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添加剂我们到底能不能吃?

 蓝弧营养师 2022-10-17 发布于福建

含有添加剂的食品能吃吗?

很多人可能会想,那既然“符合国家标准”,应该是对健康没有坏处吧?

既然没有坏处,为什么也不能吃呢?

是的,既然符合国家标准,也建议能不吃就不吃。

原因说到底就是一个字:量。

一种产品里的添加剂没问题,但你能确保多种产品同时含有添加剂,每天都在吃的情况下还是没问题么?

酱油只是家里一种非常小的调味品,其它还有很多调味品,每天吃的还有零食、饮料、小吃、保健品、补充剂等等。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每天吃了多少,这些东西里面的添加剂加起来又有多少呢?

酱油里的添加剂确实不多,你的肝脏完全可以处理得过来,但如果你同时又吃了饼干,又去外面喝奶茶买饮料,又每天吃外卖.....

这时候肝脏的代谢能力,真的能处理了么?

添加剂的危害有什么?

添加剂的危害,官方会说添加量非常少,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那现在我们说的是长期每天摄入来自各方面的添加剂的时候会怎么样的呢。

除了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更重要的是还有来自自由基的伤害。

由于很多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的,这些化学类的物质不被我们人体熟悉,会被当作“异物”而受到攻击。

大概过程就是这些人工化合物进入人体,人体白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超氧自由基,从而对这些基因不认识的异物发起攻击。

这种原本是人体出于自我保护产生的反应,但是自由基的产生有个惯性,一量产生就会有大量,在消灭异物的同时也伤害了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自我损伤严重。

这些过程肉眼是看不出来,检测更测不出来的。

甚至即使吃很多年也不一定有感觉,但谁也不能保证,它会不会有一天成为发生严重疾病的导火索。

现实生活的有些添加剂,确实是避免不了,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

能避免多少就避免多少。

我们自己打版生产的蓝觅营养素,就是不会有什么添加剂的(除非是非常必要的添加),并不是添加剂完全不能吃,而是我们坚持不让大家的肝脏再多一重伤害。

(打开下载原图放大可看到配料)

尤其是给宝宝们吃,宝宝本来肝脏功能就很弱,很难代谢这些“人工的化学物质”,当然是能避免就避免。

俗话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都知道压死骆驼的并不是那根稻草,而是日积月累的伤害,。

同理,添加剂少量是没问题,可长期大量积累的增加,就很可能压垮我们的健康。

如何识别出食品添加剂?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注意,食品添加剂分天然来源和化工合成的,我们一般是不建议吃太多化工合成的,对于天然来源的添加剂,在必要的情况下是没啥问题的。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呢?

1、漂白剂

常见种类:亚硫酸盐类、过氧化氢(H2O2),为了不让食物发黄而添加的化学物质,也有防腐的作用。

2、抗氧化剂

常见种类:柠檬酸异内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用于防止食物成分被过分氧化

3、增稠剂

常见种类: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常用于酸奶、奶酪、加工燕窝银耳等。

4、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山梨糖醇、木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苷、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

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等。其中甜蜜素在欧美一些国家是禁用的。

5、香精香料

常见种类: 分为天然香精和化学合成香精

天然香料一般是植物的花、果、叶等提取制成的。

而合成的香料就非常的多了,法规允许使用的就有1800多种,安全性很难一一说明。

6、护色剂

常见种类:硝酸盐、亚硝酸盐。

可用于腌肉、火腿、午餐肉、腊肠等肉类腊味食品,使其颜色鲜艳好看,很多零食里也常见到它们的身影。

亚硝酸盐是添加剂中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有剧毒,过量会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使身体组织缺氧,它的致癌性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7、防腐剂

常见种类: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柠檬酸钠、二氧化硫等。

广泛用于果酱、蜜饯,碳酸饮料、果汁等饮料,酱油、酱料等调味品。

防腐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抑菌。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果汁等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限。

大部分液体营养素里也都有它们的身影。

危害也很明显,由于其抑菌作用也会杀死肠道内的有益菌,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引发肠道问题。

8、着色剂(色素)

也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天然色素:红曲、叶绿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姜黄色、焦糖色素等。

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靛蓝、亮蓝、二氧化钛。

9、增味剂

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类、水解动物蛋白等等。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在配料表中常见到的,还有很多:稳定剂、乳化剂、膨松剂、助流剂、抗结剂等等。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2000多种,无法一一列明。

怎么样能快速辨别加添加剂呢?

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你去看配料表的时候,

那些看起来你不认识的、没听到的、没吃过的、拗口的、奇怪的、一看就像个化学名的,那基本就是化学的添加剂。

这样的名词越多,说明添加剂越多

举例说明:

这是一款vc咀嚼片,看它的配料。

排在第一位的白砂糖,是我们认识的,排在第二位的异麦芽酮糖醇,糖醇类也认识。

再后面那些,全部都是不认识的,拗口的对么,是的,全部都是化学类的添加剂,数一下,有14种。

这种添加剂太多了,肯定就是不一种好的选择了。

不过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哈。

有的营养素也是用的化学名字,但它不是化学添加剂。

虽然不是化学添加剂,但属于化学来源的营养素。

如下:

这是一款儿童多种维生素片,食品添加剂就有20多种。

大家主要是看看上面原料那部分,是不是看起来很多也是不认识的,比如核黄素、盐酸吡哆醇、氰钴胺、烟酰胺等等。

虽然都是不熟悉的,但不是化学添加剂,而是营养素的名字。

除了这种情况,其它的都符合以辨别原则。

大人吃的产品,有些添加剂我就不说了,

但是给宝宝吃的,希望大人要更谨慎。

宝宝们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更难处理这些化合物,伤害也更会翻倍。

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坚持做没有/少有添加剂的食品,更好的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