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该醒醒了,打卡打不出未来

 阿华读书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61/100 天


作者 l 阿华

来源 l 持续践行力(ID:ahuaxuexi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hi_a_hua





为了能够持续写出更优质的文章,最近加大了每天的输入量。
 
除了学习知识星球里的精华文章之外,最近主要通过微信看书APP 和樊登读书 APP 学习。
 
只有把数量和质量都提上去,才会有持续不断优质内容的产出。
 
用过微信读书APP 的朋友都知道,里边有一个读书时长排行榜,类似于运动排名,还挺好玩的。
 
微信读书时长排行榜是按周计算的,也就是把你微信通讯录中用微信读书APP看书的朋友,按本周阅读时长做一个排名。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利用人们的比较心理,促使人们多阅读。
 
但这样的设计对于平台方当然是好的设计,因为可以鼓励大家多使用微信读书APP。
 
但站在个体角度来看,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
 
例如,我开始是为了看书学知识,所以才打开微信读书APP,觉得用着确实很方便。
 
但最近,我总是想打开那个时长排行榜,看自己到底排名多少了。
 
如果排名比较垫底,就赶紧多读一会书,如果排名靠前了,读书的动力貌似变小了。
 
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时不时地想要打开排行榜。
 
这确实非常影响阅读质量。
 
为了减少排行榜的影响,我干脆尽量用电脑打开微信读书网页版,因为网页版看不到时长排名。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
 
周岭老师在读《认知觉醒》中对这个现象做了很详细的分析,他说这叫动机转移
 
其实,这和许多人每天忙于打卡学习但最终效果一般,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学习的动机已经发生了转移。
 
相信你也有过打卡学习的经历,开始劲头十足,可后来某一天因为工作的原因,到晚上很晚还没学习。
 
这时你就会想"先完成再完美",于是随便做一做就把任务交上去了。
 
完成任务后,你学习的动力也下降了很多,反正已完成打卡任务了嘛。
 
你本来是为了学习知识,可是后来一旦开始打卡,学习的动机就发生了转移,或者说发生了部分(例如20%)转移。
 
你的学习动机,已经从学习知识,转移为完成打卡任务,内部动机转移为外部动机。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动机转移,你最关注的不再是学习内容,而是外在的形式,即关注自己每天是否按时完成了打卡任务。
 
你会不由自主的,把完成打卡任务和完成学习画等号了。
 
完成打卡任务和完成学习相比,当然是完成打卡更简单了,你总能想到办法完成打卡任务的。
 
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完成任务,还采取了一些作弊的手段。
 
为了让自己每天运动的步数更好看一些,甚至还买了一些专门的设备刷步数。
 
已完全背离了运动健身的初衷。
 
有人早上早起打卡,打卡后就又倒头睡下了,这样的早起,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圈好看吧。
 
有人看书,打开书拍个照发到朋友圈,就算完成看书了...
 
对于自己的成长,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自欺欺人。
 
如果以这样的任务心态来学习,效果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就像我使用微信读书APP学习一样,如果打开的目的就是为了排名,而不是真的想阅读,那效果肯定会不怎么样。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动机转移的经典故事。
 
话说一个退休的老人,他房子周围有一块草坪,总是有一群孩子在踢足球,打扰了他平静的生活。
 
老人很是烦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对这群孩子说,他退休了有些孤单,很感谢孩子们来踢足球,因为这给他增添了一些生活的乐趣。
 
为了表达感谢,只要孩子们以后来踢足球,他就给孩子们每人一块钱。
 
这些孩子们一听当然高兴了,因为他们觉得踢球还有钱拿,这多好的事。
 
第二天来踢球,果然每个人拿到一块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过了几天,老人说你们今天又来踢球,我真的很高兴,可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这样吧,每人给你们5毛钱行不行。
 
孩子们一听有点不太高兴,想着踢了半天球,才给了5毛钱。
 
但后来想了想,5毛钱也是钱啊,还是拿着吧。
 
可是,又隔了几天,老人再次说道:"孩子们,我没钱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们了,但是我仍然欢迎你们来这里,免费踢球给我们看"
 
孩子们一听就不高兴了,从开始的一元降到五毛,现在一分钱也不出了,还要观看免费的球赛,我们才不干呢!
 
于是孩子们决定不再来踢球了,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开始踢球开始是为了乐趣,是为了好玩,可后来踢球的目的发生了转移,是为了钱。
 
当踢球目的转移为钱,一旦老人不再继续给孩子们钱了,他们也就放弃踢球了。
 
身边一些日更写作的朋友,为了完成日更的任务。

我看多个都是在晚上23到24点之间完成写作,然后急急忙忙提交打卡的。
 
我们日更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日精进,每天积累。
 
但是一旦把日更当成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写作的目的可能已经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改变。
 
晚上一看时间 23:30 了,于是慌里慌张的,赶紧写完发出来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时会把完成日更这个任务当成头等大事,而不管写作质量如何。
 
心里总有个声音在不断提醒自己:快点再快点,马上到0点了,绝对不能断更啊,先完成再说......
 
可是一旦完成任务后,也就没有然后了,该睡觉了。
 
如果为了完成任务而日更写作,而忘记了写作的初衷,日更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一些日更的朋友听着可能有些扎心了。

周岭老师说:
 
对大多数人来说,打卡只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欢娱盛宴,无需多日,他们就会出现在另一轮打卡活动中,或是无疾而终了。
因此,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要经常回头看看,不要忘了初衷,警惕动机发生转移。
 
如果动机已经发生了转移,就要多想办法转移回来。

多问问自己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是否已经有偏离。
 
这相当于是在调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来反思自己
 
也可以结合外部环境,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我在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为了防止总是想看阅读时长排行榜的冲动,那就干脆创造一个不需要看排行榜也能阅读的环境。
 
希望文章对你有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