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引导学生做阅读批注,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自陈怡派 2022-10-22 发布于浙江

解读微型小说《老妪》(学生角度)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有关批注式阅读的推文,老师们很赞同,想让我具体说说如何操作。这不,有求必应的我又来了——

我的目的很明确,我想让同学们通过做批注的方式能够进入深入阅读,而不是囫囵吞枣般看书,敷衍我,也敷衍自己。其次,做批注也可以不断练习答题格式和复习答题术语。

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着孩子——告诉ta,这篇文章要如何做批注?从哪几个方面做批注?最主要还是要他们自己能够把握方向。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

一、正确判断体裁。(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记叙文又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这种概念性的东西不需要和孩子讲得太细。一般,我们小学经常碰到的是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说明文。大家能有个基本的判断就行。我想,五六年级的同学判断这是写人还是记事,写景还是状物,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不难。

当你判断出体裁时,就掌握了做批注的方向。

二、写人记事类文章(小说)

1.标题的作用/含义;

2.概括主要内容;

3.概括主要事件;(有时候一篇文章写了好几件事,可以进行概括)

4.分析人物形象;(找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性格,特点或者精神品质,正面侧面描写等)

5.环境描写的作用;

6.修辞手法的作用;

7.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8.情节这样安排的作用;

9.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10.结尾是一段抒情性的语言,分析含义,谈理解,感悟等。

三、说明文

1.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抓住文章的说明顺序;(空间、时间、逻辑)

3.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

4.整体感知说明对象;(一般出现在标题)

5.理清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6.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作用)

7.分析品味语言特点。(删去、替换、表达效果)

六上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我让他们重点练习了小说。我给他们一篇文本,然后围绕人物、环境、情节出了几道题目,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文本。

在这里,分享其中几篇学生的阅读批注

也许答得并不是特别好,请大家宽容一点,哪有一上来就答得和标准答案似的。前期,孩子们能形成做批注的意识,能尝试运用答题术语去规范批注内容,我认为已经非常好了。意识——习惯——能力。学习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