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联纵贯地理解史实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新用户4129qco2 2022-10-17 发布于四川

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人物介绍

吴国章,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选活动一等奖。参与《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及多部教学用书编撰,在《历史教学问题》《现代教学》等刊物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图片

【摘 要】不论是沪编版还是部编版教材,戊戌变法历来是高中历史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失败原因,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的历史征程,从而使学生坚信并坚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文仅从教学的角度,对此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解读。

【关键词】戊戌变法  史实

 

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

在近代史上,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和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条基本线索。甲午战败后掀起的维新救亡运动正是该段历史的重要一环,也与史学界“撞击与回应”说相吻合。前有洋务运动,后有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从“器物革命”到“制度革命”的现代化探索中,显现了承上启下的意义。

教材置本课于中国近代历史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中,并以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为铺垫,更以甲午战败和洋务破产为警醒。戊戌变法既可看为是旧封建王朝的自救,是维新派以变革需求与政治运动的方式对时代与时势的微弱回应;但从更大意义上讲,戊戌变法又反映了中华民族觉醒和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因此,本课教学将在世界与中国、变革与出路等交错关系中推进,探寻与认识史实及其中的相互联系。

2.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对相同主题内容的初步学习,对本课基础知识有大致印象,但基本停留于知道诸如“戊戌变法”等历史名词或“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物名字,而对于整个维新运动的发展、流变等的认识,基本空白;在能力层面,经过之前积累,特别是高一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方法论运用,如综合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史料的属性与价值等已有一定认识,但运用能力不强。同时,从知识和认识结构看,学生对于本课将涉及的一些思想或理论的内容,如进化论、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等,无论是理解或运用,都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道公车上书、进化论、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和内容;了解从早期维新思想到维新运动的基本过程;理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的基本含义;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运用解释的方法。通过对早期维新思想到维新运动基本过程的学习,理解社会骤变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通过对戊戌变法影响的分析,初步掌握识读材料和多视角诠释历史的方法;通过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探讨,学会以主客观原因等进行分类分析,理解多因一果的内涵;通过对观点的分析,学会质疑和合理包容;通过戊戌变法失败结果的学习,体会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的曲折;通过对维新志士慷慨赴义的介绍,激发崇敬先贤之情和社会担当之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复兴强国的必由之路。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戊戌变法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难点:戊戌变法有关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含义。

3.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以图书《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引出李鸿章/伊藤博文、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或人物。

设计意图:(1)引发读书兴趣;(2)从该书书名所蕴涵的历史观点入手,埋下探讨质疑的伏笔;(3)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入手,建立与本课的联系。

环节2:出示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体”“用”之辨的材料:“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

设计意图:说明在洋务制器的背景下,已经出现批评洋务运动弊端的声音,但“中体西用”的主流不可违,早期维新思潮只是微弱的思想诉求。

环节3:过渡。从甲午战败到公车上书。出示材料: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甲午唤醒四千年大梦”和康有为《我史》“公车上书”的内容。

设计意图:(1)理解民族危机将早期维新思潮骤变成一场政治运动;(2)了解“公车上书”的基本史实,突出“变法”主题和“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环节4:出示梁启超《变法通议》、严复译述《天演论》等维新思想家宣传变法的理论和胡适《四十自述》对进化论的评价等材料。

设计意图:(1)了解维新思想家的主张,特别是严译版进化论思想;(2)理解维新思想家对变法原因、内容的阐述以及舆论宣传的作用。

环节5:(1)出示“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示意图。(2)讲述:戊戌变法的基本进程(1897年瓜分狂潮到来、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设计意图:(1)从资本主义发展潮流、资本扩张和瓜分世界的大背景,引出“瓜分狂潮”;(2)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过程,厘清维新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几个基本节点。

环节6:出示材料,介绍“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几种基本观点”,如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等。教师示范,分析材料观点的价值取向;同时出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内容论证基本观点。

设计意图:(1)以内容论证观点的过程演示,具有史学方法示范意义;(2)在了解戊戌变法主要内容的同时,分析这些内容的潜在意义,并将学生思路引向“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视角;(3)呼应教学过程“环节1”中《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天朝向左,世界向右》书名的观点,思考中西是否真如作者所言是“左右相背”?(思考方向:所谓“左右相背”的说法,有直观、真实的一面;但也有忽视“未相背”的一面。)专制制度的存在、封建礼教伦理的顽固,与世界潮流“相背”,但仁人志士站在民族复兴高度,悲歌奋进,甚至不惜生命,试图融入世界,推动中国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融入而非“相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有此特征。

环节7:以教材P37“探索与争鸣”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说法,引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探讨。同时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不同时代人的论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康有为、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的人物简介等)。学生在交流(课堂问答)过程中归纳若干失败原因。

设计意图:在“环节6中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模仿和迁移应用,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1)识读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2)掌握信息分类的方法;(3)多视角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同时,教师以点评方式引导学生的探讨过程。

环节8:课堂小结。在世界现代化的大趋势面前,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世界潮流,他们试图以维新运动,探索救亡图存之道以及民族复兴和推进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中国人对世界的回应。他们超越洋务运动,以制度变革将“西学”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扩大,走出了可贵的一步。事实上,他们的力量尚不足以改变现状,在复杂的斗争中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但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中国的现实需求,无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维新人士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以救亡图存为使命,慷慨赴义,影响着后人的思考和选择。

设计意图:点明课文内容主旨。

4.作业训练(课后)

有学者认为,现在有关戊戌变法的材料许多都来自当事人编著的著作,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自述作于1895年)就有事后修改的嫌疑,而“公车上书”的记载即出自该书。其他记载也有与档案不一致的地方。对此,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认识和理解史料的性质与价值。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从“器物革命”向“政治变革”发展的一次尝试。从教学效果看,有两点值得肯定。

第一,将戊戌变法放到中国近代化的宏观高度加以学习,引导学生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注重历史的联系,为认识中国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近代化过程,为学生形成整体历史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突出了戊戌变法承上启下的作用,兼顾了课文与单元的关系,加强了学生对教材的综合理解,为其他内容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在教学中对戊戌变法进行了具体评价。除了上述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整体意义外,我认为在对戊戌变法这一行动能够在当时得以存在的意义分析有一定的新意,起到了引导学生考察当时社会各种综合因素来理解变法的作用。从深层次讲,事实上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也有一点遗憾,就是在谈到戊戌变法内容时,对维新运动中提出的君主立宪制主张和戊戌变法中广开言路做法这两者的关系未能深入分析;同时,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横联纵贯的驾驭能力尚待进一步引导和提升。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吴国章)

 

专家点评

第一,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备目标——教师应清晰认知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什么,确立教学目标的价值导向。备学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明确教学目标指向的目的地,以便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寻找依据。如吴老师在教学中出示生动的史实材料,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唤醒“人”的回归,凸显历史的灵魂。备内容——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学力状况来选择教学内容,决定是否要在教科书内容之外寻找和补充更好的素材和内容,以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小故事折射大历史,这些细节运用决定于教师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文本阅读量和知识面,体现了教师知晓史料的宽度。

第三,过程设计重方法。备方法——教师应综合考量目标、学情、内容等状况,思考怎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达成目标。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计中,有意识地将三者引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话语体系,在新的语境中凸显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如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吴老师以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创设历史场景,为学生创造了循时空、重实证、明解释的情境。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吴老师紧紧抓住教材所涉及的一些人与事,将外在的、可见的史实,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感受的情感,情怀感悟之妙尽在不言中。同时,吴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非常到位,纲举目张。

教学设计通过讲述、问题导入和小组讨论,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教师围绕历史史实创设情境,激趣启情,缩短了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特定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习得“论从史出”的技能,油然而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上述教学设计反映了吴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对教材、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如聚焦家国情怀:透过情节看背景,意在“知真”;透过隐喻析意图,意在“求通”;透过文字悟追求,意在“立德”。吴老师敢于突破教材的框架,重组教学知识结构,纵横联系,把本课的多项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既突出各自的特点,又不乏相互间的联系,使学习者进入一个立体的全景式历史场景中,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

(点评人: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上海市延安中学历史教师  施洪昌)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3]王龙.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天朝向左,世界向右[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9年5A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