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窑瓷的故事

 zhb学习阅览室 2022-10-18 发布于上海

作者:施泳峰

《武林旧事》一书是宋元时期文学家周密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10卷,“武林”是指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山(今杭州灵隐寺周围)。

周密在书中记载道,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十月,宋高宗赵构亲临清河郡王张俊的府第,君臣二人共叙旧谊,把酒言欢,筵席之间张俊进奉宋高宗16件汝窑瓷作为贺礼,宋高宗欣然接受,对张俊礼遇优厚,诸将都不能比。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是南宋“中兴四将”,晚年攀附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但因为送给宋高宗16件汝窑瓷,而得到宋高宗的宠幸,死后追封循王。

那么,汝窑瓷是何方神圣,竟然能让宋高宗对张俊青睐有加。明代礼部尚书吕震在《宣德鼎彝谱》中揭晓了谜底,书中说到“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原来明初宫廷中收藏有宋代的6种瓷器珍品, 但因为柴窑早已失传,所以才有了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其中汝窑更是雄冠“五大名窑”之首。 清代学者梁同书在《古窑器考》中说“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屑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旭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原来,北宋宫廷因为嫌定窑覆烧的瓷器,口部无釉,毛口不便使用,于是就指定汝州烧造供御青瓷,专供北宋宫廷使用。由于该窑位于汝州,故被称作“汝窑”。 只是,汝窑烧造的时间较短。北京故宫博物院陈万里根据北宋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等相关文献分析,认为汝窑烧造的时间大约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期间,前后共约20年。因为汝窑烧造的时间较短,所以在北宋末期、南宋初年汝窑瓷就已经属于稀世珍品。北宋官员徐兢在奉宋徽宗赵佶之命出使高丽(朝鲜半岛的古王国)后,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已经将汝窑瓷与唐代越窑秘色瓷相提并论了,是瓷中珍品了。

195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陈万里首次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进行考察,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宝丰县清凉寺的第六次考古发掘中最终找到了汝窑的烧造区域。至此,考古工作者历经半个世纪之久终于找到了北宋汝窑的窑址,汝窑的窑址就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由于宝丰县在北宋属于汝州管辖,故而得名为“汝窑”。

清乾隆皇帝对汝窑瓷情有独钟,使得当时传世的汝窑瓷在乾隆时期基本上都收集于宫廷。乾隆皇帝还专门评定过清宫所藏的汝窑瓷,并铭刻有甲、乙、丙、丁等字样来品评其优劣,还写下赞颂汝窑瓷的御制诗,镌刻于器物上。所以,如今流传于世的许多汝窑瓷上都镌刻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 流传于世的汝窑瓷数量极少,宛若吉光片羽,可谓是一器难求。乾隆皇帝基本上把传世的汝窑瓷都收集于宫廷,存放在紫禁城的建福宫中,使得许多汝窑瓷得以能够保存至今。但是,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相继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攻破,并且遭到大肆劫掠和焚烧,致使部分宫廷收藏的汝窑瓷流散出来。1901年慈禧太后将珍藏于建福宫中的14件汝窑瓷抵押给了盐业银行,1927年盐业银行又将这14件汝窑瓷卖给了英国的大维德爵士,这14件汝窑瓷后来成为大英博物馆的藏品。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前,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39件汝窑瓷中的21件带到了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剩下的18件汝窑瓷则成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因此,传世的汝窑瓷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海内外知名的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汪庆正副馆长曾经先后两次统计过传世汝窑瓷的数量,1987年统计为65件,1991年更改为69件。2009年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学者出川哲朗统计为70件。现如今被人们认可的存世汝窑瓷不超过80件,但仍不排除有疏漏的情况存在。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9件汝窑瓷,分别是4件汝窑盘和5件汝窑洗。这件北宋汝窑盘(如图),高2.9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9.1厘米,重220克。此盘器身施天青色釉,釉质莹润。釉面有细密冰裂纹开片,隐如蟹爪。满釉支烧,底有五粒芝麻状支钉痕,支钉断截处可见灰白色胎骨,俗称“香灰胎”。

北宋汝窑瓷

这件北宋汝窑盘原是吴大澂的旧藏。吴大澂(1835年—1902年),字止敬,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家。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累官至陕甘学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广东巡抚、湖南巡抚、河道总督、帮办北洋军务大臣等职。吴大澂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金石学,著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等。吴大澂一生收藏颇丰,金石碑帖书画古玉等,无一不精。据上海图书馆顾廷龙馆长编著的《吴愙斋先生年谱》记录,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吴大澂从北京琉璃厂德宝斋古玩铺购得这件汝窑盘,“德宝斋古玩铺”的匾额由克勤诚郡王晋祺书写,专替克勤郡王府经营古玩。第一代克勤郡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是清代八位“铁帽子王”之一,共传13代17王。1960年吴大澂之孙吴湖帆将这件北宋汝窑盘转让给上海博物馆,从此这件旷世国宝回到人民的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