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次大迁徙的客家人,分别走向了哪里?

 哈哈狮的信箱 2022-10-17 发布于广东
关于客家人的迁徙次数的争论,大多数围绕着究竟五次还是六次。较多人接受的说法是1930年代的客学大师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提出的说法,客属民系自晋朝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


01
五胡十六国与衣冠南渡




第一次大规模迁徙发生在西晋永康元年,距今1700多年前的公元300年。晋惠帝司马衷其性鲁钝懦弱无为,非常信任又畏惧皇后,而皇后贾南风貌丑善妒,在晋惠帝继位后干政弄权,甚至还假造司马衷的诏书,谋害太子。在种种原因之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的“八王之乱”。

Image

当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此后中原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不堪战乱和奴役的汉人选择南渡,其中大部分为“衣冠士族”。这些人大多滞留在江淮地区,部分到达江西排湾等地。东晋王朝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安置他们,予以各种优待。

这股迁徙潮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近200万,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中国南方地区,史称“衣冠南渡”,也被称为是客家人的孕育期。


02
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


第一次大迁徙后他们度过了百年的安稳时光,而唐代“安史之乱”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曾有记载:上尝谓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只知搜刮民财,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

Image

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黄巢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而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

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西南和粤东北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不少避居于福建宁化石壁村。
唐宋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两节,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后裔代表都会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寻根问祖,祭拜祖辈,盛况空前。


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此次迁徙少数人远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人则留居福建汀州,以及赣州东南各地  。


03
从靖康之乱到元灭南宋


第三次迁徙在靖康之乱到元灭南宋期间。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金军大肆搜掠,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宋高宗选择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百万居民随高宗渡江南迁,另一部分不愿随高宗南渡,选择来到了大庾峪,到了南雄、韶州,或是路过洪、吉等州,最终来到了汀州定居,与拥有共同文化信仰的原南迁汉人融合在一起。

Image

之后元人入侵中原,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

到了南宋末期,元兵向南进逼,文天祥起兵抗元,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跟随文天祥来到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在闽赣附近与元军交战。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嘉应州松口镇8000子弟跟随文天祥抗元,据说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举族跟随文天祥抗元兵。

而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找寻一份安宁也跟随着向梅州、惠州一带迁徙,这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迁入的移民为客籍,从这以后,再迁入这里的入客籍的人大多以'客家人'自称。客家人从此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民系,并在之后不断发展壮大。




04
客家人的“西进运动”




客家第四次迁徙主要原因两点。
一是在明末清初,清军南下来到福建、广东一带时,客家一些有节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对清军,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

Image

二是人口的快速增长。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居处山多田少,已无法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向外发展。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再次迁徙,大量入川。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Image
图 | '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


05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

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由于广东地区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等原因,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而现在,客家人已经分布在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句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参考资料

《客家研究导论》

《客家源流考》

《客家史料汇篇》

《晋书》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史通》“邑里”篇

《唐代藩镇研究》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

《丰湖杂记》

《己亥杂诗》 其二十五

《成都通览》

《四川通志》

《读史方舆纪要》

《光绪广安州新志》

《四川历史旱灾表》

《成都通览》

《被遗忘的战争》

《近代史研究》

《太平天国军事史》

百度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