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同安:厦门历史文化根源地

 大量玄玄馆 2022-10-14 发布于福建

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现场,孩子朗诵《朱子之歌——朱子家训》。(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拍摄于1981年的县城三秀路。

同安县(928—1997)老地图。

文/本报记者 陈  冬

通讯员 刘昌厚

图/资料图(除署名外)

今年78岁的颜立水,堪称“同安文化符号”,尽管退休十多年,他依然不愿放下自己钟爱的地方文化工作。近日,记者来到颜立水家,了解关于老同安县的历史变迁故事,颜老很快地从书房搬出了数十本他的专著。每一本书,都是颜立水用坚守呵护同安文化的成果。

“除了在厦门大学上学,其余时间我都在同安,这里的每一方土地,我都很熟悉。”在颜立水看来,古城同安,是厦门历史文化的根源地。这里曾商贾云集,历史的脚步留下了斑驳的印记。改革开放的浪潮,更是赋予同安由表及里的深刻改变,迎来了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广阔天地。

【历史悠久】许濙入闽形成 闽南文化雏形

2000多年前,闽越国反汉,汉武帝派左翊将军许濙平叛,驻师营城(今同安小西门),首次入闽并“永镇斯土”的中原汉人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文化以及“河洛话”(现称“闽南语”),这算是闽南文化的雏形,也由此揭开了同安文明史的序幕。对许濙将军颇有研究的许初水也是同安人,他在翻阅资料时发现,许濙带队入闽平越,在《同安志》《泉州志》《厦门志》及河南《回望颍川》中都有记载,而民间也有“许濙开疆二千载,朱熹过化八百年”的俚语流传。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晋安县(即今南安县)置同安县,“同安”得名始此。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即永丰、明盛、绥德、武德)置大同场(即同安县前身)。

公元933年,开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时升场为县,同安正式实施县治。其辖境包括今天的金门县、厦门市各区(海沧部分)及龙海市角美镇。元代为加强台湾海峡军事管理,设澎湖巡检司隶属同安县兼管台湾民政,台湾行政建制于是始。

公元1913年析同安县嘉禾里及翔风里的大小金门岛、大小嶝岛置思明县(今厦门市区),翌年又从思明县划出大小金门岛、大小嶝岛成立金门县。因此,金门乡亲称“同安母县”。

“未有厦门,先有同安”。今天的厦门市行政区域,正是从古同安发展而来。从公元933年至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同安县延续了1064年。

【名人辈出】 以苏颂、朱熹为代表留下厚重一笔

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古同安人)说:“吾乡山川磊落之气,代多伟人。”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古同安英贤竞立,名人辈出。

颜立水介绍,古同安历代文武进士达225人,虽然没有出过状元,但宋有榜眼刘逵、石起宗,清有榜眼廖金城;明有文探花林釬,清有武探花叶时茂。明代闽之文学,“尤以同安为最”;清代则“武功之盛为全省冠”。

一部民国版《同安县志》,就收录了670名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航运、文学、医药、金石、宗教等领域各领风骚的先贤事迹。他们或以理学名,或以风节胜,或以循吏传,或以廉能著,在岁月光阴里卓尔不群、遗世独立。

闽王竹林起兵,苏颂科技领世,朱子理学开宗,许獬人称才子,辜鸿铭有13个博士学衔,卢戆章拼音之父……历代先贤为同安璀璨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厚重的一笔。近年来,同安区多次举办苏颂文化节、开闽王文化节、朱子文化节等以名人为主题的文化节,弘扬先贤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同安丰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宋代儒学大家朱熹首仕同安期间,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最终成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成为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同安也因此被认为是闽学源头。

【文化基因】 可移动非遗与不可移动文物同样精彩

历史上,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开疆拓土,贩海垦山,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铸就了丰富的“文化基因”。

颜立水说,同安现存的文物古迹占据厦门的“半壁江山”,尤其同安旧城区的“紫禁城”,物质文化更加丰富和密集。据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统计,现在同安区境内复查和新发现的现存文物有467处,其中53处不可移动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已被列为省、市、县(区)文物保护单位。西安桥头迁到大轮山、梅山的宋代婆罗门佛石塔(两处)、汀溪宋代窑址、同安孔庙、苏颂故居芦山堂、同安古城墙遗址以及纪念施琅底定台湾的“绩光铜柱”坊,都属于省级文保单位。坑仔口清代龙窑则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在同安还现存有许多“涉金文物”,正是历史上金门与同安有着“无金不成银”“无金不成铜”的密切关系见证。

同安可移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富多彩,2009年,全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共查找、登记1067个,涉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手工技艺、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传统医药、乡规民约、家谱等16个项目,其中,厦金宋江阵、莲花褒歌、车鼓弄、汀溪珠光瓷制作技术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香港同安联谊会苏杨青在台北参加第九届世界同安联谊会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在我心里,故乡同安代表着一个古老文化和符号,代表着一个共同的根,在很多海外华侨的心中,同安就像一个令人骄傲的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