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口县探索农村养老点位建管新模式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0-19 发布于湖北

近年来,湖口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党建+农村养老”为抓手,按照“四助五有”的标准,搭建湖口12349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农村养老点位建管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互助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失能供养为兜底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成功打造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1个,其中9个获评省级“党建+农村养老服务”示范点,惠及农村老年人3.8万名,相关经验做法在2021年全省养老服务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

一、“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民生事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县级统筹、乡级履责、村级实施的全方位养老责任体系。一是用好“指挥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制定“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等一揽子指导意见,为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提供政策遵循。同时,将各乡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宣传、组织申报、初审报批和动态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年度高质量发展考评重要依据;将养老事业发展情况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中的重要考核内容,有力调动乡村两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耕好“责任田”。按照“乡建乡管”原则,全面压实乡镇对农村养老点位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乡镇具体建管责任9条,特别是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安全消防、食品卫生、疫情防控等工作开展“4+3”常态督查指导,由卫健、民政、应急、消防等4家部门联合县纪委监委、县“两办”督查室等3家单位组成检查组开展专项督查,倒逼服务质效双提升,推动养老点位改革由“多重管理”实施转向“系统监管”三是选好“贴心人”。按照“村级主办、自主管理、互助服务”的形式,由村级党组织牵头,每日向互助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安、助医、助娱等“四助”服务,并根据需求提供充值缴费、疫情防控、交通出行等特色化服务。组建3—5人规模的老年党员互助示范组,立足农村长者威望较高的客观实际,示范带动全村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各项事宜。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宗族矛盾、邻里摩擦、建房纠纷等基层问题56起,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

二、“政社企”三方联建,实现“单点发力”到“系统集成”转变。紧盯基层养老事业力量单一的问题,实施养老点位集成改革,着力构建多点发力、全面开花的养老新格局。一是搭建平台。在每年县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整合福利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资金,对每个新建和正常运营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示范撬动社会慈善、爱心捐献等公共资源,努力实现“1+1>2”的社会效应,推动农村养老可持续发展。由县财政牵头,投资建设湖口县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形成横向连接全县13个养老机构,纵向连接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县11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立体式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实现线上接单、线下派单、服务调度、远程呼叫、一键报警和活动感应等多种智慧服务功能供给,有力推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信息互联互通。二是企业参与。依托湖口县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成功引进连锁性专业养老服务机构1家,本土优秀民办养老机构2家进驻平台。并严格按照现代化养老服务管理标准,通过智能定位、数字运行等多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实现居家养老购买服务的定制化管理。截至目前,服务机构已累计上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2.8万余次、购买服务金额207.56万元,平台回访满意率达到100%。三是社会支持。聘请省社工协会、省民政学校相关专家学者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组建湖口县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工作组,深入开展事中、事后绩效跟踪评价工作,随机抽查347名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2021年,湖口县困难老年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获评省级“优秀”等次。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产学研”结合,邀请九江学院护理学院教学团队与湖口县“石钟情养老城”专业照护团队开展深度合作,针对老年人日常照护、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多课题进行长线跟踪和立体研学。

三、“规建管”三段联抓,实现从“量小散乱”到“规模统筹”转变。聚焦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阶段全流程,持续延伸管理链条,确保农村养老见实效、得长效。一是合理化布局。制定《湖口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点规划(2018-2030年)》,明确了“3个100%”原则要求,做到大中型村庄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小微村庄养老服务功能辐射率100%,农村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率100%,因地制宜对全县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发展作出科学谋划。二是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办公楼等公共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打造高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提升厨房、餐厅、卫生间、休息室、图书室、娱乐室等功能场所,全县90%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闲置资源改造建设,实现了公共资源的高效二次利用。创新推出“幸福食堂+志愿服务”机制,灵活运用自留菜地、蓄养家禽等农村特有资源,通过老年人带菜、志愿者加工、集体共享等模式,实现农村养老自给自足、自产自用,让更多老年人“种”出获得感,“吃”出幸福感。三是规范化管理。创新制定“党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十条、“党建+居家养老建设指导标准”等指导性意见,全面完善收费公示、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规范化管理制度。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行动,深入开展“关爱一老”等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全县148个建制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农村养老、尊老、敬老化风成俗。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全县2839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建立动态照护台帐,每月定期开展“亲老开放日”“爷孙茶话会”等系列活动,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身体上的照料,更能感受到精神上的关怀,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三、“规建管”三段联抓,实现从“量小散乱”到“规模统筹”转变。聚焦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阶段全流程,持续延伸管理链条,确保农村养老见实效、得长效。一是合理化布局。制定《湖口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点规划(2018-2030年)》,明确了“3个100%”原则要求,做到大中型村庄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小微村庄养老服务功能辐射率100%,农村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率100%,因地制宜对全县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发展作出科学谋划。二是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办公楼等公共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打造高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提升厨房、餐厅、卫生间、休息室、图书室、娱乐室等功能场所,全县90%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闲置资源改造建设,实现了公共资源的高效二次利用。创新推出“幸福食堂+志愿服务”机制,灵活运用自留菜地、蓄养家禽等农村特有资源,通过老年人带菜、志愿者加工、集体共享等模式,实现农村养老自给自足、自产自用,让更多老年人“种”出获得感,“吃”出幸福感。三是规范化管理。创新制定“党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十条、“党建+居家养老建设指导标准”等指导性意见,全面完善收费公示、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规范化管理制度。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行动,深入开展“关爱一老”等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全县148个建制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农村养老、尊老、敬老化风成俗。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全县2839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建立动态照护台帐,每月定期开展“亲老开放日”“爷孙茶话会”等系列活动,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身体上的照料,更能感受到精神上的关怀,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来源:湖口县委改革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