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在哪里 5个指标一探究竟

 新用户41015886 2022-10-21 发布于上海

时间:2022年10月21日 08:41:12 中财网
  如果说'我是谁、来自哪里、又将去往何处'是哲学家们想解答的问题,那么今年A股投资者热衷的问题一定是'市场到底了吗、要不要割肉、能不能抄底'?

  关于市场底部的讨论已经从春天持续到了秋天,3000点关口跌破又收复的剧情也反复上演了两回。

  说实话,没有人可以精准回答到底多少点才是市场底部,就像我们都感受到秋天已经来了,但也说不出,秋天是在哪天真正降临的。

  但鉴于关注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比较多,还是决定用数据说话,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实用的市场位置判断指标,咱不下具体判断,心理有个底就行。

  指标1:
  估值

  估值往往用于判断投资标的是贵或者便宜,也就是投资性价比,可以说是反映市场当下定价的秤。

  大家常用的估值指标有市盈率(PE)、市净率(PB)和市销率(PS)等,其中市盈率的使用频率和市场认可度最高,数值越低越便宜,越高则性价比越差。

  以上证指数为例,我们观察其近10年的历史市盈率情况可发现,市盈率来到相对低位时,都对应着一个大周期的相对低位,买入并长时间持有都有望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和2018年的单边下跌大熊市。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2/10/22-2022/10/19)
  回到当前的市场,我们可以来看看A股主要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情况,从而来参考判断市场可能所处的位置。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19,2018年熊市末期选取的是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
  很明显,现在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市盈率(TTM)基本都位于近3年维度下较低的历史百分位,比大部分时间都要便宜。其中,从近3年的维度来看,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历史百分位更是低到了地板上,比98%的时候都要便宜。

  那从近5年、10年维度来看,上表的7大指数也全部位于历史中枢之下,或许是性价比较高的位置。

  指标2:
  股债性价比

  简单来说,股债性价比就是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或组合的收益率,减去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差值,差值越高,说明给予的风险补偿越高,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就越大。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过去10年中,其风险溢价(判断股债性价比的指标)每次来到历史相对低位便对应着指数走到较高位置,例如2015年6月8日,沪深300的风险溢价为1.69%,对应着5353点的历史相对高位,之后,随着市场回调,风险溢价也逐渐实现'均值回归'。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2/10/22-2022/10/19)
  而目前沪深300的风险溢价为6.33%,位于近10年82.74%的历史分位数较高区间,或许是市场来到相对低位的又一印证。

  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反映的是某一资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大亏损幅度,这个指标可以作为回调阶段判断下跌程度的锚,因为A股市场历来都有比较显著的涨跌周期性。

  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往几次著名大跌中大盘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下跌情况,可以参考判断本次回调可能处于什么水平以及市场可能还有多少下跌空间。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3/12/31-2022/10/19)
  以上4次下跌行情及本轮回调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如下: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19)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这轮让大家都很难受的回调起始于2021年12月13日,截至目前,本次最大回撤为-29.07%,不仅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最大回撤,也与前4次下跌区间的最大回撤均值(-35.58%)比较接近了。

  从这个角度讲,今年这轮调整下跌的幅度确实不小了,即便难以精准判断是否到了相对低位,但继续下跌的空间大家也可以掂量掂量了。(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19)
  指标4:
  破净率

  破净率这个指标看的是跌破净资产的个股占全部A股数量的比例。

  回顾历史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破净率和与大盘走势相关度还是比较高的。在市场相对低位区域时,破净率会大幅上升。

  兴业证券曾在此前的研报中统计了历史上6轮A股来到相对低位区域时的破净率情况,发现二者间的关联度较大。

  大家可以看到,今年4月份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时,破净率已经达到了与2019年初相当的水平。


  (来源:兴业证券,《十一项市场底部指标看本轮调整及与4月对比》,2022/9/28)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全部A股上市公司共有4961家,跌破净资产的公司有391家,占比为8.03%,虽然低于过去6轮市场相对低位的平均水平,但也比较高了。(注:市净率(PB)小于1即为破净,财务数据匹配规则按'当年一季'统计,计算过程中剔除了净资产为负和尚无法统计市净率的公司)
  指标5:
  成交额

  说到底,市场的表现反映的是参与市场的投资者的行为。所以,情绪因素也是绕不开的一环,而成交额是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中简约却不简单的那个。

  从逻辑上讲,上涨阶段赚钱效应好、热点多,大家的操作频率也高,再加上增量资金入场,交投会非常活跃;而在下跌过程中,如果下跌持续时间较长的话,基本表现为抄底的麻了、悲观者早跑没影了,最后只剩下'躺平摆烂'和少数极为乐观的,成交量自然会不断萎缩,直至所谓的'地量'。

  兴业证券复盘了2000年至今万得全A指数走势和市场成交额的相关性情况,发现两者的正相关性比较明显,说明成交额对于市场位置的判断有较强的指示意义。


  (来源:兴业证券,《十一项市场底部指标看本轮调整及与4月对比》,2022/9/28)
  在今年9月以来的市场中,万得全A的日均成交额为7285.24亿元,而在今年3月至4月27日反弹前,这个数字为9554.60亿元。(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19)
  看完这5大指标,相信大家心里对现在的市场位置也都大概有个儿数了。最后再多嘱咐两句:
  市场底部不是一个具体的位置,而是一个区间。大盘每日涨跌往往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长趋势行情的形成也很难一蹴而就。

  大家在投资前一定要先明确自己能承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用于投资的资金期限是多长,并且做好市场在相对低位震荡的充分心理准备,避免一次性'梭哈',以定投的形式参与或者在调整中择机逢低加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