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之书:《三国演义》的另一种读法(一)低智商改变历史

 ZGGDWWZS 2022-10-20 发布于山东

**本文节选自《马大勇心解三国演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文学史上有很多提法。比如说,在阶级斗争学说介入文学批评的时候,《三国演义》常被解读成“地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农民起义是历史前进动力”等等。进入到严肃的学术研究时期以后,对其主题又有多向性的读解。有“历史宿命论、循环论”之说,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代表;也有“呼唤仁君”说,认为书中表达了乱世知识分子对清平盛世的渴望。

这些主题各有侧重,也各有道理,但站在一个不研究小说的古代文学学者的半专业立场——主要是读者立场,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特别突出的主题词,两个大字——智慧。全书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到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几乎每一次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与改变,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都是智慧。所以我们说这部书是智慧之书,智慧是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最锋利的武器,甚至,它就是不二法门。

道理不难懂,关键是如何来论证智慧的决定性作用。我们首先引入一个比较大型的个案:汉末朝廷最高权力的几次转移交接的过程。我们知道,每一次最高权力的转移交接都改变了历史原有的发展方向,那么,什么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小说开篇有句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下面紧接着写到东汉末年历史,其中出现的第一代最高权力实际控制者叫做何进。何进有两重身份:官方身份是大将军,国家最高国防长官;私人身份,他是汉灵帝的何皇后的哥哥,也就是皇帝的大舅子。说到这重身份,对东汉政治史稍有了解的读者立即就能联想到一个问题:东汉政治史很有意思,一共立国两百年左右,其中后一百二十年,甚至一百五十年,皇帝说话都不算数。最高权力下移到两大集团手中:一个是宦官集团,元朝以后叫“太监”。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太监的黄金时代。第一个是东汉,第二个是晚唐,第三个,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在明朝,不仅大太监层出不穷,炙手可热,而且出现了太监这个行业中“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杰出”人物——九千岁魏忠贤。

另一个是皇帝的男性姻亲权力集团,也就是皇帝的岳父啊、大舅子啊、小舅子啊这一干人等。在历史上他们有个专属概念,叫做“外戚”。外戚的势力之大相当惊人,比如说汉顺帝的大舅子梁冀,他任大将军的时候,立了八岁的刘缵为皇帝,是为汉质帝。每次上朝,大臣奏事,完全听凭大将军决断,小皇帝是个木偶。有一天,小皇帝实在忍耐不住了,跟梁冀说:“大将军,你真是个跋扈将军啊!”

梁冀一听这话,倒抽了一口冷气:“本来我立这个小孩当皇帝,就是图他好控制,他才八岁就知道我跋扈,以后亲政的话,还有我好果子吃吗”?梁冀当时没有发作,过了一个多月,等事情淡化下来以后,给小皇帝送来一碗面条,小皇帝吃完以后腹痛如绞,毒发而死。梁冀又立了桓帝刘志,此后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梁氏一门前后七人封侯,出了三位皇后,两位大将军,其余任卿、将、尹、校的共五十七人。

何进虽然比不上梁冀的气焰,也算得上手握重权、呼风唤雨,但他能不能独揽大权、一手遮天呢?现在还做不到,因为还有“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跟他明争暗斗,要切分最高权力这块蛋糕。于是,何进召集手下的智囊团召开高级参谋会议,后来在这本书里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比如袁绍、曹操,当年都是何进手下的普通参谋。

袁绍率先给出A计划,他说:“建议大将军矫诏,也就是假传圣旨,命令各州郡刺史进京勤王,保护皇帝,铲除佞臣。小的州郡一两万人,大的州郡两三万人,汇合数十万人马,把京城包围得严严实实,铁桶一般。再颁布十常侍等人的罪状,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这叫做堂堂正正,师出有名”。

曹操坚决反对袁绍的A计划,他提出了属于自己的B计划。我们分析一下曹操的B计划,他有两条适用原则:一是知己知彼的兵法原则,一是快刀斩乱麻的效率原则。所以,曹操讲了这么一番话:

“我们要办成这事儿,首先得分析一下我们和宦官集团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宦官的优势在哪?我们在外朝,他们在皇宫,和皇帝、太后的关系亲密,这是我们的劣势;我们的优势在哪?我们有兵符,可以调动正规军,这是宦官最大的短板。所以,第一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第二要快刀斩乱麻,防止迟则生变。你从外地调兵,以我们现在的交通条件,快的一两个月能到就算不错了,慢的四个月半年都到不了。夜长梦多,必然会出问题。应该怎么办呢?用不上从外地调几十万军队,就从京师禁卫军调一支小部队,几千人一个团就够用了,再精干一点,几百人一个连也够用了。进入皇宫,精准定位,把十常侍抓起来杀掉,然后再向皇帝太后禀报。这叫做先斩后奏。皇帝、太后肯定不高兴,但我们兵权在握,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我们看得很清楚,无论从计划的适用原则层面,还是从历史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曹操的B计划是比袁绍的A计划好很多的,但是,何进的智商不允许他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说“智慧改变历史”,这个判断是有两重性的:高智商改变历史,低智商也改变历史,何进就是一个以低智商改变历史的典型。现在眼前明明摆着两个计划,二选一,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都有百分之五十选对的概率,何进睁着眼睛偏偏选一个错的。所以,毛宗岗在这里有句批语,说“何进胸中如漆”,翻译过来就是“一脑袋浆糊”。

就这样,何进选择了袁绍的A计划,这道假圣旨就发出去了。这道圣旨立即产生了一个效应:之前何进和宦官集团也斗得相当激烈,但毕竟还有一层窗户纸没有完全捅破;圣旨发出去,这层窗户纸就捅破了,斗争迅速进入白热化状态。宦官集团意识到生死存亡,危在旦夕,必须要发动反击。怎么反击呢?曹操分析得一点都不错。宦官也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他们最大的优势在哪?曹操也给我们分析了:跟皇帝太后关系好嘛!所以,十常侍中排着队去见太后,抱着太后的腿放声大哭:“我们也没得罪大将军啊!现在听说大将军要召集外地兵马杀掉我们,请太后救救我们吧!”太后一看,这么可怜见儿的,也就心软了:“好吧,传我懿旨,召大将军何进进宫议事”!议什么事?饶宦官性命的事啊!

太后的懿旨传到大将军府,当时曹操没在何进身边,只有袁绍在。为什么特地强调这个细节呢?我们要看到,智商高低是有三六九等的,袁绍的智商确实不如曹操,后面我们讲官渡之战还能看到这一点,但跟何进相比,还是袁绍智商要高一些。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又是二选一,进皇宫还是不进皇宫呢?袁绍的意见无疑是对的:

“我们调兵的圣旨已经发出去了,这种风口浪尖的危险时刻不能进皇宫啊,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但何进居然还得意洋洋,不可一世,他说:“我是朝廷的专管大将军,手绾天下兵符,区区几个宦官能对我有什么大动作?”最后还是下了决心要进皇宫。从何进身上我们体会到一句“名言”:“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蠢事并不难,难的是只做蠢事,不做聪明事”,何进就是这样一个人。小说开篇,只需要他做两个决定,他全都做错了,错误率是百分之百,而且,这是他最后一次犯错误,他再也没有机会犯下一个错误了。

袁绍苦劝何进不住,只好请求何进批准自己率领五百虎贲勇士,我们现在讲就是一个特种兵警卫连队,保护何进的人身安全,这个何进倒是同意了。袁绍带着五百人簇拥着何进来到皇宫门口,宦官集团再一次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人家都不用派什么有身份的大宦官,一个年轻的小宦官往门口一站:“太后有旨:只宣大将军一人觐见,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这是符合宫廷管理规定的。袁绍和五百人都被拦在皇宫门外,何进一个人雄赳赳气昂昂进了皇宫大门。还没走进去三五百米,身后两扇大红门“咣当”一关,假山背后伏兵四起,根本没看见太后,就中了宦官的埋伏了。宦官在皇宫里头太多人没有,三五百人总是有的吧?重型武器没有,菜刀啊,砖头啊,棒子啊,这些轻型武器总是有的吧?那也是要命的呀!

宦官们拿着这些轻型武器,乱刃齐下,刚刚还不可一世、手绾天下兵符的何大将军,就这么轻易地死在了自己的低智商之下。袁绍带领五百勇士在外面等了好久,不见大将军动静,下令五百人齐声高叫:“请大将军上车!”话音未落,高高的宫墙后面,“嗖”的一下,何进的脑袋给扔出来了,身子留在那边了。到这一步,袁绍才红了眼睛,下令五百人撞开宫门,看见宦官就杀,终于酿成了一场惨烈的宫廷政变。不用说真的宦官给杀了很多,就是没长胡子的,或胡子长得比较少的人,都被误当成宦官杀了不少。所谓“血流漂杵”,真是惨烈至极。大家看,最后还是走到曹操的B计划上面来了,但这是付出了何进性命的代价以后才不得不如此的。

何进这种低智商的死法改变历史产生了两个效应:第一,他的死腾出了一个最高权力的真空,等待着别人来填补;第二,他发出去那道调兵的圣旨给接替他位置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这个人就是董卓。

董卓当时是西凉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甘肃省省长,在西凉手握重兵,野心勃勃,久蓄异志,一心想进入权力中枢,苦于没有很好的机会。接到何进这道圣旨,董卓大喜过望,率先带兵来到京城。到这儿一看,宫廷政变也进行完了,何进与宦官同归于尽,现在朝廷乱七八糟,群龙无首,董卓就凭借实力顺理成章接替了何进的地位,成为东汉末年小朝廷的第二代最高权力实际控制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