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需要做个精益战略规划

 唐道述 2022-10-20 发布于辽宁

导言:

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容易把精益工具当成精益的核心,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变革,最终导致转型失败。其实精益是促进企业持续增长的一种策略,应该在战略层面上考虑精益推动,制定合理的精益战略规划。

在后疫情时代,2023年对于企业的挑战可能更大,企业无论是处于精益旅途上的哪个阶段,更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适合企业发展的精益转变道路上去投入重兵。

我身边的企业,有的是因缘之下刚接触精益,有的已经开展几年精益,还有的已是数十年的精益老兵,都需要回答柏拉图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们企业需要思考,什么样的精益转变路径适合我们,如何利用2022年剩余的时间,去规划过好未来3-5年的精益之旅。

作为一名精益顾问,我看到很多企业都是采用散点式、短期性和项目型的方式开展精益,在追逐新工具、新技术和新系统过程忘却了开展精益的目的。可能我们人类天生就是这样,喜欢快速获得成功。

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书《思考,快与慢》中描述了人类使用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思考)在大多数时间运行。这是我们的大脑处理外部世界的自动、直觉方法。这使我们能够对所见做出几乎即时的判断,而不必太费力思考,当你解1+2=时使用就是系统1。

系统2(慢思考)则相反:它是深思熟虑的、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当你求解14 x 24=时,就是使用系统2。

在你企业开展精益时,你很难克服急于取得成绩的倾向,系统1的思考方式让你在不费很多精力的前提下,生成那些能快速出成绩的局部型精益项目。 就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项目的成功只是相对于企业某个职能绩效或阶段而言,而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益战略是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的,精益战略规划需要企业具备系统2的思考方式。

通过精益战略规划企业高管层

需要回答下列重要问题。

· 企业精益现状水平如何?

· 在过去精益实施过程中经验教训?

· 未来3-5年业务增长和运营绩效目标?

· 哪些价值流需要优先转变?

· 哪些项目需要启动、继续、中止或取消?

· 日常改善需要覆盖哪些层级和团队?

· 3-5年的精益实施路径和关键节点(精益地图)?

· 需要开展哪些支持性精益活动?

· 公司精益治理机制和管理架构需要做哪些改变?

...

但是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依然停留在将精益作为降本增效的工具,而不是将精益作为促进企业持续增长的策略,开展精益工作缺乏专业性,导致精益对企业增长缺乏有效性和持续性。 就算国内推行精益不错的企业,和一流的精益公司如丰田汽车、丹纳赫和霍尼韦尔等世界级企业相比较之下,就这些企业取得的成绩而言,也只能称之为“精益业余选手”。

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企业往往误把一套特定的精益工具当成精益的核心,或仅在某一职能领域(如生产)推行精益,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变革。其实,精益思维涉及更深入、更普遍的文化转型,大多数公司缺乏在战略层面考虑精益推动 。

唐道述团队师承30年的全球精益转型实践方法论,将精益作为企业重要战略举措获得持续的领先优势,促进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精益战略规划对企业是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杠杆,通过精益战略杠杆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内在组织潜力。

唐道述协助全球500强和国内百强企业规划、部署和导入精益战略,获得持续市场的竞争优势,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精益战略规划基于一流精益企业的管理实践,唐道述同企业管理团队并肩作战,从全价值链上规划、部署和实施精益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精益战略规划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业务,对集团型公司管理众多下属企业也大放异彩。精益战略规划不仅是促进企业价值增长的战略,更是一种管理思维方式和文化,其内在的精益思维隐含着企业不断精进的哲学思想。

精益战略规划的最佳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演进,通过改善成本结构、投资增长引擎、加速利润核心业务增长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

联系唐道述,为你定制一场期待已久的精益战略规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