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翠竹明月 2022-10-20 发布于四川

《道德经》在第二十五章中讲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今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今天我们只解析最后一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人向大地取法,学习它的朴实厚德;地向天空取法,学习它的高明宽广;天向道取法,学习它的本源创生;道则向自然取法,遵从自然的规律而行事。

当你是呱呱落地的婴儿时,母亲就是你的大地,你的一切都是从母亲身上学来的;

而对你的母亲(或者父亲)来说,社会就是他们的天空,他们的一切都是从社会中学来的;

社会之所以能够运转,是通过建立了一条条的秩序和规则,才得以正常运转的;

这些秩序规则,又遵循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你就算再牛、再成功,也终究逃不过喜怒哀乐、阴晴圆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这么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容易理解。

《道德经》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帝王学,它从不教你知其然,而是教你知其所以然。

但是为什么自秦朝开始,始皇帝没有把道家作为国术,而是独尊儒术呢?

原因特别简单,简单到你都不愿意相信。

那就是,道家是帝王学,它只会教你定规则,不会教你守规则。

反之儒家就不一样了。

三纲五常、三令五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都有规矩,一切都要遵守。

儒家教会你的是听话,是涵养,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教会你的是观察,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假如你是管理者,你会选择儒家还是道家呢?

答案显而易见,你一定会独尊儒术,因为这样更好管理。

甚至可能你还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各种各样窥探天机的教派,比如说墨家、道家、阳明心学等学派没有一席之地。

我在不知道哪部古装剧中,对当时皇帝跟文官讲的一句话特别深刻。

皇帝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会推崇科举制度吗?

就是为了给下面吃不上饭的文人一个希望,一个往上爬的机会。

那些已经看过世界的读书人,是不能让他们太闲的。

一旦他们太闲了,这帮人就要开始来搞事情了。

都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从过去的滚滚长河中,不难发现,所有造反的人,基本都是因为觉得前途渺茫。

是那种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永远达不到别人所在的高度而绝望无比,迫切想要改变自身的命运的人。

所以,为什么说跨越阶层难,难就难在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子可以走,没有一条能够往上爬的通道。

而科举,就是提供了这个通道。

哪怕竞争再大,工资再低,还是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因为只有上了岸,才算是真正摸到了上山的门槛。

简单直白来讲,可以概括为: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那么,我们再来解析这句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的第一学习阶段是地,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学习阶段是天,是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和蝇营狗苟;

第三学习阶段是道,要摸清楚人事物运转的法则;

第四学习阶段是自然,要知道这么做背后的规律。

所以,你目前在哪个阶段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