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城文苑】李守云:有这样一群人

 砚城文苑 2022-10-16 发布于山西

两个年龄加起来近二百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互搀着在街上蹓跶。来到三下乡农超商品车旁,车上的货物琳琅满目,吃的,用的,乡下需要的物品都有。

老大爷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二十元钱,老奶奶要给老爷爷买一双鞋,他的鞋已经破烂不堪,老爷爷却要给老奶奶买一斤老奶奶喜欢吃的肉,两个人推推搡搡,互不相让,场面让好多人感动,让好多人流泪。

接下来,卖货小伙子的行动,更让人感动不已,他给了老爷爷一双二十多元的黄球鞋,又给老爷爷割了四五斤肉,并咛嘱二位老人走路慢点,街上的行人都对小伙子的行为纷纷赞叹,竖起了大拇指。

二位老人相濡以沬,风风雨雨几十年,肝胆相照,的确让人感动,然而小伙子的举动,更让人敬佩不已。


不妨往远里说一说。

一九四四年,陕西米脂县遭灾,灾民四处流浪,来到我们这地方落户的有五六户,五寨黄土坡乡峰子头村的石栓一家,杨大丕一家,岢岚安吉村的刘同(我后爷爷)一家,五寨海子界的王九弟兄二人。

王九的弟弟王兴卫,海子界生存不了,又给黄土坡旦沟梁一家姓杜的为了儿,更名为杜兴卫。后杜家老人下世后,又随哥哥王九小落户我村。年青时娶了几天五寨孙家坪村的一位寡妇,带的两个孩子,没有几年功夫,他养活不了人家,这个寡妇带着孩子走了。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寡妇的儿子长大,也娶妻生子。一天,来到我村,找到了曾是他们的“继父”杜兴卫,并把杜兴卫老人接到他们住的孙家坪村,养老送终。和村里人说的一句话,至今让我村大人,小孩回想起来,感动不已。

“过去穷,继父把我们接来海子界,糊糊拌汤养活了我们几年,饭锅里煮几块山药,也是捞给我们弟兄吃,他喝一点汤汤,虽则穷,他给了我们无尽的爱,让我们不至于在那几年流落街头饿死,我们不能忘本啊!”

一句“不要得理不让人”,是海子界李春艳老爷爷教育后代的至理名言,几十年过去了,这句话成了海子界五百多口人的“座佑铭”,说话,办事,都以这句话为准则。

“小脚”有恒奶奶,村中的大小事情,是是非非,只要她出面,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被那时的公社领导誉为小脚“和事佬”,谁家夫妻吵架,谁家分家不匀,谁和谁有矛盾,老人家一句“哼,不要想怎了”,都成了切了头的苍蝇,哑雀无声了。

老人家略懂医道,孩子们的“马牙粉”“四六风”,稍微的头昏脑涨,老人家手到病除,而且随叫随到,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刮风下雨,也不分贫穷还是富有,更不分本村还是邻村,哪里有病人哪里就她的身影。


那时的村里没有象样的相谢之物,人们给她几碗小米,几颗鸡旦,老人家一概不收。村里人把老人家如同供奉“神仙”一般尊敬。每年的正头上月,邀请老人家到家做客,排不上队就是最好的佐证。老人家的威望就象皇上的“圣旨”,不得不让人佩服,不得不让人“低头,屈服”,村里常常是一派和顺,祥和景象,人人笑逐颜开。

侍候了三十八年神经疯娘的孝子李月生,更是全村,全乡,乃至全县孝子的榜样。为了疯疯巅巅的老娘,妻子忍受不了生活的重压,离婚给她丢下了糨褓中的儿子;还有幼小的弟弟,两个妹妹需照顾,这些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最后忍痛将糨褓中的三妹送人。

他本来有大好的前途,在村任过会计,当过支书,在公社也是历届模范党员,可家庭的变故,让他的希望破灭。但他没有消沉,毅然挑起了家里的重挑,是“责任”让他承担了这一切。

三十八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苦累与压抑。每天天不亮,就要给一家人做早饭,给儿子和母亲清理大小便,给二弟准备上学的书包……上午,把母亲抱在包着破子的小平车上,身上还得背着儿子去地里,准备母亲的干粮和儿子的奶瓶,风里来,雨里去,三十八年,他不知道孝怎么写,只知道“有责任”,也有“义务,才能让这个家延续下去。

当母亲去世的时侯,挺了三十八年的汉子,终于放开声音大哭了一场。给他老娘送行的队伍,有村里的,外村的,有公社的领导,有县上的下乡干部,都想为让坚守三十八年的孝子做点事,都想让坚守三十八年的孝子压抑的心情有所缓解,有所释放。都想让这孝心在全村,全乡,乃至全县发杨广大。

城中淘金的海子界村李福希,界牌村张存文,是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两位孝子,他们不仅对于自己的亲身父母孝,而且对他们的继父,继母同样有着亲人般的孝,这种孝给子孙后代做了榜样,让人们在十里八村传诵着好人李福希,就连教育孩子的家长嘴里也说:看看人家二有栓(张存文乳名)。

李福希母亲走后,留下继父,他把继父三个儿女和他的两个妹妹叫在一起,“叔叔,您侍候了我妈二十多年,您是有功之人,我给您叩头了,您和我妈辛苦攒下的两万钱留给您,您得生活。以后的生活,我们姐弟六人都在,您愿意跟谁一起生活,您决定”,继父被福希的举动感动的唏哩哗啦,当场决定,与福希共同生活,还跟福希一起。有着自己的亲生儿女不跟,要跟毫无血缘关糸的继子生活,福希的人格昧力有多大!


进城后,福希给继父找了个看门房的工作,又给孤独的继父打听了个老伴,照顾继父的生活。这个老伴又有儿女姊妹仨,每当节日,福希又将姊妹九人聚到一起,和老人共享团园。在村的几个姊妹也将自己家种的豆角,西红柿,玉米等农家有的东西,下的鸡旦,进城里送给福希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哥,不同血缘关系的九姊妹亲如一家,共享福乐,一万多人的百梦园,传诵着好人李福希。

界牌的张存文,父亲晚年,孤寡一人,跟上自己进城,和自己,儿女一起生活,父亲不习惯,儿女又不听话,怕父亲老年生活有诸多不便。给父亲又找了个老伴,照顾父亲,没几年,父亲去世。留下老伴,存文对这个继母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时存文住在县城,每次乡里开会,或路过,或专门,不管多晚,天气如何,都要回界牌村看看老人,对老人嘘寒问暖,送些吃的,用的。历经数年,一直至终,让老人安然离世。

本来这个老人有儿有女,但他们不尽义务,不闻不问,又是存文风风光光安排了老人,让老人走的坦然。县城西北,西南二十几个村子,都有二有拴(张存文乳名)的美名,教育孩子的口头禅也是:看看人家二有栓!

有这样一群人,令人佩服!

 



李守云

REMEMBER
山西省五寨县孙家坪乡海子界村人,高中学历,喜欢文学。现任浙江东阳建工驻太原分公司总库管。
支持 
编审  徐茂(15698667183) 
邮箱 maoyongjun6876@163.com
山西·五寨 YANCHENGWENYUAN·20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