属

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