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冬不如补霜降!吃四样宝,养阳通脉络,预防“寒”病好过冬~

 推浪儿 2022-10-15 发布于福建

今天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它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这时气温骤降,早晚寒冷、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一些疾病极易复发。

所以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传统俗语有说“补冬不如补霜降”,足以看出这个节气对健康的影响。

那么,霜降应该如何养生?

养生先防病

1
肠胃疾病

胃怕凉,受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打断,加重了肠胃功能负担;再加上秋冬进补,人们喜食一些肥甘厚腻的食物,就导致了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图片

2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天气息息相关。大风、降温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道收缩;再加上不注意添加衣物、及时保暖,给各种细菌、病毒侵害人体制造了机会,导致感冒。一旦调理不当,还会诱发哮喘、慢性气管炎、咽炎等疾病。

3
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昼夜温差变大,人体血管受到冷刺激后会出现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在霜降前后,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绞痛、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等发病率开始上升。

建议有高血压史的人要加大测量血压的频率,监控血压变化;根据医生指导调整用药;及时增加衣被和保暖设施,防止受凉。

图片

一旦出现胸闷、头昏、嗜睡及一侧肢体麻木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4
关节炎

受寒受凉是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霜降时节,步入寒冬,低温会影响局部关节的血液循环,本身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本来就较弱,这样更是加重了关节受限或者僵硬的症状,长期下去,关节滑液分泌异常,加重关节损伤,从而诱发关节炎。

建议关节炎、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佩戴护膝、护肘来防止关节受凉,平常可以多晒太阳,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来维护关节健康。

补身吃什么

民间有语:“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吃什么好呢?

1鸭肉

鸭肉是霜降时节必吃的食物之一。中医看来,肉禽类食物多是温热性,但鸭肉性凉,能入脾经、肺经、肾经,可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水消,所以秋冬这种容易上火的季节,宜多吃鸭肉。

山药老鸭煲

食材:

鸭子1只、山药500克左右、葱、姜、八角、料酒、盐适量即可。

做法:

先将鸭子洗净剁块,山药去皮切块,姜切片,葱切段,鸭肉焯水后,冷水下锅煮,放入葱、姜、八角、料酒,约40分钟后,待汤表面浮出油花后,放入山药,煮至食材酥软,再加入盐调味即可。

鸭肉性凉,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秋季吃山药,益肺止咳、健脾养胃。二者搭配,还可降低胆固醇,是秋季进补的绝佳组合。

2山药

山药作为根茎类蔬菜,具有补中益气、补益脾胃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保护肠胃;山药中所含的淀粉消化酶是萝卜的3倍,能助消化防积食,滋养脾胃。

图片

而且山药热量低,每100克山药的热量仅有57kcal,可以代替部分主食,达到减肥的效果。

3柿子

民间有着“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

而且柿子营养丰富,胡萝卜素含量比秋天常见的其他水果都高,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 A,对维持视力有好处。

4萝卜

俗话说“秋冬萝卜赛人参”。秋季,人容易出现喉干咽痛、反复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的功效,将它与猪肉、羊肉一起炖着吃,效果更佳。

注意:白萝卜色白偏入肺经,可清肺热;青萝卜色青偏入肝经,可清肝火;胡萝卜不属于十字花科萝卜属,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萝卜。

常按“暖身穴”

到了秋冬,总有些人无论穿多少,手脚依然冰凉,怎么都捂不热,对于这种寒性体质,不妨常按这些“暖身穴”,以按摩的方式,促进气血流通。

1
阳池穴

阳池穴是人体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按摩,可以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有效达到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阳池穴位于手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刺激这一穴位,可使血运通畅,阳气运行周身,缓解寒冷。

图片

2
涌泉穴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而涌泉穴位于脚心部,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图片

下肢冷可按摩“涌泉穴”,以手掌快速搓揉脚心,每天早起和晚上临睡前,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达到暖身的目的。

3
足三里

养生必谈足三里,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图片

该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约一横指处。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的力度,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胀、发热的感觉。

4
关元穴

关元其实就是道家所讲的丹田部位,位于脐下3寸,四指相并就是3寸,四指相并,上沿紧挨着肚脐,下沿与肚脐相对的地方就是关元穴了。

图片

关元穴,为任脉腧穴,与肝、脾、肾三经交会,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只是关元穴下面没有骨头,所以按摩要以揉为主,把掌心放在上面,顺时针方向揉按

关元穴是一身元气之所在,常揉可以补肾固元防寒。但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按揉此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