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洋葱阅读法》 我们已经完整讲述了快速阅读的整个流程。 第一步是提问,读书前要明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有没有了解过同类书,如果没有该怎么办?第二步是预习,从目录和序言中,让作者这个导游告诉我们这本书是怎么写的,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三步是扫读,快速翻阅,标记重点关键片段。第四步是重点去找和自己的问题有关联的部分,用九宫格来提取概念。最后一步,就是复习。那么如何用快速阅读来实现一天读完一本书呢?除了切重点的部分需要花费一些整块的时间,其他部分都可以用零碎的时间来完成。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一本书在早上完成提问和预习,中午进行扫读,晚上再用一个小时切重点,第二天早上完成一次复习。【what】 这则片段不仅告诉我们快速阅读的五个步骤,用口诀来讲就是“因概少切复” ,而且它还指导我们分配时间,来实现一天读完一本书。 【why】 现代社会信息量太大,知识更新太快,看书是一种知识更新最好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Ø 喜欢看书,但没有时间 Ø 喜欢看书,但是看书很慢 Ø 看书的时候老是抓不住重点 Ø 看完后很快就忘记书中的内容了 通过阅读这个片段,不仅可以解决阅读的痛点及纠正阅读的误区,而且还可收获快速阅读的方法,找到书中的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的效率。 【how】 那我们怎么进行快速阅读呢?快速阅读的步骤口诀就是“因概少切复”。 第一步,因-多提问追究原因:遵循“三层脑”理论,通过学习提问,让大脑对内容感兴趣,认为读的书与自身息息相关。在阅读之前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从书中获得什么,想通过读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
第四步,切--切重点:就是把我们扫读时标注的重点、关键字进行细读,可以通过拆书法RIA、九宫格、记结构化笔记等方式加强理解。就像我们找到感兴趣的旅游景观一定会好好参观一番,还有可能拍照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看。 第五步,复-复习:就是我们把好的章节、笔记再温固而知新一番。复习的意义不仅可增强我们大脑的记忆,,将短记忆变成长记忆,而且还要将其较好的知识践行起来,达到改变自己的知行合一的目的。 如何分配时间一天看完一本书? Ø 早上完成提问和预习,建议预习5分钟,提问15分钟。 Ø 中午进行扫读,建议10分钟。 Ø 晚上切重点,建议45分钟。 Ø 看完后,可以在第二天早上再复习一次,建议30分钟。 【where】 快速阅读法适合阅读新的书籍,快速排除不重要的内容,把一本书变薄。特别适合运用在自己入门的领域,如工具类、实用类图书。 如果需要精读的书,此方法并不适用,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锁定精读书籍。 这是我最早折书时,拆过的一个片段。但回过头来看,有些知识点我践行了,但有些没有践行。 因概少这一块,做得还行。 提问、带着问题来阅读,这个我践行得很好。我一般是遇到一些问题,想解决去找书。翻概要和扫读,知道这本书大致讲什么,确定是精读还是泛读,这块会做。 做得不好的是,切重要和复习。笔记总是记得零散,有时在石墨里做,有时在有道做。而且之前还用九宫格笔记来记书,后来不记了,连九宫格笔记表格都找不到了。 而且说实话,读后不复习,很多时候还是会记不住。我重新做了表格,希望自己把它用起来,按这个方法践行起来。 懂得了那么多道理过不好此生,是因为还是没有把道理践行的原因。我要多梳理一些过去好的方法,把它践行起来才是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