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西方的哲学,我最先是在大学接触尼采的哲学,大学时,觉得尼采《权

 罗宋汤的味道 2022-10-19 发布于青海
对西方的哲学,我最先是在大学接触尼采的哲学,大学时,觉得尼采《权力意志》句句经典、字字珠玑,读时让人充满激情,精神抖擞,对其中个别的章句,有时甚至读一遍就能背下来。可能,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龄,最容易与他的哲学思想产生共鸣。可惜的是,那时毕竟年轻,贪玩,没有深研下去。

​然后由尼采接触叔本华的哲学,记得是一本不太厚的书,非常悲观的论调。

​三四年前,看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觉得十分在理,以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并由此想看康德的哲学。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评》一书,三年前就买了,几次看,总看不下去,觉得枯燥、难以理解,所以束之高阁。今年,再一次翻开看,却突然间,觉得很好理解,不但好理解,而且为此着迷,原计划二三个月内看完就丢开的,结果半年过去,通读了两遍,还想读,而且越读越觉经典,越读越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不忍释手。

其间,再看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就觉得不那么经典,至少觉得不如康德哲学思想深刻了,因为它更多的只是借用了康德的主体的形式条件去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意志是世界的一面,是本质的一面”,却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更多只是一种个人的观念,尽管这种观念与表象世界很相符。从根本说,叔本华所说的表象和意志的世界,没有超出康德现象和物自体的范围,这一点,倒不如尼采专讲意志讲得纯粹、彻底,虽然这种纯粹、彻底是从主观方面讲的,是从个人体验层面讲的。

人为什么能认识包括自身及自身之外的世界,只是因为人的构造中,先天的具有能分别事物的形式条件_如感性的直观条件,时间和空间;知性的条件,纯粹知性概念也即范畴;统觉的综合的统一性等等。

正是因为人先天具有的这些条件,或者说性能,所以人能认识、分别事物,产生经验知识、科学。但也当知,这种先天的条件,也限制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和范围_我们只能认识符合我们先天具备的形式条件的事物,对不符合的,我们无法识别,比如不在时间、空间形式条件下的物自体。这就好比电脑,它只能识别它所装软件、所具操作系统范围内的字符输入,并输出结果,至于不符合它识别形式条件的字符,它对此无反应。

所以,我们的知识,从第一根源上讲,是主观的,但为什么它们又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因为,我们人类都先天的具有相同“性能”、具备这些先天的认识的形式条件,所以,当同一个对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它都以相同的样态出现,从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从这一层面上讲,它是客观的,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其实是经验实在性。这种经验实在性,其实我们可以称为“主观的客观”,这种“主观的客观”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是以经验为前提的。

尽管我们具有相同的先天的构造形式,但为什么对同一现象的认识,有时会有不同?并且我们称它为主观的呢?这是因为,此时的这种认识,不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是与感性脱离、超越感性之上。就是说在经验中,对此认识(概念、命题)没有一个与之相对应对象。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称为“主观的主观”。这种“主观的主观”存在于理性范围内。

但“主观的主观”是否永远都会因人不同,而各各不同呢?也并非如此(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个社会一定会乱套)。人类也具有先天共同的理性法则,在思辨理性范围内如此,实践理性也一样如此。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阳明先生说“心即理”,就是基于此而说的,扩开而说,我们也就可以说“人同此心,物同此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