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6日世界脑瘫日 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大约为1.5‰—2.5‰ 大概1000个孩子中有2个患有脑瘫 小儿脑瘫目前已成为 新的临床、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 那么,什么是脑瘫? 脑瘫的病因有哪些? 脑瘫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早期,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而引起的以肢体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是一种非进行性中枢神经损害,可伴有智力、听力、视力、语言等障碍。 二、导致脑瘫的病因有哪些? 导致脑瘫的病因可归纳为8个字 早产、难产、窒息、黄疸 低体重儿、高热惊厥、多胎妊娠、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也可能造成脑瘫 三、脑瘫的类型有哪些? 主要有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僵直型、震颤型、低张力型、混合型和无法分类型。其中,痉挛型约占2/3左右。 四、脑瘫有哪些继发畸形? 上肢痉挛可导致肩屈曲、内收畸形、肘屈曲形、垂腕、爪形手等各种类型畸形;腰椎可出现前凸、滑脱、侧弯等畸形;下肢可出现髖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足内外翻、马蹄足等。 不随意运动 爪形手+垂腕 髋关节脱位 膝反屈 交叉步 足内翻 足外翻 马蹄高弓足 踇外翻 足畸形 五、脑瘫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目前脑瘫最佳的治疗方案是以 “ 康复-手术-康复” 为主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1.康复治疗 康复功能训练是脑瘫治疗的重要手段。 自患儿诊断为脑瘫之日起,就应进行系统、持续的康复训练。 因为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达到100%的治愈,患儿通过治疗取得的功能改善,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维持,否则其运动功能会下降得很快且恢复困难。 其中痉挛型脑瘫患儿,由于肌张力高、肢体活动不便、不能控制关节活动,很难进行康复训练,因而单纯的康复训练不能完全解除肌肉痉挛。所以,痉挛型脑瘫患儿需要进行解除痉挛的手术。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三步走 第1步 针对患者的症状,选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1.针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徐动型脑瘫、混合型脑瘫:行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脱术,解除或减少紧张程度、头颈及四肢不自主动作; 2.针对痉挛型脑瘫,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手术重点在于解除肌肉的痉挛状态,使肌肉紧张度接近正常(即降低肌张力),为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创造条件。周围神经缩窄术(如:正中神经缩窄术、闭孔神经缩窄术、胫神经缩窄术、比目鱼肌神经缩窄术等),是SPR术的补充手术。 术后患儿需进行3-6个月的系统康复治疗。 第2步 针对长期肌肉痉挛引起的肢体畸形,行个体化的矫形手术--肌肉和(或)肌腱松解术、移位术、延长术。例如内收肌腱松解术、胫前肌移位术、跟腱延长术等。术后患儿需进行系统康复治疗,以巩固疗效。 第3步 针对复杂、严重的肢体畸形--行截骨术和关节融合术。如股骨旋转畸形的截骨矫正术、大龄儿童足三关节融合术。 3.术后康复治疗 术后患儿需进行系统、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由于每个患儿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康复阶段最好由经验丰富且了解患者病情的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为患儿制定3-6 个月的康复计划,并将主要练习动作教会患儿或家长,以方便患儿在家康复。在康复的过程中,家长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与医生或康复师联系,并做好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康复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