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空间站上的不为人知的装置

 梦想童年594 2022-10-15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空间站核心舱

什么小编数学不好,只有5台!

你仔细看,有一个是横着放置的。

什么,看不清?

再来一张细节图!

文章图片2

控制力矩陀螺

有点眉目了吗?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控制力矩陀螺。

它是空间站的稳定运行的强性能“神器”,或者说是航天器姿态控制的惯性执行部件。

它通过高速旋转的飞轮获得角动量,并通过改变角动量的方向来对外输出力矩。

有个形象的例子,估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的玩具——陀螺

文章图片3

其实,航天器控制控制姿态也还有别的办法,例如:通过RCS姿态控制动力系统(Reaction control system)进行姿态调整。

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RCS消耗推进剂,效费比极低,不适用于大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

翻译一下就是,效率低能力差!

文章图片4

有人会问,空间站飞的好好的,为啥要“动”?

其实,空间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其姿态受地球高层大气、太阳电磁辐射、引力场等多种因素影响会有所变化,搭载的多项载荷也都有特定的指向需求,尤其是大型柔性太阳翼有动态对日定向要求。

文章图片5

这个巨型的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不停的调整姿势,对准太阳,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电力。否则,三个人的生活,以及众多的科学仪器,甚至维持生命的设备都需要电力维持运转。

文章图片6

200Nms控制力矩陀螺

我国第一台上天的是200Nms(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

2011年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一号上配置了6台这样的力矩陀螺,其在轨应用成为我国空间机电部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此时,据项目开始预研已经过去了23年,经历了3代人。

自天宫一号后,科研团队陆续研发出了角动量范围覆盖0.1Nms到1500Nms的产品,形成了满足我国各类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与姿态控制需求的全系列控制力矩陀螺产品型谱。

较第一代产品,新研制的控制力矩陀螺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可满足我国当前各类空间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要求。

而空间站任务对控制力矩陀螺的要求,又提到了新的高度。

要同时适应舱内、舱外两种工作环境,此外,还需具备在轨更换能力。

极大的温差和真空度变化等因素给产品关键部位润滑和整机散热问题带来了很大挑战,特别是针对舱外200多度的温差,研制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热控设计,同时对舱内产品开展减振降噪工作,以符合舱内噪声指标要求。

文章图片7

关注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朋友,想必都见过这个画面,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设置控制力矩陀螺。

现阶段,我们空间站的两舱构型中,已经有“6+6”的控制力矩陀螺配置。其中有6台已安装在核心舱大柱段与小柱段连接锥面外壁上,另外6台则将安装在问天实验舱。

据研发该设备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介绍,多个控制力矩陀螺的联合使用,足以助力空间站“坐如钟、行如风”,将助力载人航天工程的稳步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