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科普] 别担心,儿童抽动障碍有解,如何解?(下)

 一元堂中医张 2022-10-20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呵护儿童健康

托起明天希望

——大连市儿童医院


在上期“儿童科普”中,神经康复科专家张桂香主任就儿童抽动障碍的话题为家长们进行科普,今天,就抽动障碍的具体分类及诊断治疗,张桂香主任继续为家长们科普。

图片
知识点
图片

上期知识点:孩子挤眉弄眼、点头晃头、抻脖子仰脖子、发声尖叫是病——抽动障碍

(点击文字或下图均可查阅上期详细内容)

图片

本期知识点:哪些情况是抽动障碍,如何治疗,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护理与积极面对

本期嘉宾 | 大连市儿童医院二十二病房(康复综合科)主任张桂香主任医师



有些抽动障碍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有些却会……

★ 抽动障碍的病程分类 

张桂香主任:

短暂性抽动障碍:

图片
短暂性抽动障碍通常又称为抽动症,是抽动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病程持续不超过1年。
通常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和适应环境无明显影响。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图片
可以有运动抽动障碍,或者仅仅出现发声抽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同时存在,症状相对不改变,可以持续数年甚至终身。多见于成年人,但可以发生于少年期。

Tourette综合征(TS):

过去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称为多发性抽动症。在病程中存在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甚至于出现说脏话等行为。

图片
除抽动症状外,还可伴发多种多样的行为症状或精神障碍,可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严重者干扰日常生活和学习,尤其伴发行为症状,如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ODD(对立违抗性障碍)及其他行为障碍,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病情评估:轻度、中度、重度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

轻度:

抽动症状轻,不影响患儿学习、生活或社交活动;

中度:

抽动症状重,但对患儿的学习、生活或社交活动影响较小;

重度:

抽动症状重,并明显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或社交活动等。

图片

医生+家长+患儿+社会,共同努力帮助孩子积极面对疾病

大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张桂香主任:

图片

需要医生、家长和患儿、老师以及同学共同参与其中。

家长+孩子=
正确面对,多陪伴

首先,患儿和家长要正确面对疾病,调适好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多陪伴多沟通,多倾听孩子的需求诉说,多和孩子进行舒服的谈话,减少压力,多进行互动性活动,稳定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老师+同学=
理解鼓励,多接纳

老师和同学正确认识本病,多给予理解和鼓励,不嘲笑、不排斥。

医生=
对症治疗,多宣教

多和家长宣教,每一名孩子由于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对疾病预后目标需求不同,要注意个体化治疗。医生治疗前,要明确治疗的靶症状,也就是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症状。有的是抽动是靶症状 ,有的是共患病症状是靶症状。

生活上要注意:

避免不良刺激,少使用电子产品:
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尽量减少接触电子产品,尽量少看电视,不玩游戏机,避免看激烈的恐怖的动画片和影片。

图片


合理饮食:

避免食用含谷氨酸类味素添加剂的食物,限制含人工色素的食物,如饮料、糖果、冰激凌、果冻等;不吃炸鸡、薯条等食品;少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奶酪等的摄入;有过敏现象的孩子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维持微量元素的稳定,避免铅的超标,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

图片


遵医嘱,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不同:
轻度的治疗原则:轻度的不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时候主要是疏导情绪,祛除诱因,减轻压力,尤其家里成员一定要放松心情,淡化动作。
中重度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并重。尤其影响到孩子学习、正常生活交往、影响到孩子及家人情绪心理的时候建议给与药物治疗,同时可以给与心理行为治疗。
遵医嘱科学用药,切勿谈药色变:

任何用药均需遵医嘱进行,如硫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贴剂等一线药物,虽然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按照医生指定的方案进行还是很安全的。

图片

不能谈西药就恐慌,相信科学的治疗方法,在抽动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心理发展以及影响到孩子的自尊自信心建立的时候,应该选择利大于弊的药物治疗方案。轻中度可以遵医嘱考虑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肝、心,与脾肾有密切关系。为肝肾阴虚、风痰内扰。先天禀赋不足,还有精神压抑,学习负担太重,肝气郁滞,肝阳亢盛。所以可以给予一些补益心肾,养血调肝的药物。


冷静、理解是心理治疗的关键


要做:

遇到孩子有抽动动作,家长一定要冷静,淡定,理解孩子。抽动障碍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情绪的问题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家庭有依附关系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情绪
父母静下心来,放低姿态,多陪伴少说教,借助家里的现有条件多做一些互动的游戏活动和户外运动,静下心来,多倾听孩子的诉求,多和孩子进行一些舒服的平等谈话。

不要做:

不要总是提醒,不要责怪甚至于恐吓,长时间的负性强化更会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自身的动作上面,反而会更加频繁发作,久而久之抽动动作没有减轻,孩子却会变得自卑、胆小、敏感,暴躁、逆反、违抗等。

行为治疗方面:包括习惯逆转训练、阳性强化、放松训练、认知行为干预。


有的孩子靶症状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以及情绪问题,应该结合症状与精神科医生共同评估,给与相关药物的综合治疗。
有极少部分难治性的多发性抽动障碍需要寻求多学科的协作治疗。



别担心,近半数患者病情完全缓解

30%~50%病情减轻,
5%~10%迁延不愈至终身,抽动症状或者共患病会影响学习、社会适应性和生活质量。

大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张桂香主任:

图片

希望家长们能够正确认识抽动障碍,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焦虑。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异常,要及时带他到医院诊治,由专业医生评估、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帮助孩子的最佳途径,市儿童医院康复综合科将持续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与孩子保持正确的良性沟通,与孩子共同成长。

图片

图片

张桂香

主任医师

大连市儿童医院二十二病房(康复综合科)主任

诊治专长:主攻小儿神经康复专业,主治高危儿早期评估及早期干预、抽动障碍、小儿癫痫、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康复科门诊、周四上午神经科门诊
张桂香,主任医师,康复综合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毕业近30年以来一直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致力于小儿神经康复专业疾病的研究,擅长高危儿早期评估和干预指导,小儿癫痫、抽动障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发育迟缓、脑瘫、孤独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理事,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儿童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抗癫痫协会委员,大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科分会委员,大连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库儿科分会委员,大连市市级残疾评定专家组委员等社会职务。是大连地区唯一获得GMs质量评估技术和TIMP运动测试技术资质的医务人员,并率先在大连地区应用这两项国际认证的技术对高危儿进行动态评估。曾参与编写出版“儿童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及“健康知识232问”,在核心期刊发表数篇论文,主持及合作完成多项科研课题。

本期投稿:二十二病房(转载须经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