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

 刘正鸿的图书馆 2022-10-17 发布于黑龙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说明文始终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特征,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揣摩语言的精妙。

3.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说明文始终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苏州园林中包含的图画美,从中获得美的体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美在西湖,那苏州又是因什么被称为“天堂”呢?没错,就是苏州园林,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深情赞美,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是啊,“信有山林在市城”、“端知城市有山林”,看来文征明和乾隆皇帝虽身在苏州园林中,忘却了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片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二)学习字词:

想要游览苏州园林,咱们得先做好攻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到含有我们课后读读写写词汇的句子,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词语表达出来,等会我要看看同学们通过快速阅读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如何,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时间到,不知道同学们找的怎么样了,那老师先来说一个,比如“自出心裁”这个词语在文章第2自然段: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自出心裁,为游览者展现了一幅完美的画卷,哪位同学来接着尝试一下。(学习词语就要做到不仅了解含义还要会运用,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到位。)

(三)宏观感知:

我们的苏州园林之旅就要开始了,请同学们拿好笔,刚刚在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句子是叶圣陶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第二自然段(你来把它大声的读出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看来你对文字的敏感度很高,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全班齐读)

同学们读的真棒,为了构成苏州园林这幅完美的图画,他注意了哪些方面呢?大家能不能在文中找到他讲究了什么?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同学们找的很准确)能不能试着把这四个讲究背下来,给你们半分钟的时间。时间到,我们大家一齐背诵一下。(这四个讲究在文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大家记忆的很快。)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提出了四个讲究,同学们看看后面几个段落和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呀?

这四个讲究分别对应了3-6自然段(没错,这四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了四个讲究。)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表述出来?

第3自然段对应了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自然段对应了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自然段对应了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自然段对应了近景远景的层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棒)

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第2自然段是总说,3.4.5.6段就是(分说)

那在文章的预习提示中要求同学们找到文中各段的关键语句,也就是最能概括各段特点的句子,你们发现这些关键语句都在什么位置吗?(第3自然段在第二句,其他段落都在段首句)是呀,以后同学们读书也要注意段首句。

那7-9自然段描绘了什么?我们也来读读每个自然段的段首句,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读完之后我们发现通过它们的段首句也能知道这三个自然段分别描绘了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为什么叶圣陶先生后面三点不用“讲究”呢?回到第二段中能不能找到答案(“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是作者专注于细节的描写,为了体现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如果说前面3-6自然段是主,那7.8.9自然段就是次。从全文来看的话,第一自然段就是文章的引子,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补充说明;第二段是总说,接下来是由主到次的分说。哪位同学能根据这张ppt给同学们总结一下文章的篇章结构?(你对文章的脉络结构把握的很准确,而且条理十分清晰。)同学们,我们今后在写作时也要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写作布局,可以由总到分,由主到次。

(四)微观赏析:

我们发现,这篇说明文不像《中国石拱桥》那样标准,而是具有散文的特点,这与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情感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读出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情感是怎样的?(喜欢、热爱),没错(出示背景介绍),叶圣陶先生自小就生活在苏州,对苏州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正如他给这篇文章所起的原标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深眷”一词就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深深的眷恋。

这份感情同样也渗透在《苏州园林》的语言文字中,老师举个例子,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其中哪个词语可以体现作者的情感?(标本),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作者在这里用一个词就写出了“苏州园林甲江南”的风光,可见叶圣陶先生用词之准确、精妙。)(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喜爱)

那还有哪些句子或者哪些词可以体现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以及遣词造句的精妙。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也可以参考课后思考探究中给大家提供的词句,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讲究对称,是因为图案对称才体现图案的美;美术画追求的时一种自然之趣,并不讲究对称,所以课文中说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强调它是美术画。)(你紧紧抓住了文本来分析,这一点很可贵)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你讲的真好,确实艺术比技术更能体现假山设计的精妙。那我想问问同学们,假山不是“假”的吗,怎么就让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了呢?这个山可以真的呀!假山怎么能做到让游览者感觉身在山间呢?(因为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这些设计中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他们设计假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游览者能够在苏州园林中放松心情,好像回归了大自然,真的是流连忘返。)所以同学们,你们现在能领会为什么说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设计者们的独具匠心,从“假山的堆叠”读到“只觉得身在山间”。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此句的意思是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的解释让大家豁然开朗!)(你真是一个语言大师!)(你说的真美,我的脑海里都有美丽的画面了。)

(五)语言运用:

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完美风光,相信同学们都是流连忘返。让我们通过另一种形式把这些美景留住。请同学们给苏州园林中的一景写一小段解说词,可以用书上的语言或者加入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注意解说词要带有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老师先用第一自然段来做个示范:提到苏州园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倘若要我来说,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配乐展示)大家可以看到老师对第一自然段的解说词就是结合文中的语言和自己的思考来进行解说的。

下面轮到同学们了,我们来一起欣赏描绘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和假山池沼的图片,一、二组的同学负责解说“亭台轩榭的布局”,三、四组的同学负责解说“假山池沼的配合”,开始。(你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苏州园林这幅完美的图画,老师真为你骄傲!剩下的段落大家可以在课后配上图片和音乐美美的解说。)

最后让我们再一齐重温苏州园林的美,老师将文章改编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老师先开始,同学们接着破折号后读: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如诗如歌的美景正是苏州园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园林》,更是叶圣陶先生的语言美,课后请同学们借鉴本文先总说在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具体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