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明金:九里山随笔

 新用户82177594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作者简介

#

李明金,网名篱边问菊,徐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理事。


九里山随笔

  徐州属丘陵地带,市区周围群山环抱,地质上属于徐宿弧形断褶带的一部分。但是,山体都不是很高,最高峰为贾汪区内的大洞山,海拔高度361米。九里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西北部,古黄河北岸。是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由十多座山峰连起来的山体,主峰高173米,东西连绵起伏约九华里,故被称为“九里山”。九里山群峰起伏,巉岩峭壁,峰峦竞秀,是徐州北部的天然屏障,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曾在此多次大战,唐末朱温、宋金更迭、元代芝麻李起义、明初朱棣南伐、北洋混战,以致淮海战役等都在九里山上留下了战争痕迹,史料记载徐州战事不下于400余次,其中大部分皆与九里山有关。至今山上还留有当年樊哙伏兵插旗处,遗有阻击石墙、碉堡、瞭望塔等。《水浒传》第4回写有民谣唱到:“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施耐庵借宋人的嘴描绘出九里山的战争遗存,也说明历朝历代都没有忘记九里山饱经过的、残酷的战争洗礼。断壁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九里山古战场”六个大字,鲜红的色彩很远就能看到,仿佛在提醒来者给予脚下的这片山峦应有的尊重。

  我是在十岁那年随家人迁居九里山下的,在九里山西端的山脚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生活。05年起,又在山下办厂创业,风风雨雨十几年直到退休前夕才回到原单位。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九里山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随着徐州经济建设的腾飞,九里山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上绿树成林、植被葱郁,寺庙晨钟暮鼓、香火旺盛,山下路架伸延、高铁飞驰,周围高楼拔起、红砖绿瓦,水平湖净,人们安居乐业,一幅太平盛世图画!但儿时的记忆、故乡的容颜都印刻在脑海里,时不时往日的烟云便凝聚成一滴滴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一幕幕鲜活的映像。

  出铜沛路口,陇海铁路立交桥北,原先是铜山县石灰厂。现在的襄王路口汉阙一带都是石灰厂的石塘,再往右不远就是徐州市采石场的位置,当时采石场还有专用铁路线。这两家建筑材料厂的生产开发对九里山山体造成了不可复原的破坏。记得每天十二点,两场会准时响起金属哨声,然后山上便会传来轰轰隆隆震天动地的炮声,耳边有岩石跌落滚动的声响,眼前也有飞石砸在地面、屋顶的惊险。届时,工人和行人只能就近入房躲避,不能进行户外活动。过去,石灰是泥墙、粉刷不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计划经济时期,石灰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物资。好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这两家厂子已经被撤销很多年了,政府也做了大量的恢复工作,九里山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我的记忆中,九里山上没有几棵树,光秃秃的。由于小学校建在山北,我们山南的孩子上学,不是步行山脚下的村道就是翻山抄近路。山上尽是突兀的岩体和风化的碎石,再就是处处茂盛的山草。山上没树,目光便没有遮挡,那时坐在山顶,眼睛能望得很远很远。例如,能看见陇海铁路上的火车,拖着长长的白色烟雾驶向远方。甚至能看见前方夹河寨车站的火车,慢慢地由小到大、由远而近地开过来,经过或停在眼皮子底下的九里山车站。往南能清楚地看见卧牛矿的井架,往北一直能望到庞庄矿北。

  其实,解放后徐州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由于九里山能够养活树木的土质少,没有水,加上缺少后期管理,基本上是处于年年种,年年养不活的循环中。我上小学时,每年春天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上山植树,我参加过几次,就在白云洞周围。所谓植树就是用洋镐在有土的地方或大些的石缝里刨个坑,把树苗栽进去,埋好后浇两勺从山下抬上来的水,完事。只要不下雨,时间不长,树苗就旱死了。不旱死,土层太薄营养跟不上,也活不成。现在的九里山绿树成林是进入八十年代,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实施荒山绿化的结果。在造林时,许多地方不得不凿石开洞,背土上山,并引水上山浇灌得来的成果。造林之艰辛,可见一斑。

  九里山有两处相隔不远的寺庙,一是襄王路边刘窝团山上的白云寺,一是平山堂口的平山寺,两者之间就隔着一座山。这两座寺庙有相当近的历史渊源,白云寺曾长期作为平山寺的下院。两寺都起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这是得益于唐初尉迟敬德曾任徐州水道管理,当时奉旨在徐州一带修建不少寺庙所致。两者都经历了历史变迁的沧桑,白云寺经过日本鬼子的战火洗劫所剩无几,白云洞被日军用来安放军火,最后在文革中被破四旧拆除的一干二净。我在山下上学的时候,没有寺的踪影,所以没有印象。现在的白云寺是1994年以后的重建。平山寺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占用,也没有逃脱被破坏的命运,只剩下残垣断壁。九里山南原先是国民党的飞机场,徐州解放被接管后作为部队航校,平山寺有驻军保护南面的油库,直到军转民后才恢复寺庙的功能。

  白云洞是苏北地区极为罕见的地质奇观,为一大型石灰岩溶洞,有着千万年的成长历史。相传古时每逢春夏之交,清晨常有白云从洞内冉冉升起,慢慢飘向西南空中。小时候就听说,白云洞里有两条流动的河,跨过第二道河的人,没有回来的。前些年,在开发挖掘白云洞时曾发掘出不少的动物骨骼化石,有些动物已经在徐州地区灭绝。

 如果把九里山比作一条长龙,那么苏山头就是这条龙的龙头,自然是风水宝地。我们家刚搬过来就租住在山脚下的一所靠近徐沛公路、石头砌起的民房里。那时,上学放学都经常翻山而过。徐州的山多有汉墓,九里山也不例外。记得我们家后面还有几户人家,最后一家的院子上方的崖壁上就露出一块长方形的大石板,石板上有明显的凿刻条纹。那是我们搬来前不久,在采石过程中发现并完成发掘的汉墓。


  听说这座貌不惊人的石坑曾出土了王侯级别的银镂玉衣。1975年夏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大孤山开石塘时也开出来一座古墓,我和小伙伴一起去看过,两个墓坑,没揭开盖的那个坑里通过洞口往里能看到一个闪着绿光的玉器。想不到的是,几年后,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小龟山,竟然开采出来一座工程宏伟、震惊世界的楚王陵。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小时候几乎天天走的苏山头前头的最高处,在2002年也发掘出四座汉墓。这几座汉墓藏得真够意思,你说它神秘吧,它就在你的眼前、脚下;你说它不神秘吧,可它两千多年来为人所无视,没有人想到那个地方居然还深藏着古墓。墓均为石坑竖穴,结合出土文物被认定为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团山背后的山凹里,有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墓,立有明代石碑一通。只是由于在刘窝村后的偏僻处,很少有游人前去。以前,九里山周围的老百姓都可以在山上挖坑埋人,现在不行了,建立风景区后不再被允许。

 九里山风光旖旎,人文历史厚重。它目睹了人类进化的历程,见证了古城徐州、故黄河的更迭兴衰并荣辱与共,是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一部分。与它相比,人不过是浩瀚宇宙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只有把灵魂无限地紧紧贴近它,才能感受到它的伟大和从容。






谢谢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