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本纪第二(【题解】)

 明宫书房 2022-10-21 发布于江苏

 【题解】

     《夏本纪》是研究夏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写了大禹因治理洪水与平治九州的土地山川对黎民百姓有大功而接受了舜帝的禅让;禹死之后,其子启继位为帝,从此开始了“家天下”,帝王之位由禅让变为了父子相传;以及之后整个夏朝历代帝王的世袭,直至其末代帝王夏桀被商朝的开国帝王成汤所灭的故事。由于夏王朝的时代遥远,又没有文字记载,所以真正可写的史实并不多,这使得司马迁不得不做粗线条的勾勒。

        司马迁写《夏本纪》主要是依据了《五帝德》、《帝系姓》以及《尚书》中的有关篇章以及《孟子》等等。这些古代书本的写定大都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其来源则只能是“传说”。有关夏朝的传说中最精彩、最动人的故事无疑是关于大禹的,这是一个大公无私、拯救人民于水火的英雄,所以司马迁也饱含感情地既在《五帝本纪》中大篇幅地写到了他,又在《夏本纪》中特大篇幅地写到了他。大禹作为一个无私、忘我、造福人类的英雄是感人的,作为一个尽心国事、直言进谏,与舜帝推心置腹、以义相扶的良臣楷模,也是极其感人。这是司马迁的道德理想在人伦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具有民主思想的萌芽。

       作品中全文引入了《尚书》中的《禹贡》,这是因为战国时人依据古代传说撰写了这些遥远时代的文献,而儒家又将其编入《尚书》,尊为“经典”,得以广泛流传,并为司马迁所深深取信的缘故。这当然既可以让人了解中国古代的地理形势,又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大禹其人,但也应该说这是由于夏代的资料缺乏,能用的就尽量用上了。相反有关“少康中兴”的故事,后世流传甚广,在《左传》与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记载,而且少康忍辱发愤、艰苦奋斗,终于打败强敌、重建国家的英雄行为也与司马迁的人生观相吻合,不知司马迁出于什么原因反而放弃不要,这是令人遗憾的。尽管他在《吴世家》中借伍子胥之口也提及了此事,但在《夏本纪》中当写而不写,终是欠缺。

       过去人们把夏王朝的历史通通归于“传说”范畴,甚至连大禹有无其人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近些年来随着商朝考田的巨大进展,尤其是“夏商周工程”的启动,事实已经证明《殷本纪》所记的商朝世系是符合科学实际的。既然商朝的世系符合实际,那么夏朝的情况又当如何呢?在“夏商周工程”所发表的阶段报告中,已经肯定了《夏本纪》所列的夏朝世系,并将夏王朝存在的年代确定在前2070至前16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