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③:审视过头的人生,其实也是一种灾难

 芳酱说 2022-10-18 发布于浙江

从此刻起,我们一起酱汁啃读吧

让你我读的每一本书都有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罗伯特·戴博德 著

文 / 芳 酱 · 图  / 网 络

全文22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导读

大家好,我是芳酱,欢迎来到酱汁啃书吧。

今天我们继续来啃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角色在自然而然地不断转换,并且在不同角色中都收获了不同的反思与感悟。

有时,我是书中的主角蛤蟆,蛤蟆的角色又细分为:父母眼中的蛤蟆、朋友眼中的蛤蟆以及蛤蟆眼中的自己。

阅读的同时,我会站在不同状态下蛤蟆,感受他不同情境下的情绪波动和心理活动,并且由此及彼反思自己,犯过什么同样的错,未来如何改正等等。

有时,我或许就是蛤蟆的朋友之一,比如智慧威严的獾、唠唠叨叨的河鼠和善良体贴的鼹鼠。又或者是,心理医生苍鹭。

这些不同的“我”的举止言行,会对蛤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在阅读的同时也会思考这些问题。

我想说的是,在阅读中,我们要学会与文字产生某种共情,它才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力量,被我们吸收进我们的灵魂或体内。

正如书中所说:

尽力走进蛤蟆的回忆,体验蛤蟆的悲伤——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这便是所谓的“共情”。

这本精致小巧的心理学入门书,带给了我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希望我的这些分享,同样能引起你的反思,或是某种意义上的成长。

人格结构:三位一体

我们每个人的人格结构,就是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它们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这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对于我们充满未知的人生而言,都是必需品,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所在。

当我们处在“儿童状态”下时,我们会再次体验到儿童时期体验过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但是我们是学不到新东西的。

它能提供给我们的是,过去和当下两种情绪的冲击,锻炼和提升开解自我及调节情绪的能力。

我们只有处在“成人状态”的时候,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这种状态,就是指我们不掺杂任何情绪,用理性的态度和眼光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理性合理地采取行动,理性机智地学以致用,既不会被童年的情绪困扰,也不会被父母过去的声音所影响。

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人生中的最优状态。

当然,还有一种“父母状态”也会缠上我们。

所谓“父母状态”,就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或者教育别人。我们用自己的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点、价值或行为准则,去要求别人,去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认同或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

这种状态之下,我们也无法学到新知识。因为大脑被我们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旧知或旧思想填充得满满当当,从而无法吸纳新知识,又或者是在潜意识中直接过滤掉新知识,而显得固执、强硬和自以为是。

而这三种状态,没有能强迫我们进入任何一种,因为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自我选择:非常重要

没有一个正常人会“选择”感受悲伤和痛苦。但我们确实会感受到强烈的悲伤和痛苦,这是因为我们无意识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当我们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怪别人吗?怪别人扫了你的兴?怪别人让你不开心了?

苍鹭说,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人用武力威胁你。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不快乐的感受。

基于这一点,苍鹭直截了当地点破了蛤蟆的心理,“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当我们“责怪”别人如何如何时,这样的状态就是处于在“儿童”状态。

“儿童”状态往往最让人不可自拔。我们要及时抽身,走出这种状态,进入到“成人”状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成人”状态下的我们,更能理性地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客观地判断自己的行为,耐心地倾听他人对我们提出的意见。

从自我认知上来说,蛤蟆患上抑郁症,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想要好起来,也只能靠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我选择,非常重要。

一切的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因。

审视人生:辩证思维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这句话说得对,也好像不全对。

如果人生如行尸走肉,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这样的人生确实不值得过。

但是,如果“审视“不切实际,没有一个度,这样的人生也是一种灾难。放轻松些,我们的人生或许会更好。

正如心理医生苍鹭说的:

没有一种批判比我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倘若没有认清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一直盲目严苛地自我批判、自我折磨下去,不管是蛤蟆,还是我们,都会一直痛苦下去。

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人生,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未来。

我们的每一种状态,都是合乎寻常的,不必过分苛责自己。认清三种人格状态,认清自我。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没有人能强迫我们做任何事情,包括“选择”任何不好的感受。

也没有人会“选择”抑郁,“选择”颓废。既要相信别人,也要相信自己。生活能治愈的,从来都是那些愿意起来的人。

点亮“在看”,好好过好这一生。

作者介绍

芳酱,90后写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日语翻译多年,现汉语言文学在读。在最深的夜写最真的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