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人肢体畸形」影像学、治疗方式及手术技术,知多少?

 左贵松 2022-10-20 发布于安徽

+ + + + + + + + + + + 

简介

1.成人肢体畸形是一种下肢疾病,可由儿童发育障碍、代谢性骨疾病、严重骨关节炎、创伤或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引起;

2.通过临床检查结合下肢全长X线片做出诊断;

3.治疗通常是行股骨和/或胫骨截骨术,一些患者也可选择关节置换术来矫正畸形。

本文,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力主任、张晓岗主任对「成人肢体畸形」进行详细讲解。

+ + + + + 

✦  +

+

流行病学

1.上肢(罕见):畸形常由肘、腕关节的骨折复位不良导致。

2.下肢(本章重点):

(1)股骨、胫骨或两者皆有:畸形的位置有助于确定在何处矫正畸形。

(2)近端、远端。

✦  +

+

病因学

▎病理生理学

1.损伤机制:相关损伤或骨科疾病导致的骨性肢体畸形。

2.病理解剖学:多数病例是由于某些原因(畸形愈合/不愈合、代谢性骨疾病等)导致骨的解剖轴发生改变,随后出现明显的机械轴偏移(MAD),引起关节接触压力和韧带稳定性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导致关节退变和机械对线偏移加重。

▎相关疾病-骨科疾病

●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截骨手术史;膝外翻/膝内翻;伴有畸形的晚期关节炎;股骨前倾;肢体不等长(LLD);骨肿瘤。

●儿童时期异常:

(1)blount's病(又称“先天性胫骨内翻”);

(2)局灶性纤维软骨的发育不良;

(3)胫骨近端骨骺损伤;

(4)cozen's现象(指儿童胫骨近侧干骺端损伤后,晚期可发生外翻畸形);

(5)骨骼发育不良:骨骺发育不良;干骺端发育不良。

▎内科疾病

1.骨代谢疾病:肾性骨营养不良;佝偻病;成骨不全症。

2.神经肌肉疾病:脑瘫;

3.神经纤维瘤病。

✦  +

+

临床表现

▎查体

1.视诊:

(1)注意冠状面/矢状面畸形;

(2)注意任何旋转畸形;

  • 股骨前倾-内旋增加>70º;

  • 胫骨向外扭转加大。

(3)下肢长度差异。

2.动诊:

(1)评估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2)评估韧带松弛度。

✦  +

+

影像学

▎X线片-推荐投照位

1.负重下肢全长正、侧位片:

(1)髌骨应正对前方,防止旋转;

(2)X线球管应放置在离X线片盒3米远处,与膝关节在同一高度。

2.患肢畸形节段的负重正侧位片。

▎X线表现

1.解剖轴-测量每个解剖节段:

(1)股骨解剖轴(AAF):平分股骨髓腔;从大转子尖端到膝关节测量;通常在股骨远端中点内侧。

(2)胫骨解剖轴(AAT):平分胫骨髓腔;从胫骨近端中点到胫骨远端测量。

2.机械轴:

(1)下肢:从股骨头中心到踝关节中心的连线。

(2)股骨机械轴(MAF):从股骨头中心到股骨远端中心的连线。

(3)胫骨机械轴(MAT):胫骨近端中心至踝关节中心连线;如果没有胫骨畸形,应与胫骨解剖轴(AAT)相同。

3.关节线轴:

(1)股骨:连接股骨内外侧髁远端的线。

(2)胫骨:连接胫骨内侧/外侧平台近端的线。

▎测量

1.冠状面:

(1)解剖轴/机械轴夹角(解剖轴与机械轴的成角关系):股骨:5°~7°;胫骨:多数AAT=MAT。

(2)机械轴偏移(MAD)(当机械轴未穿过膝关节中心时会出现机械轴偏移):MAD在膝关节中心外侧=外翻;MAD在膝关节中心内侧=内翻。

图片

图1 MAD 内翻、外翻

(3)解剖轴测量-用小写“a”表示:

股骨:

  • 股骨近端内侧角(aMPFA),正常:84°(80°~89°);

  • 股骨远端外侧角(aLDFA),正常:81°(79°~83°)。

胫骨:

  • 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正常:87°(85°~90°);

  • 胫骨远端外侧角(aLDTA),正常:89°(86°~92°)。

图片

图2 下肢解剖轴

(4)机械轴测量-用小写“m”表示:

股骨:

  • 股骨近端外侧角(mLPFA),正常:90°(85°~90°);

  • 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正常:87°(85°~90°)。

胫骨:

  • 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正常:87°(85°~90°);

  • 胫骨远端外侧角(mLDTA),正常:89°(86°~92°)。

图片

图3 下肢机械轴

(5)关节线的会聚角:

股骨和胫骨的会聚角(JLCA)应基本平行,正常=0°~2°之间。

图片

图4 关节会聚角

2.矢状面测量:

(1)股骨远端后侧角(PDFA):正常范围:79°~83;

(2)胫骨近端后侧角(PPTA):正常范围:77°~84°。

图片

图5 矢状面测量

3.双下肢长度差异(LLD):

(1)两侧股骨头顶部至踝关节中心距离的差值;

(2)可以分别测量股骨和胫骨来确定结构性双下肢不等长(LLD)的来源部位。

4.畸形计算:

(1)只有一处成角畸形时,畸形骨骼的近端和远端机械轴的交叉点就是旋转和成角中心(CORA);

(2)如果畸形既有成角又有移位,CORA则从机械轴相交的位置相应移位。

图片

图6 CORA

▎CT

1.适应证:旋转对线不良;

2.影像:轴向,矢状,冠状序列;

3.观察:轴向横切面对于确定股骨的前后倾和旋转畸形非常有用。

✦  +

+

治疗方式

概述:评估畸形的角度、移位、肢体长度和旋转,按这个顺序去矫正畸形。

▎手术治疗

截骨术

1.股骨去旋转截骨术:

(1)相对适应证:股骨过度前倾,外旋<10º(股骨内旋增加导致髌骨轨迹不良和不稳定);步态异常,跑步困难。

(2)手术技术:近端转子间、骨干、远端髁上;刃钢板、锁定钢板、髓内钉固定。

(3)结果:去旋转截骨术,结果均可获得改善;可能对冠状面对线有不良影响。

2.胫骨外翻截骨术:

(1)适应证:内翻MAD,MPTA<85º,CORA位于胫骨内,提示是胫骨畸形导致内翻;临床或影像学未发现膝关节其他两个间室有骨关节炎表现;通常用于不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年轻患者,或胫骨畸形严重无法接受初次TKA治疗的患者。

(2)手术技术:内侧楔形开口胫骨截骨术;外侧楔形闭合胫骨截骨术。

(3)结果:MAD和评分结果显著改善(Lysholm,SF-36,VAS),5年结果优良率达到90%~95%,10年降至50%~70%;吸烟、年龄>60岁及膝关节伴有其他两个间室骨关节炎的患者失败率较高。

3.股骨外翻截骨术:

(1)适应证:内翻MAD,mLDFA(>90º)或aLDFA(>83º)增加,CORA位于股骨内,提示是股骨畸形导致内翻;胫骨和股骨都有畸形,胫骨外翻截骨术后关节线倾斜。

(2)手术技术:外侧楔形闭合截骨术;

(3)结果:MAD和评分结果改善。

4.股骨内翻截骨术:

(1)适应证:外翻MAD伴mLDFA(<85º)或aLDFA(<79º)减小:外翻畸形>12º;临床和影像学未发现膝内侧间室关节炎。

相对适应证:用于改善Q角变大的膝外翻患者的髌骨轨迹;用于减轻外翻畸形导致的MCL应力增加。

(2)手术技术:股骨远端外侧楔形开口截骨术;

(3)结果:矫正外翻畸形安全、有效、可重复。

▎肢体渐进性延长

1.适应证:虽然不能仅根据LLD的具体差异程度来决定是否手术,但LLD(下肢短缩较健侧)>2cm时应考虑手术。

2.手术技术:外固定架;髓内固定+/-外固定架。

3.结果:可显著改善LLD,差异<1cm;也可同时矫正小的尤其是在骨干或干骺端位置的成角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

1.适应证:伴有膝关节多个间室骨关节炎的畸形。

2.手术技术:使用常规假体的初次TKA;使用带延长杆假体的初次TKA(适用于韧带松弛或截骨后侧副韧带完整性受损的病例);关节外截骨术后TKA。

3.结果:评分结果持续改善;能够纠正冠状面对线至中立位附近(畸形距离关节越远力线越容易矫正);关节外截骨术后的TKA结果复杂,可靠性差。

✦  +

+

技术

▎支具/膝踝足矫形器(KAFO)

技术:包括一个带金属支撑的踝足矫形器,一个机械性的膝关节和两条大腿缚带。

▎股骨去旋转截骨术

1.手术入路:可采用股外侧肌下入路或股内侧肌下入路。

2.技术:

(1)近端截骨术:转子间或转子下截骨术;用角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也可矫正前弓/反曲和内翻/外翻畸形。

(2)骨干截骨术/髓内固定:股骨峡部外侧做小切口;截骨前先钻孔;髓内钉由大转子近端插入;髓内钉穿过骨折部位后,完成截骨;然后将股骨外旋45º去旋转,从而使髌骨向内旋转45º对线,相对于髂前上棘稍微外旋。

(3)远端髁上截骨术:股内侧肌下入路;在近侧端和远侧端钻入Schanz针后截骨;去旋转后,放置髁上锁定钢板固定。

▎胫骨外翻截骨术

1.手术入路:外侧楔形闭合截骨术-前外侧入路;内侧楔形开放截骨术-前内侧入路。

2.手术技术:

(1)外侧楔形闭合截骨术:切除腓骨头前部;透视下在胫骨结节近端行截骨术;移除外侧楔形骨块,保留完整的内侧皮质作为合页铰链;用骑缝钉或钢板固定。

(2)内侧楔形开放截骨术:使用双平面对线截骨导向;由内向外钻入合页定位克氏针,刚好位于胫骨外侧平台下方;放置截骨导板,保护好髌腱;开放截骨后用楔形骨块填充。

3.并发症:截骨处不愈合;髌韧带损伤;髌骨低位;胫骨平台后倾改变:楔形开放易导致后倾增加;楔形闭合易导致后倾减小。

▎股骨外翻截骨术

1.手术入路:经股外侧肌下入路显露股骨远端。

2.手术技术:

股骨外侧楔形闭合截骨术:由股骨外上髁斜向远端钻入克氏针,恰好经股骨内侧髁近端到达内侧皮质;保留完整的内侧皮质作为合页铰链,完整的内侧皮质可以提高截骨后的轴向/旋转稳定性;用轻微外翻力量闭合楔形开口;双平面截骨术、单平面截骨术。

3.并发症:截骨处不愈合;内侧皮质铰链处骨折。

▎股骨内翻截骨术

1.手术入路:

(1)股骨外侧楔形开放截骨术:经股外侧肌下入路显露股骨远端;

(2)股骨内侧楔形闭合截骨术:经股内侧肌下入路显露股骨远端。

2.手术技术:

(1)股骨外侧楔形开放截骨术:由外向内经股骨髁上钻入克氏针;保留1cm~2cm内侧皮质作为合页铰链;撑开截骨处,放入预先测量好的充填块,然后放置外侧股骨钢板。

(2)股骨内侧楔形闭合截骨术:截骨位置在干骺端-骨干交界处;闭合后在股骨内侧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

3.并发症:股四头肌肌腱损伤;股骨髁间骨折(截骨太靠远端时发生);外侧合页铰链处骨折(截骨处固定后稳定性降低)。

▎肢体渐进性延长

1.手术入路:髋关节外侧入路,髓内钉固定、外固定。

2.手术技术:牵引成骨:等待5天~7天开始牵张,然后以每天约1mm的速度牵张;外固定架:单边架、环形架/六棱框架;髓内固定+/-外固定架:

3.并发症:

(1)外固定架:钉道感染;疤痕;影响美观。

(2)髓内钉延长:新生骨形成不良;关节挛缩/脱位;髓内钉失效。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1.手术入路:标准髌旁内侧入路。

2.手术技术:

(1)目的是通过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截骨恢复中立位机械对线;

(2)评估正常肢体畸形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关节外畸形:

●确定胫骨、股骨的CORA,CORA位置离膝关节越远,通过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截骨来矫正畸形越容易;

●畸形越严重或位置离膝关节越近,可能需要行TKA以外的关节外矫形截骨术。

3.并发症:假体周围感染;韧带挛缩/松弛;髌韧带损伤。

✦  +

+

并发症

1.畸形残留/过度矫正:

(1)一侧关节间室负荷增加;

(2)术前计划对于避免这种情况非常重要;

(3)楔形开放截骨术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丢失一些矫正角度。

2.截骨处不愈合:发生率约5%。

3.韧带/肌腱损伤:股骨截骨术中有损伤股四头肌腱的风险;胫骨截骨术有损伤髌韧带的风险。

4.髌骨低位:见于胫骨近端截骨术后,胫骨结节上截骨比结节下截骨更易造成髌骨低位;可导致膝关节疼痛加重和增加以后TKA的困难。

5.感染:发生率1%~4%;增加骨不连的风险。

✦  +

+

预后

在最初5年,>90%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结果仍然很好。10年以后,这一比例降至50%~70%左右15%~25%的患者在10年内需要TKA。

来源:唯医

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力主任、张晓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