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青年学生在一起可以永葆青春——优秀学工领导成长记2(学生作业4)

 幸福萌爸 2022-10-17 发布于江苏

题记


一、前言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绝不是靠一张铁青的脸、一个玄机重重的头脑,而是靠知识与经验造就的实力、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的心肠、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德高望重的威信。”国庆假期前,管理学概论课程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采访一位管理者。这正好激起了我的兴趣,身边那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从来没有想过去采访采访他们,请教请教经验,趁着假期时间,约到了我们学校的一位副书记。通过此次采访,使我受益匪浅,对“管理”这一名词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采访内容

(1)采访对象基本情况

采访时间:2022年10月5日

采访方式:面对面交流

采访人简要:高校管理 学生统筹管理

(2)采访记录

Q1:听说您之前是学医的,为什么现在从事管理方面工作呀?

A1:当时大学专业是医学,毕业留校当了辅导员。01年,那时候可以本科留校工作,之后就从事了学生管理岗位。在我们院校,也是需要一些医学背景的老师的。

Q2:为什么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您会填报医学呀?

A2:当时高考填志愿之前一个月有点落枕,去中医院进行针灸治疗的,感觉效果不错,当时对中医药院校不太了解,填志愿的时候看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次文理兼收,我是学文科的,于是就填报了我们学校。

Q3:您会后悔或遗憾没有成为一名医生吗?

A3:我在职之后读研了,研究方向是中医外科学皮肤病方向,同时也考取了职业医师资格证的。日常我比较喜欢学习考证,我考取了高校教师资格证、职业医师资格证、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等等,考取了很多和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证书。

    读研之后,我也上了临床,会跟老师抄方、收集病例等等,近期做得比较少。我暑假还将方剂的方歌重新抄写温习了一遍,还是很有收获的。也建议你,可以学习一点中医、医学方面的选修课,多方面发展,以后卫生事业管理也会涉及到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多了解一些中医的诊疗,辩证方法。

    我还没有怎么后悔过呢,因为现在身处在医学院校里面,在一临、针推、护理都扭转过,与医学生在一起,如果你不知道医学生的成长经历,你也会很难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学习的过程,比如见习实习,在不同阶段课程学习的交叉,以及学生的认识因为有相同的经历,所以很更能很好的理解他们。比如我在卫管院,就要了解管理专业方面的东西,我经常会看看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专业的课程、模块、方向。我认为管理的学习需要有学科的交叉,让自己的知识面更为广泛,展现专业的专业性和特色。

Q4:您在学校主要负责什么?

A4:我主要负责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我们学校学生管理的架构是,在学校里有学生处统管各个学院的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学院层面,有学工办,我主要对接的就是学工办的老师们,进行一个统筹管理。日常管理工作如每日的疫情管理、查寝、核酸检测、请假等等,以及奖贷助困补,评奖评优,招生,就业,团学,学工办的老师各司其职,有个人都有专块形的工作、管理每个老师的所带的班级。现在我们学校对班级配有两位老师,辅导员和学业指导老师,辅导员管理班级,学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学习上的指导。统筹整个卫管院整个本科生的相关事务。培养优秀学生,关照存在心理问题,及时因对突发状况。

Q5:您有遇到一些棘手的管理问题吗?

A5:现在管理流程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同时我们学校配套的一些设施,安全保卫、心理教育咨询比较完善,网格化管理,管理问题提前,保持信息的通畅,及时应对。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联动机制,各个部门可以共同协调,进行参与和管理。分级的管理。其实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Q6:大学相对于初中高中来说叛逆学生会少吗?

A6:有也会有的,都会在的,但不是主流,就像是正态分布,一头一尾相对较少。

Q7:这方面学生你会管理什么采取措施?

A7:首先,辅导员和学业指导老师可以先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我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今年打算实施家校联动,要求所有的辅导员及时和没有及格的学生家长沟通,因为现在好多大学生只报喜不报忧,学生毕业之后家长都不知道学生挂科情况,不太了解孩子情况。家校联通,共同来帮助学生自己来认识:大学是你自己的,这是你自己的学习。今年主要抓学风建设,因为我们院有些专业认同感不是很强,从每年转专业都可以看的出来,今年还算可以,也有别的专业的优秀学生转到我们专业来了。

Q8:您喜欢现在的这份管理工作吗?

A8:我还是蛮喜欢的。我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很“显年轻”,很有成就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也遇到过教育不能改变的特例,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育人的途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着这份工作保有着热情。

    教学相长,在看到一些优秀学子时,我也会学到一些东西,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启迪,我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超越自己,这也让我很骄傲。能够给别人带来成长,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醒自己学习。我特别赏识那种有才华、有闯劲、有想法、有梦想的同学。这让我想起来在护理的一个学生,她现在已经定居德国了,当时刚来的时候她的家庭很困难,给我写了一封信,当时给她进行了一些补助。当时她还竞选护理学院的干部,设计了护理学院的院会,那个时候护理学院刚成立,参与了很多工作。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在她身上发生,从家境不好,之后去了上海,又去了德国读硕士、博士,见证很多人成长奋斗的经历。

      我也看到了很多跨界的学生,感受到了每个人的潜能还是蛮大的。同时也可以对社会产生一点帮助,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很复杂,每个人都比较功利,功利心比较多,学生在一起也是一样,我认为学生学习上就应该互相竞争,生活上就应该互相关心,相互友善的相处在一起。现在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比如创新创业、文艺文体等等,都希望大家全方面的发展,大学可以给你提供舞台,去帮助你,激发你,推你一把。虽然结果可能不太理想,但是对于学生个人来说,过程一定会收获很多很多。我特别看中过程的历练,他在某个阶段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有收获,即使你很平庸,但是我相信在过程中你一定可以学到很多很多。

     我想起我们在毕业座谈会的时候,有一个药管的班长向我吐槽小组作业,每次作为组长时总会付出很多,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以后你自己一定会感谢在大学的自己。你作为一个小组长,一个小管理者,你应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同时你也该感谢这种小组合作对你的历练,同时你的管理能力也会在规划中有所突破。我从小到大都担任学生骨干,为班级为集体做贡献,做很多个人的牺牲,可以培养个人更大的格局、大局观以及应对问题的担当,这种收获还是自己的。在服务中成长,在过程中成长,就像你在创新创业比赛中一样,收获很多。

Q9:管理中最难的是什么?

A9:我认为管理中最难的是人,因为人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年龄等因素而发生改变。事情并不是很困难,能把人管理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弥补每个人的不足之处,能够更加和谐在一起组织好团队,共同去面对问题。大家有共同的愿景和方向是最重要的,大家可以齐心协力,我相信办法永远总比困难多,因为现在不确定因素很多,变化和挑战也很多,有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学习的,但是人的这一块要求你要有综合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以及能够把大家的思想一致性,这还是蛮重要的。

Q10:您觉得是真正的管理是什么?

A10:以德服人,以真正的管理去服人。真正的管理,要有顶层设计,科学的架构,分工协调,保持沟通的通常下,形成管理的闭环,遇到问题总是反思和总结,不断的去完善。

   我最近几年认识比较深刻的是,一个事情完结之后进行复盘,进行再思考,思考哪些做的好的地方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再去完善一下。我认为做的事情再好,也会有不足之处,尽量的去弥补改善不足之处,这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工作。我其实也没有系统学过管理,很多东西都是工作中的经验所谈,在工作中再去学习,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我一直认为这个是对的。

三、访谈总结

   通过此次采访,我了解了访谈对象的相关工作情况,通过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好的管理者绝不是靠一张铁青的脸、一个玄机重重的头脑,而是靠知识与经验造就的实力、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的心肠、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德高望重的威信。”这句话表明,管理者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管理者应该深入一线,与员工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访谈的整体氛围十分轻松愉快,也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对管理者的参访,让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自身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与动力。以下是我的采访收获和感受。

    首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并不是单单只擅长管理。就如书记所说,她认为的管理的学习要有学科的交叉,饱读诗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我们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我们学校的特色。平时我们可以通过选修课、社团培训或咨询相关专业的同学,对医学、中医学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结合我们自己的专业,使我们成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性人才。

    其次,真正的管理者应该先管理好自己,给他人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人。我认为管理好自己是管理的第一要务,只有我们管理好自身,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情绪、压力与习惯,合理运用碎片化时间,优化和管理我们自身,每一天超越自己。

     我很惊异,以为书记从事管理方面工作后就会放弃以前的梦想,没想到在职之后她还读了研究生,考了很多证书,在暑假还又抄写了一遍方歌。再联想大学生的暑假,每天早上从睁眼开始就离不开手机,日复一日,整个暑假就过去了。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虽然书记不是管理出身,但是通过学习加上实践,她成了我内心钦佩的管理者,整个学院的学生管理秩序井然。同时,管理应该不是形式上的空谈,当我们在管理工作时候,我们应该充分的了解员工的方方面面,方便我们后续开展更好的管理工作。

    再次,我也学到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及时复盘。我认为这不光适用于一些管理问题,更适用于我们自身。每次做完一件事情,及时复盘,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下次再遇到相似问题时,我们就有足够的经验与信心去应对和处理。暑假做了一份线上营销的工作,通过每天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我从方方面面收获了很多,向创业学长分享时,学长也提到,客观感受往往是不真实的,我们要学会复盘,化感受为经验,下次遇到的时候就可以以丰富的经验去面对。

    最后,多做贡献才能培养出大格局。我对书记所说的小组作业深有体会,每次到小组作业后,分组后群里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冒泡了,当有人按耐不住时,他就自动成为了小组的组长,开始负责整个小组作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虽然每次做的东西都很多,从分配任务、照顾小组成员的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等等,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管理呢?从小组开始管理,就像书记所说,我们现在可能会厌烦一些小组讨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个经历,虽然要自己做出些牺牲,但多做贡献会让我们有所收获,就像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事,做多了慢慢就成为了自己的经验,让我们更轻松的面对往后的一些问题。就像是“一万小时定律”一样,慢慢努力,慢慢积累,我们一定可以成为行业精英!

    通过这次难忘的采访,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有自身学习的经验。这些所学也许不是立刻就在我的成绩单上显现出来的,但是我相信它将会给我今后人生的选择、定位、思想指导等等很多方面以积极的影响,并已经、正在、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