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核心思想是“阴阳易变”,全书是一部记录天文学的哲学著作_大人_变革_君子

 nangongcunfu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这样解释并不难——比如,此语是说,君子的变革,像豹子一样,呈现一幅豹纹般的华美画面。不过,此语出自《易》四十九《革》卦之《象传》,属于《十翼》。不管其是否孔子所作,但其是解释《易》之经文的无疑。因此,对这句话的解读,就离不开《易.革》卦“爻辞”的本义。不然,就是《十翼》也歪解了《易经》了。

对《易·革》卦“爻辞”,不少人解释说,“大人”像猛虎一样推行变革,必能昭明精诚信实的美德。“君子”则如豹子一样助成变革,因大人道德光芒的辉映也蔚然成彩。

这确实能自圆其说。

可是,有三个问题。

第一,从《易》全篇看,上述解读对“大人”和“君子”的理解,似可商榷。

《易》,多称“大人”,如《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等等。

“大人”,在《易》中,一般是贵族的统称,当然,也就包括了有道德修养、身居高位的贵族。历来认为,《乾》卦是“君卦”,“九五之尊”的说法亦从此来。

《周易》

但《说卦》曰:“乾为君。”又《系辞下》:“盖取诸乾坤。”《注》云:“乾为明君。”韦昭《注》:“乾,天子也。”

《乾》卦里,是把“君子”和“大人”分开的——“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所以,才有了后来君王的“朝乾夕惕”一说,年羹尧错写为“夕阳朝乾”才给雍正提供了一个除掉自己的重大把柄。

似乎题外话,还是要证明,《易》中的“大人”与“君子”有不同的含义,“君子”才指道德高尚的君王。

顺便要说到,《乾》卦的“利见大人”,不是说“利于去拜见大人”,而是说“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有利于贵人出现。“见”,现也,“见龙在田”亦为此义。

这样看,前面那种解释,大概就不能成立了。

第二,《易》中每卦的爻辞,基本以“第三爻辞”总结其他诸爻辞的思想,带有本卦总结的性质。

《系辞下》曰:“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卒成之终”,指上爻也就是由此演生的别卦的第三爻。王弼《周易注》所云三爻“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此即谓也。

《革》卦第三爻为:“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这是说,九三以阳居阳,容易冒进,就可能收(征)得凶险。当变革已初有成就,不可一蹴而成,至少要经历“几次三番”努力才能成功,“守正防危”是正道,遂可四变为“坎”,“坎”为“孚”,故称“有孚”。

段玉裁

《说文》曰:“孚,卵即孚也。”段玉裁说:“俗文卵化曰孚。……《广雅》:'孚,生也。谓子出于卵也。’”这是说,“孚”就是“孵化”。

那么,“有孚”,即指“孕育而生”,这是《革》卦的核心要义。

有意思的是,《革》卦为“离下兑上”,“离”字本义是“離黄”或曰“仓庚”,也就是“黄雀”。这恰好与“有孚”相对应。

《革》卦《彖传》云:“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这个反证,也极形象地印证了“有孚”即“孕育新生” 之义。

这样看,孤立地解读后面爻辞中的“大人”和“君子”,也未必能站住脚了。

第三,《易》的核心思想及根本哲学观是“阴阳易变”,强调“顺天应人”。

《革》卦,离下火为阳,兑上泽为阴,《象》曰:“泽中有火,革。”水火本不相容,因此会“易变”,《革》卦中的“易变”,属于“质变”。《正义》云:“革者,改变之名也。此卦明改制革命,故名'革’也。”

然而,《革》之“易变”,并非没有条件。《彖》曰:“革而当。”“革而当”就是条件。

子履

何为“革而当”,《彖》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一个是天地阴阳而形成四时,二是成汤代夏和武王灭商。

具体来说,这种“革而当”,《彖》曰:“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革》之“易变”,一是须“顺乎天而应乎人”;二是须因时而“革”。这是《革》之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三点,来看《革》卦中的爻辞——“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九五”,当然可以解为之君王。但此“大人”认可皆为“贵人”“贵族”。按后一种解读,就是“贵人”像猛虎一样的变革,占卜不到“孕育新生”。“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小人革面”可以不去管。“上六”属“阴”,弱于“九五”阳,也弱于“虎”,因此称“豹变”,《说文》曰:“犳似虎,圆文”。

革卦

就是说,“君子”之革温和于“大人”之“革”,但变革本质是一样的,如此,则其变革“居贞吉”。这与第三爻之“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相对应吻合。

《易》,更应该作为一部记录上古天文学成就的哲学著作来读。

《易》无疑有占筮功用,这与其产生的时代因素分不开。历代大多也把《易》看作是卜筮之书。

其实,《易》之形成,一定与上古先民观测天文,观象授时有关。其中,记录了大量宝贵的先民天文学成就,而且,根据天体运行的规律,形成了推及到人间的一些重要认知。

比如,《乾》卦所云“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潜龙勿用”“或跃在渊”“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皆指“东方苍龙星宿”的不同季节和时间的星象。推及人间,由此形成了“文明”“文化”概念。

孔颖达《正义》对“见龙在田”的解释是:“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每当黄昏日没后,苍龙之角宿出现于东方,这一天被古人称为“见龙在田”,东方属“阳”,因此说“阳气在田”。“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讲的就是古人所称的“文德”,这是“文明”的初义。

魏征

魏征所撰《九成宫醴泉铭》赞颂李世民说:“始以武功一天下,终以文徳怀远人”,是也。

《易·大有·彖》云:“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文明”或“文德”的关键,在于“应乎天而时行”,这与《革·彖》所说一致,这是古人判断“文明”和“文德”的标准。

《易·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说,天之德,是刚柔交错的图画;据此描绘人间刚柔交错的图画,就是人间之道德。根据天文的图画,可以知道时代季节变化;观察人间的道德,可以教化整个天下。

“刚柔交错”,可以解为“阴阳易变”,这是始终存在、自有其规律的变化,只有“刚”或只有“柔”,皆不能充分体现“天道”。

至此,就正如《革》卦中《彖》所云: “'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这是说,从“己日”开始的“易变”,在一定时间内必定“孵化”,所以信念必须坚定。以“天道”为依据的“文明”,必会悦然实现,这是人间正道。

那么,此卦中《象》云“'大人虎变’,其文炳也”,以及“'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就不难理解了,指的都是“文明”“文德”。

不过,“大人虎变”过于威猛,征凶可能性大;而“君子豹变”则“刚柔交错”,因此“居贞吉”。这与“允执厥中”思想是一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