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岩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15公里的木渎镇灵岩山,原名“秀峰寺”,唐朝称“灵岩寺”,现有建筑都为清末和民国时重建或增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苏州的几座山都不高,却各有名气,灵岩山便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座。 ![]() 灵岩塔前有一块奇石神试灵芝而得名"灵岩山",灵岩山以奇石秀绝冠江南。 山上有座灵岩寺,寺里有位印光老和尚,如今灵岩寺的香火依然旺盛,每逢过节都有众多市民前往。 历朝历代多有名人登临灵岩山怀古抒情,如南朝梁简文帝、唐朝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宋朝的范仲淹,明朝文征明、唐寅、高启,以及清朝的康熙乾二帝等。 白居易曾游灵岩山寺,赋诗一首: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沿登山台阶拾级而上,迎面而来是一座继庐亭,源自灵岩山住持一代名僧印光法师的别号为继庐。 石阶两侧排列着石锺,还能看到些许的秋色,接着是迎笑亭,相传始建于宋代,东坡居士曾在此笑迎释友。 ![]() 盘折而上是一段陡峭的石阶,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一路攀登到达落红亭,旧有“象王回顾落花红”之句,因为灵岩山也曾叫做象山,这里是观日落之佳处。 落红亭左折而上约300余步,人称“百步阶”,为乾隆帝登灵岩时所筑御道的一段,山势陡峻。 石佛位于灵岩山观音洞前的山路旁,佛头已毁,后由苏州工艺美术厂重塑佛头,并整体做了修补,后来在石佛上加盖石亭保护,悬刻”光寿无量“。 明洪武年间改名相国永祚寺,后遭火毁,清顺治六年重建,咸丰十年又毁于战火。1926年重建,历时20余年,由印光法师易名为“灵岩山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