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一首《菩萨蛮》,颠覆前人,开一代先河

 xqjhr 2022-10-20 发布于天津

辛弃疾,两宋时期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诗歌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是真正意义上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式的能臣。他出生在山东济南,在其幼年时代,山东就已被金人侵占,辛弃疾成长在敌人的铁骑之下,亲眼所见的是金人无情的压迫以及失地人民顽强的反抗。

辛弃疾二十多岁时参加耿京的起义军,在军中担任“掌书记”一职,从军期间,他表现出了异常的英勇与非凡的智谋,两件事可以证明:其一,一位名为义端的和尚投靠金人,辛弃疾义无返顾地追捕并将其斩杀;其二,也是最为著名的一个事件,内奸张安国杀害了义军首领耿京之后逃去金营,辛弃疾只带领五十余人,骑马冲入五万人的敌军阵营,活捉了张安国,并把他押送至健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两件事足见其英勇。

辛弃疾从“敌占区”率部南下,他的复国热情却遭遇了一盆冷水。

南宋的统治阶级偏安一隅,贪图享乐,根本不顾北方故土的生灵涂炭,并且对义军又疑又惧,辛弃疾到南宋后,当权者很快拿掉了他的“兵权”,把他安排到江阴军作了一个地方小官。

尽管辛弃疾官职卑微、倍受冷落,但他还是献上了自己的《美芹十论》,在这一篇宏论中,辛弃疾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金人并非势不可当,实际是外强中干,南宋大有可为,并对南宋的自强与收复中原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建议。只可惜,一番苦心空付东流,当权者只以“讲和方定”为理由,轻而易举地把辛弃疾否了。

辛弃疾只余愤懑、悲慨,因此他喟叹:“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淳熙二年、三年(1175——1176年),辛弃疾在江西作提刑官,官衙即在赣州,任职期间,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词如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造口(皂口):镇名,在江西万安县西南。

郁孤台:在今赣州市。

清江水:指赣江之水。

鹧鸪:鸟名,啼鸣的声音颇为凄厉,听起来好像“行不得也哥哥”。

《宋史》后妃传以及《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金朝兵分两路进攻南宋,西路金兵渡江南下直奔洪州追击隆佑太后,步步紧逼,“太后乘舟夜行”,逃至太和县,又到万安县,随行兵士已不到百人,到皂口舍船登陆,直逃到虔州(即赣州)才摆脱了金兵的追捕。

四十多年后,当辛弃疾到达此地,想起当年恨事,感慨于心,于造口壁题写下本首《菩萨蛮》。

本词开篇两句中的郁孤台是“虔州八景”之一。“郁孤”意为“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由于此名不善,所以唐时更名为“望阕”。本词中诗人却仍然用旧名起兴,“清江水”指赣江,这是明显的托喻,紧承第一句的是“中间多少行人泪”,写法上如李后主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这样的一个开篇自有一种孤郁难平之意兜头而下,其中饱含着家国破碎之悲、忠而见疑之愤以及此生蹉跎之恨。

三、四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是古时的都城,此处的长安非实指长安城,而是用“长安”指代北宋时的都城东京(开封)。

“可怜”即可叹。

此两句,诗人继续抒情。以前的都城已沦陷,在金人的铁骑下面目全非,可叹曾经的大好河山,半数失去,令人何其心痛。

上片至此,字里行间均可见诗人的一腔幽愤。

下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诗人继续借山水抒发内心之感,赣江之水滚滚奔流,并不因为重重山峦的阻隔而停滞不前。

此两句,在情感上起了一种振荡的作用,这使本首词避免了始终用悲伤情绪贯穿的贫乏,从而有了跌宕起伏的魅力。

奔腾不歇的江水正如诗人的执著,尽管有万千阻挠,但是诗人依旧满怀热忱,依然心系北方故土,依然绝不放弃北阀的努力,依然努力向朝廷进言,一片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虽然是“我心依旧',但是来自当权者的压力也如山般沉重,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全无施展的舞台,朝廷内一片“议合”之声,也有少数主战派支持诗人,但那不过是以“党争”为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之下,诗人最终吟咏出“向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孤寂的山林中传出鹧鸪声声悲伤的啼唤,夜幕笼罩,不禁使人悲从中来,诗人心中的复国大业,也如这一片萧然的晚景一样,希望几近渺茫。

表面看来,本首小令是一篇山水之作,实则暗喻了当时的政治环境,诗人的将忧国之情隐含在诗句里,情感含蓄深沉又不失阔大悲壮。

在辛弃疾之前,许多文人都有过《菩萨蛮》这阕词作,温庭筠更是以十四首《菩萨蛮》小令在《花间集》中独占鳌头,这些《菩萨蛮》或恻艳精工,或深情谐婉,而稼轩本首《菩萨蛮》却大为不同,他放弃了传统男女情爱的题材,转而用小令表达了忧愤的爱国之情和自己满怀的大抱负。

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价本词为“《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镗鞳:撞击钟鼓而发出的宏亮之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