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尔·盖茨力荐《终身成长》:决定你命运的,原来是……

 菲菲读书369 2022-10-20 发布于福建

你知道吗?那个儒雅、智慧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竟坦诚当众尿过裤子!

原来,在初中时的一次演讲比赛时,他因为紧张,一股暖流顺着左腿汩汩而下-—当众尿裤子了。

他觉得无脸见人,一度消沉。

老师鼓励他:再差都不会比尿裤子的这次更差了!并推荐他参加区级比赛。

于是,他放下束缚,轻装上阵,最后在区里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再后来,更是成为著名节目主持人。

若窦文涛第一次比赛失败,就认为自己不行了,或因为害怕再次失败,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不敢再次尝试,他还会成为现在的他吗?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出身、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用20多年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01


思维决定一切

作者把人的思维模式分成两种:固定型和成长型。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不会变化,要么就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没有别的可能,不愿意也不相信能力会通过“试一试”得到成长。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时刻想着证明自己。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能力可以培养,更愿意尝试各种可能性。遇到挫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他们更有信心,更能坚持。

这两种思维模式,是多么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乌江自刎的故事,我们都听过。

神勇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起兵后一直所向披靡。

这么一位霸王,只在垓下输过一次,就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把面子看得比命重,在乌江不肯过河,放弃了重新开始的机会,自杀身亡。

输不起啊输不起!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能屈能伸的刘邦。

刘邦跟项羽对战,屡次大败,最惨的时候军队损失超过20万,他只带着几十个人逃亡。

屡战屡败的刘邦没有气馁,他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继续召集队伍东山再起。

在 “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让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一切。

项羽和刘邦就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典型代表。

项羽不能接受挫折,认为挫折即意味着失败,一次失败,自己就是失败者,没脸再活着。

刘邦遇到挫折却不会就此放弃,而是抓住每一次机会,从挫折中学习、进步、成长。

如果项羽能改变思维模式,把失败当作成长的机会,那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人生没有永远平坦的路,我们总会经历各种挫折。

我们是要把一时的挫折当成永远、当成一辈子的事呢?还是擦干眼泪继续努力笑到最后?

相信你心中已有答案。

02


成长型思维让人生无极限
成长型思维的人遇到困难和挑战,是怎么做的

作者说:

“有时候,成长型思维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乒乓球金牌大满贯得主邓亚萍的非凡之路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邓亚萍连续8年乒坛排名世界第一,赢得4枚奥运金牌和14个世界冠军,拿第一块金牌时才16岁,未成年。

取得这么多成绩的她是一帆风顺地开启运动生涯吗?并不是!

9岁时,她曾因个子矮,被省队教练认为没有培养前途,不适合打球。

被认为“不行”的她没有埋怨,更没有放弃,而是咬牙坚持用心苦练。

她创新一整套打法、解决技术问题和身高问题,后来进入国家队、开启了乒乓球金牌大满贯的征程。

她说:“一直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勇往直前。你说我不行,我就打给你看。”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运动员的她是这样想的,退役后的她更是这样做的。

退役后,她没有被以前的成功限制,而是分别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求学,还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个学位可不好拿,要用英语写论文、答辩,这对于一位专业运动员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她准备到剑桥求学时,周围所有亲人、老师、朋友都不看好,说:“你没必要,你名声这么大,去那儿干嘛?万一读不下来,这多丢脸。”

但到剑桥读书是她的梦想,她没有被名声困扰,就要试一试,后来在剑桥学了五年,掉了好几层皮,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博士学位。

是什么帮助她成为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是成长型思维。

是什么支撑她华丽转身,成功圆梦取得博士学位?还是成长型思维。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懂得终身成长。

天赋并不代表一切。

人生无限,何须自我设限。

03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既然成长型思维那么重要,那么如何拥有这种能力?

作者说,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来拥有的:

第一步:接受。

其实人是复杂体系,就像同一枚硬币有着不同的两面,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我们身上也都同时存在。

有时是固定型思维占主导,有时是成长型思维更有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接纳。

接受固定型思维的不时出现,而不是抗拒,让我们内心的能量更集中,不做无谓的消耗。

第二步:观察。

想想是什么激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是面临一个巨大新挑战的时候?是与别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失败了的时候?

我们在害怕什么?在担心什么?有什么感觉?

越了解这些,在固定型思维出现时,我们就越能有所觉知。

第三步:改变。

发现当下是固定型思维占主导时,我们想一想,如果是成长型思维,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习维持成长型思维,发现自己切换思维模式了,没关系,重新再来即可。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我们再学习、再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有进步就好,就算退回去了,没关系,下次再来。

后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步

我们的前方是星辰大海。

04


结语
稻盛和夫说:

“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昨天,哪怕微不足道,也要不断改良,钻研创新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剂。”

只要拥有成长型思维,那么,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所有的失败都将化为成长的养分,对我们往后的道路产生很好的指导作用。

它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正如《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向我们展示思维的力量一样。

拥有成长型思维,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积极、更乐观、更有勇气的人。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无关性别,无关年龄。

愿你我都能学会成长型思维,自如掌控自己命运。

END
作者:过犹不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